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清华MBA学习
要点: 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   战略   
战略和企业文化是什么关系?首先,战略和文化都是管理学中很大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一些重叠,是容易理解的。战略的定义也很多,通俗地讲,是指企业对未来的长远规划,包括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他们的根本区别如果简要地说,如下:战略是向前看的,反映的是对未来的思考;文化呢,是历史的沉淀,反映的是一种稳定的传统。如果一个企业的传统,能够支持企业未来的计划,起码不冲突,是一件好事。如果企业的传统不能支持企业未来的计划,常常需要有文化的更新,尤其是对过时的理念、制度和实践进行更新。
其实,一个企业的战略在制定时,就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所谓传统,就是历史上被校验过的构想,由于结果不错,所以被群体所接受,并逐步固化下来的东西。传统本身就是有合法性的。那么怎么更新传统中和新的经营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呢?如果新的构想,新的实践能够通过市场的检验,获得成功,尤其是反复的成功,那么这些构想和实践就能顶住传统的质疑,直到被传统所接纳,用来替换旧的构想和实践,并变成传统的一部分。
这里面的关键点,我称之为有效性校验(Validity check),是指任何思想性的东西要想被群体接受,都需要被证明是有效的。对于经营企业来说,最有力的有效性证据就是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当然,很多时候有效性并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的,而且短期有效的,不见得长期有效。能够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东西,通常是经历过反复校验的,直到被合法化。一旦被合法化,就有了权威,接受这些东西的群体也把它视为理所应当,不加质疑。
战略不光包括计划,行动也非常重要。心理学家卡尔·维克曾经提到过一个故事:欧洲一个军事小队被派往阿尔卑斯山执行任务,在山中迷了路,幸亏有个士兵带着一张旧地图。虽然地图上标注的语言是古文字,士兵们看不懂,但是凭借这张地图,他们从山里顺利走了出来。当被问道如何走出来的时候,他们拿出了那张地图。有一位懂上面古文字的人惊讶地说,这不是阿尔卑斯山的地图,这是比利牛斯山的地图!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觉得是个荒唐的黑色幽默。但是,仔细琢磨后,觉得这个故事的启发意义很大。这些士兵之所以走出来,首先是因为两座山走势的大方向是一样的。其次,士兵遇到没有路的时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也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企业经营也何尝不是如此?只要大的趋势判断正确,积极解决行动中的各种问题,总能实现发展。因此,战略是个计划、执行、调整、再执行、再调整的行动过程,包括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企业文化成为保证战略真正落地的行动指南。
战略和文化的关系,基本适用于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的关系。商业模式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个词,它反映了一个公司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说明了公司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和获取经济收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需要变革和创新,尤其是给创业公司提供了机遇。创业期的公司一般没有太多的文化积淀,传统性的东西不多,它们的文化受到商业模式是否通过有效性检验的影响。简要来说,如果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获得成功,那么和这种模式相关联的价值观、经营和管理理念就在企业扎下了根。
原文出处:张勉老师总结;
   转记    评论
in《 我和我的团队
要点: 人力资源   外交学院   
又要去外交学院了。
记得第一次讲课,给大三的学生讲“面试那些事”,一半时间讲了面试要注意什么,用人单位多采用的面试形式,一半时间模拟一对一和多对一面试;第二次给大三学生讲“绩效考核故事会”,讲了5个故事;接下来的一堂课,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这一次要讲两堂课,一堂要给大三学生讲,另一堂要给大一学生讲。大三学生关心面试和应聘;大一学生关心的人力资源到底是怎么回事,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样的。
今儿想想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感受,用一个字形容,就是,难;用两个字相容:求变;用三个字形容:有底线;用四个字形容:别怕埋怨。
   转记    评论(1)
in《 我和我的团队
要点: 人力资源   
别让人手不足的状况成为制约团队发展的瓶颈。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