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备战MBA
要点: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被财政部列为改革重点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4-03-23  作者:张秋利
岁末年初,《财会信报》评选出“2013年中国十大财会事件”,“管理会计被财政部列为改革重点”入选。我国的财务会计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渐渐规范,并和国际接轨。近年来,财政部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上来。中国企业的会计人员也形成了一股转型共识。很多会计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未来,只懂得财务会计的人竞争力会越来越弱,管理会计将成为会计人员的重要竞争力

事件背景

我国目前管理会计领域仍有不少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在会计理论界,对管理会计认识不一,缺乏公认的定义和框架;普遍存在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重引进西方理论,轻发展本土体系的现象。在会计实务界,企业管理会计工作自行探索,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管理会计方法工具与本国企业具体实践存在脱节现象,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接受程度不一,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难以顺利实现对接,管理会计人才匮乏等等。

上述问题一方面和企业本身的发展阶段、整体管理情况、重视程度、会计人员从业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作为管理会计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单单是财务方面,还涉及到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如绩效考评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财务分析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等
目前的现状是每年高校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人才很多,但符合企业需求条件的不多。不少正规院校出来的会计专业本科生,一出校门连最基本的会计知识都搞不清,理论与实务的脱节严重,走出校门后仍需要借助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二次回炉。还有不少会计专业学生,改从事与本专业并不相关的工作。这也造成了国家培养成本的浪费。

如何解决会计人才的培养脱节问题,也是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这方面讲,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纳入推进管理会计改革的范畴体系看来也是十分必要。

从实务来说,管理会计人员一般是从核算会计转变过来。如果没有核算会计的从业经验,直接从事管理会计工作往往是不可能的。管理会计要出成果,对具体业务不了解也是不可能的。现实的状况是,高校培养的所谓管理人计人才,往往到了企业中还要从基本的核算会计做起,由企业再慢慢培养。如何有效地将高校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是相关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企业管理薄弱现状的改变,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企业共同推进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具体到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则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体布局,长远规划。

事件发展情况

从2012年下半年起,财政部就先后下发了事业单位、小学、中学、高等学校、广播、文物、文化、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多行业的财务制度,修订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规定。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印发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更是被认为是我国探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开端。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财政、会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

2013年12月2日,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管理会计: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中谈到,管理会计得到了财政部门积极的推动,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除了印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财政部还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1.引导理论界加强与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成果的系统研究。

2.推动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的国内外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总结、提炼。

3.选择管理会计实践基础较好的企业,对其管理会计实践经验进行充分的总结提炼。

4.将管理会计纳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准会计师和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体系,加强管理会计体系人才的培养。

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有利于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形势面临挑战。为着眼长远,推动深化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新一届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目标。而升级的关键是推动经济转型。而推动转型,需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

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表明,推动经济转型,会计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特别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具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作用。推进管理会计改革,释放管理因素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有利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升级。作为经济细胞的企业,财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支持企业改革与发展。但是,与应对复杂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要求相比,与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家整体实力要求相比,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以成本管理为重要内容的管理会计,通过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层面,为企业开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业绩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科学方法,能够有力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切实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3.有利于贯彻中央关于“走出去”战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由地域细分市场逐渐扩展到全球市场,由差异化、低水平的竞争向全面竞争转变,我国企业正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实施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优化运行管理、防范跨国经营风险、制定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财政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走出去”战略,助力企业抢抓机遇,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做强做大的积极举措。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