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edoucao
2018-12-21 18:33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清华MBA学习 对所有人可见 |
要点: 八项能力 未来人才培养 |
科技、创新与教育前瞻第六次作业 | ||
(曹科斗-2015212125-MBA15P3) | ||
本次课收获非常大。无论是王校长的演讲还是朱总的分享,都是干货满满。两者共同体到的一个观点使我很受启发:只有评价体系发生变革,教育改革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 ||
教育的关键环节有三项,即培养的问题、评价的问题和选拔的问题,三个环节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中国的基础教育不能很好地贯彻素质教育,表面上是培养的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评价和选拔的问题,而评价又是选拔的依据,所以,评价的问题成了最关键的问题。然而,评价体系的改革是件极度复杂与艰巨的工程。以往的教育评价往往是以结果为价值判断的依据,而这种结果导向主要依靠考试分数评价,并不适合对综合素质的评价,而泰勒经过八年的研究,总结出:评价不仅仅是一两次测试,而是一个过程,则综合素质的评价需要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以及科学、可追溯等等特征,这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下,难上加难,因为中国社会出于一个“怀疑”的假设中。 | ||
王校长提出的未来人才应具备的八项能力值得思考和应用: | ||
1. 分析和创造性思维; | ||
2. 复杂沟通——口头及书面表达; | ||
3. 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 ||
4. 信息技术及梳理能力; | ||
5. 全球视野; | ||
6. 高适应性、主动探索、承担风险的能力; | ||
7. 品德和理性兼顾的决策能力; | ||
8. 思维习惯。 | ||
令人既憧憬有担心的是,评价体系的变革,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诚信文化,高度诚信与对不诚信的严惩,使得不诚信的不利后果大于其潜在可能获得的利益,才有可能反推评价体系的搭建。于是,我发现中国社会很多问题的归因都指向社会诚信问题,虽然自古,中国的老祖宗就对后辈谆谆教诲:靠坑蒙拐骗只能赚点小钱小利,诚信才能有大富大贵。而今天的社会,从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到曾经风口上的互联网公司信用的当然无存,使得民众在价值观上显得无所适从。 | ||
最后,再容我扩散一下思维,以前学民商法,学到民法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最大诚信原则”,直到这两年在保险公司做顾问,才深深理解什么叫“最大诚信原则”。很多人觉得保险公司都是骗子,因为大家听说或者亲身遇到,客户在申请理赔时常常被拒绝赔付从而引发纠纷,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而这个话题的原点需要追溯到:诚信。 |
|
||||
|
||||
|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