![]() |
kedoucao
[ 摘记 ]
2013-01-09 16:58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管理咨询&会计师行业 对所有人可见 |
要点: 利润作假 透支利润 资产虚假 |
内控相关案例 | ||
ST猴王 | ||
2001年3月22日,ST猴王的三大金融债权人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营业部向湖北省高院申请ST猴王破产还债。刚刚戴上ST帽子的猴王股份有限公司很可能因此一步跨过那些命悬一线的PT公司,率先离开证券市场…… | ||
(1)编制虚假利润和制造虚假资产 | ||
为了配股,猴王集团没忘记给广大投资者画一个大馅饼。从1995年开始,五年中猴王集团每年都付给股份公司三、四千万元不等的资金占用费,总额高达1.9亿元,而这几年ST猴王的帐面净利润总额只有1.5亿元!不过,这笔资金占用费从来都是挂帐了事。 | ||
…… | ||
利润虚假仅仅是猴王为再融资而吹出的泡泡,资产虚假则是ST猴王的致命缺陷。2000年8月进行的ST猴王与猴王集团的“三分开”以及近来猴王集团破产资产的去向清楚地表明:直至2000年中期,ST猴王一直没有自己的资产。ST猴王的资产是去年市政府下文后才划到其名下的,此前所有权一直属于猴王集团。 | ||
…… | ||
(2)担保贷款 | ||
猴王集团除硬性地向猴王股份索要款项,欠钱不还外,还利用猴王股份这一上市公司金字招牌向银行担保贷款。据有关媒体披露,猴王股份为猴王集团实际担保贷款的金额高达4.3亿元,其中进入诉讼程序的为2.27亿元。这此或有负债目前已变成了猴王股份现实的负债,猴王股份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 ||
(3)资金占用 | ||
由于可通过股票市场进行低成本融资,并且由于信誉较好,相对比较容易从银行获得贷信贷资金,所以上市公司就成了集团公司的融资窗口和提款机。 | ||
…… | ||
(4)资产重组 | ||
目前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进行资产重组和资产置换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大部重组是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将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剥离到控股公司。但是,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是将母公司的不良资产虚估增值后再塞给上市公司,其目的是为了从上市公司高额套现。 | ||
…… | ||
然而,导致ST猴王无处不在的弄虚作假与层出不穷的不正当关联交易的根本原因正是其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长期和大股东“三不分”。 | ||
从1993年底包装上市以来长达7年的经营当中,ST猴王与大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三个方面几乎从未分开过。…… | ||
事实上,ST猴王一直置《公司法》及中国证监会关于实施“三分开”的规定于不顾,我行我素。由于没有与大股东实现“三不分”,没有形成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人格化利益主体,ST猴王最后只有沦为猴王集团的资本玩偶,逃不脱被“始乱终弃”的命运。 | ||
…… | ||
原文:《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存问题与法律对策》http://www.chinacapitallaw.com/Article/default.asp?id=1039; |
||||
|
||||
|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