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面包与记者(世界500强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
假设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业务员, 现在公司派你去偏远地区销毁一卡车的过期面包。在行进的途中,刚好遇到一群饥饿的难民堵住了去路,因为他们坚信你所坐的卡车里有能吃的东西。这时报道难民动向的记者也刚好赶来。对于难民来说,他们肯定要解决饥饿问题;对于记者来说,他是要报道事实的;对于你业务员来说,你是要销毁面包的。现在要求你既要解决难民的饥饿问题,让他们吃这些过期的面包,以便销毁这些面包,又不要让记者报道面包过期这一事实?请问你将如何处理?
说明:1.面包不会致命。2.不能贿赂记者。3.不能损害公司形象。
案例分析:
一、案例角色
业务员、记者、一群难民、可口可乐公司。
二、利益分析
单方利益分析:
(1)对于难民来说,他们肯定要解决饥饿问题,绝不会放过这辆卡车上的食品;
(2)对于记者来说,他要报道事实,寻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3)对于业务员来说,你要销毁面包的;同时要维护公司信誉形象的。
双方利益分析:
(1)难民与业务员:难民吃掉一卡车面包,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饥饿问题,也帮助业务员完成了销毁过期面包这个任务,因此在难民与消费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2) 难民与记者:记者寻求的是新闻价值最大化,而难民一直是记者挖掘新闻的素材;难民则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能够得到一些人道援助。
(3)业务员与记者:业务员与记者的最大利益冲突在于,如果难民吃了过期面包,那么事实的报道将有损于公司的形象。
三、问题界定
通过以上的利益分析可以发现,问题主要发生在业务员与记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因为记者是刚刚赶来的,所以他还不知道车上的面包是否过期,而一旦难民吃了面包,那么他就知道事实了。难民一定是要吃的、记者一定是要报道的,业务员是一定要销毁面包的。业务员要么不给、要么给。案例中由于对“一群难民”的概念模糊不清,到底是100个还是1000个呢,到底能不能保证一群难民全部消费掉这辆卡车上的食品呢?这些都不清楚,因此给的话,对公司形象将大大不利。不给的话,时间持续下去,难民势必会哄抢食品,这就造成了一起突发事件。所以最终我们将问题界定为一起危机事件的处理。
四、解决方案
通过对以上的问题界定,可以讨论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1)首先,业务员不能主动给难民过期食品,应该先向难民们说明情况,车上的面包是要准备运去销毁的,并且是过期的。虽然过期的面包如果食用并不会致命,但是我们公司的宗旨是要以优质的产品服务客户,所以如果难民们执意要吃过期面包,可以先少量吃一点。我会及时打电话回总部,叫总部运来一车新鲜的面包,保证时间不会太长,以解决难民的饥饿问题,并向总部解释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解决方法。
(2)在这个过程中,难民由于饥饿难忍会哄抢过期面包。在难民哄抢食品并开始吃的时候,业务员应大声疾呼,假装阻止难民哄抢过期面包,同时大喊记者过来一起制止,这样可以向记者表明,业务员的本意即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让难民吃过期的面包。但业务员在之前也已经把事实陈述的很清楚,如果难民们执意要吃,也就不是公司的责任,同时为了向记者证明面包虽过期,但是不会致命,自己也应该果断吃一个过期面包,获取更多的信任。
(3)待总部新面包送来之际,应及时和记者沟通,做好企业公关。比如记者对此次事件的报道,可以采访业务员,业务员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大打企业公关牌;比如为记者拟好明天报道的题目“过期食品遭哄抢,可口可乐显真情”等等。这些都是把这一事件当作公关危机来处理。
五、方案评估
本方案既解决了记者的报道问题,又消耗了一定的过期面包,同时还借助这一事件,大大宣传了企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其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卡车新面包而已,就算是几百万的广告都很难达到的这样的公共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