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老师指出的不足:
1.回答问题,一定要先想想,老师问的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不要直接按照自己的经历回答,是要迅速思考问题背后的关于管理能力技巧,或者是自己在管理上优秀的品质、潜力是什么,一定要根据这两个线条组织语言回答问题。比如,老师问,怎么解决现金流危机的?不要按照申请资料那样再把事实概括的说一遍,例如利用法律手段、利用人脉之类的,要讲故事,举例子说细节,例如怎么说服的领导,是直接向领导申请运营资金吗?一定不是,一定是要有所准备,要说怎么准备的,从故事中反映出,你是考虑周全的人,是识大局的人,是站在领导角度思考问题的人。要“讲故事”,故事里必须体现你的mba那几种能力和潜质。
老师问,你是怎么影响高层建立咨询公司的?我的回答基本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从行业的角度,国际四大和国内竞争对手都有自己的咨询公司;二是从业务独立性的角度,审计业务和咨询业务应该具备各自的独立性。
老师总结:这种回答还是停留在有一说一的层面,这不行!要把自己的优秀品质和习惯特质贯穿起来,比如这里可以提到(申请资料里写到的),你是善于积累和分享的人,这个影响高层建公司的事,也是你平时积累、记录反思和与团队分享沟通的结果;要体现你是学法律出身的背景,你做了大量的调研,并考虑到独立性冲突的法律风险;要说明你是工作积极主动的人,不用别人督促,你花费大量业余时间,牺牲眼前利益等。故事要有骨头有肉!!
2.要理顺自己经历的前后逻辑,不要单纯的陈述事实。比如,老师问,选择学习法律是不是你自己的想法。我回答,是,而且把理由阐述的比较坚定合理。老师剖析:如果回答说是自己的选择,那证明你是有主见的,但是你把理由阐述的这么充分,而你却一直没有从事律师或者法律顾问的工作,这就是给自己挖坑,考官会认为你自相矛盾。我需要把前后逻辑理顺清楚,多给自己的选择找到合理的解释。
3.杜绝一切可能导致“班门弄斧”的话题。班门弄斧是我自认为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的事,但老师辅导时候问:研究生阶段你组织论坛,印象深刻的论题是事情是什么,你们讨论比较多的是什么话题。我想了想回答了”事实“,提到了”公司治理“的论题,还说了理由,因为我的导师就是研究这方面的。老师总结,这就是典型的”班门弄斧“,mba老师对此肯定研究很多,如果追问起来,就麻烦了。
参加MBA考试,一定要学会,不要简单的陈述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