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 [ 摘记 ]    2013-04-19 12:28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创业笔记      对所有人可见

社交媒体是否存在颠覆巨头的机会?李开复与Steve Chen给出了不同答案
2013年4月18下午,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和YouTube以及AVOS这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Steve Chen(陈士骏)在腾讯科技与创新工场联合举办的科技交流活动——“科技大师零距离”中进行了一场以“社交媒体下一浪”为主题的对话。他们对社交媒体的现状有很相似的看法,即:信息的爆发是当前社交媒体的最主要特征
Steve Chen说:“在内容爆炸时代,博客、微博、语音和视频都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内容,它们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碎片化明显。所以社交媒体发展的下一个重点是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下一代的产品需要做的并不是内容的“生产”,而是对现有内容的“有效聚合”,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离开Google创立AVOS的原因。
李开复说,在这种环境下,接下来的社交媒体会呈现三个主要趋势:
1.实时化。时间碎片化是移动互联网场景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用户随时不在线但我们又随时可以连接到他们。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做好信息的推送服务,给用户实时的体验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 视频成为下一个热点。在图片、声音社交兴起后,视频显然会成为下一个将要被改变的社交领域,然而在移动场景下,除了新型的内容模式外,视频社交还需考虑带宽、用户体验等问题。
3. 移动化。社交平台应该放弃PC为中心,将发起点放在移动终端上,在团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完全放弃PC平台。
不过在具体的产品机会上,李开复和Steve Chen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Steve Chen认为,虽然像Facebook、Twitter、Google+、微信、微博这样的巨头已经拥有数亿用户,但仍然存在颠覆巨头的机会。他提出创业的哲学是永恒的,都是发现自己的需求然后去解决。当年他创建YouTube并不是为了要做世界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而是为了解决自己看视频和分享视频的需求,只是后来发现它是很多人的共性需求。现在在内容的聚合和推荐上还没有真正的赢家,基于个人社交圈子和生活环境的信息呈现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交媒体将成为下一个 10亿美元的公司。
Steve Chen说:“Facebook在短时间内战胜了MySpace,这种市场的快速变化说明社交关系的迁移并不是那么困难…”
而李开复则认为,在同样的领域把巨头击败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媒体社交领域仍有多元化的机会可供创业者选择,能够在私密性、知识问答、职业化社交、音乐社交、通讯录社交等方面衍生出多维度的社交媒体。
不过他提醒创业者首先需要考虑清楚一些具体的问题,例如:产品是基于陌生人的还是好友的?用户关系是单项还是双向的?内容推送是同步还是异步的?如何获取最初的用户?能否利用现有平台的用户?他拿知识问答社交媒体举了个例子——在建立这个平台时,你需要不同知识领域的用户,将擅长回答的、有判别能力的和以获取知识为主的用户分类,在产品迭代中为他们提供更细化的服务。
李开复也提出像Path这样的私密性社交媒体难以成为大平台,因为它们不像Facebook的邮件列表、微信的QQ联系人和通讯录联系人导入那样能够带来病毒式传播的可能。这类产品十分有价值,但期望值有限。
有人提出好友推荐机制是一个不错的盈利方式,但目前似乎仍然没有看到成功的案例。李开复举例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说:“只是时间还没有到。如果你有好的产品,还有一个比较有公信力的人推荐,这种方式绝对是一个好的方式,只是目前还没有把好友或者信任人推荐机制真正发挥出作用。但如果只是插播盲目性的广告,甚至软广告的方式还是难以持续。有些帐号做比较有养分的内容,进行不让用户反感的植入推荐,这个方向值得探索。”
Steve Chen也分享了YouTube的一些商业化经验——YouTube上有三个角色、观看者、内容创造者和广告商。怎么设置一个让广告商和用户都满意的广告播放方式呢?他们的做法是前置广告可以让用户选择在5秒后跳过,如果跳过,广告商可以不用付账。而国内有些视频网站广告市场已经高达1分钟,且通常不能跳过或需要付费跳过。


原文:http://www.wumii.com/topbar/sLA116n7;
转记       转记    评论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zhuo      2013-04-21 22:26
马云:与投资人谈话越简单越好,每个人说的都是你心里真实相信的东西。众口一词未必是好,要寻找叛逆。投资人看项目往往不是你将这个项目说有多好,[y]而是你相信它会有怎样美好的未来。[/y]
较早一篇

zhuo      2013-04-19 01:46
中国企业家杂志 【前华为员工姜天露:输得起的人才适合创业】创业是一个长征,若抱着快速致富的想法很可能会失望。而且创业九死一生,成功概率太低,我自己就见过几个倒闭的公司。你要创业,首先要问问自己能不能承受这个结果,输得起的人才适合创业。 中国企业家杂志 【来看看你适合创业吗?】1.敢闯的人。⒉超自信的人。⒊豪爽的人。⒋果敢的人。⒌爱总结的人。⒍能吃苦的人。⒎逆境商高的人。⒏有眼光的人。⒐惜时的人。10.头脑灵活的人。11.能力和效率极强的人。12.能创新的人。13.受过穷的人。14.有财富目标的人。15.抛弃“面子”的人。你属于哪一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