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领域得到的启发
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来了。尽管一直深陷其中,我却没有对互联网有过什么思考和解读。最近一年对互联网产生了兴趣,读了一些书,有关于互联网本身的、也有关于企业管理中提到互联网领域的。
1.互联网精神
《公司的坏话》里有一章叫“到网上去”,书中提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理解和拥有互联网精神:平等、协作和分享。关于平等,很好理解,互联网和我曾学的民商法学有着同一种精神,就是平等,平等主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易和对话,平等促成了经济的繁荣;协作,书中提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已经从“组织架构的流程化”转变为了“流程化的组织架构”,我也感觉到,从民营企业和一些更加开放的国有企业的角度看,管理者更加关注于资源的整合和部门间的协同效应,“管”的滋味越来越淡了;分享,在我看来是互联网能够占据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动力,书中提到,企业要像互联网一样,学会从免费中获利,从别人现成的产品中找到自己的盈利点,回到我自己的领域,管理咨询和互联网一样,分享是咨询行业发展和繁荣的原动力,没有分享,固步自封,就只能做井底之蛙,要有和别人分享的勇气,要敢于把自己的东西拿出去给别人,给关联方(比如类似的行业),甚至是给竞争对手,不要认为你藏着掖着就能阻止别人的创新与进步,你的东西拿出去,说不定别人还觉得是垃圾呢。
2.互联网的魅力
前几天,也感慨于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时代,管理咨询的飞跃不也是需要大数据的魅力吗。
3.互联网的定位
对于京东、百度、腾讯之类的超级互联网公司而言,互联网的目标定位是“精品+闭环”的服务,当然,这些巨头,精品+闭环这方面有的做的好、有的做的不好,而大家的目标都类似,于是出现了互联网公司不断收购上下游企业、初步实现闭环服务的例子,出现了互联网公司以鼓励内部竞争而优胜劣汰、使精品产品脱颖而出的例子。管理咨询本质也一样,要有精品,但不够,还得打造闭环服务,这和我们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闭环”逻辑是一个道理啊。比如,管理咨询中,为客户做诊断是第一步,根据咨询机构的经验和案例积累为客户提供管理方案是第二部,这不够,还要辅导和帮助企业真正落实你的方案,要让企业从中得到真正的提升,然后他们会发现,企业发展一两年,又遇到问题,我们用同样的办法再帮他们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层次的闭环,就是尽可能的全方位服务,税务问题解决了,财务预算问题由此变成问题,预算解决了,人力成本又成了问题,这就需要闭环服务,让客户得到全方位的指导,系统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