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外)
要点: AIG危机分析(2008年)   
AIG危机作为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节点,深刻揭示了当代国际金融体系运行的时代背景和弊端。美国国际集团(英语: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性跨国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集团,总部设于纽约市的美国国际大厦。亚洲总部设于香港。根据2008年度《福布斯》(Forbes)杂志的全球2000大跨国企业名单,AIG在全世界排名第18大,自2004年4月8日开始一直都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成份股,直到因为金融海啸发生而于2008年9月22日被除名。
首先,金融机构很难在系统性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次级贷款本身是一种高风险的基础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再证券化”机制,基础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不仅未能有效分散,反而在“链条式”传送中以及高杠杆率的作用下显著放大,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难以准确计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一旦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相关证券出现大幅减值,处于次贷价值链中的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难逃一劫。
   其次,公司内控不力是导致风险误判的重要因素。引爆AIG危机的AIGFP成立于1987年,在其为AIG持续获取丰厚利润的背景下,集团管理层逐渐放松了监督。而AIGFP经营表现出很强的投机性,片面追求利润,忽视风险控制,完全不顾来自多方的风险预警。单纯利润导向下的内控机制失效,使经营风险迅速累积。
最后,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失衡,是AIG走向危机的重要原因。AIG在自身不熟悉的领域广泛地进行了多元化扩张,从传统的保险业务进入了证券、银行、投资管理、融资租赁等领域。AIG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背弃了风险防范至上的铁律,为根本不符合承保条件的金融衍生产品提供保险,最终付出了沉重代价。在AIG从事CDS相关业务的同时,保险监管机构和证券监管机构都没有明确的监管要求。究其本质,在于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强调并依赖市场自律和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对本国金融机构及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过于乐观。

原文出处:http://doc.mbalib.com/view/dc409bff8c2d0752071a262e9f369b67.html;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