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 [ 摘记 ]    2013-01-07 18:15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摄影笔记      对所有人可见

要点: Eve Arnold   玛格南   摄影师   

Eve Arnold是和卡帕在同一个时代的女摄影师,因为给玛丽莲·梦露拍摄私影而在业界出名,在这里我们挑选了她最值得铭记的照片。
美国女摄影家 Eve Arnold
一名摄影师,只有在心怀同情,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 Eve Arnold
Eve Arnold是和卡帕在同一个时代的女摄影师,1913年出生于费城(Philadelphia),1946年在纽约一家照片洗印工厂工作,并开始她的摄影生涯;1948年毕业于纽约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摄影专业。
Arnold最初在1951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57年成为正式成员,整个50年代都在美国工作,1962年后移居英国,并曾造访中国——1980年她的首个重要个人影展便以其在中国拍摄的作品为主题;同年,摄影画册《In China》获得国家图书奖,个人获得美国杂志摄影师协会终身成就奖。
此后,Eve Arnold不断获得各种荣誉和奖项:1995年成为皇家摄影协会成员,并被纽约国际摄影中心推选为摄影大师(Master Photographer);1996年,《In Retrospect》获得 Kraszna-Krausz Book Award;Eve Arnold还是美国国家摄影图书馆的顾问。
Eve Arnold一共出版过12本书,除了个人回顾性质的《In Retrospect》外,其余每本书都有独一的主题:50年代、玛丽莲梦露、中国、大不列颠、女性…..虽然《In Retrospect》的作品收录最具代表性,亦更高收藏价值,我们还是更喜欢《Flashback!The 50s》里Eve Arnold充满追思的描述: “离开美国16年后,再次回到这个国家,我被时间所带来的巨变所深深吸引,人们的生活已经和50年代全然不同——黑白肤色的人开始牵手,同性恋们公开集会,男人留披肩发,女人的胸部也不再隐藏……翻出以前的照片,50年代的记忆突然鲜活起来,短袜、麦卡锡、冷战、铁木、玛丽莲、朝鲜、团结精神、滚石、公**利…这些50年代的词汇深深印在胶片中,让我想起10多年前的记忆。这样一本书,是我在50年代所关注的、所思考的、所记录过的美国。”


原文:http://bbs.vogue.com.cn/thread-543117-1-1.html#pid=13;

转记       转记    评论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zhuo      2013-01-15 16:07
要点: 按快门之前   保留大环境信息   构图   
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关于取景器的秘密 对于拿相机的人而言,眼睛和取景器之间有着十分暧昧的关系,我们通常在98%的情况下将眼睛贴近它们来获取图像;当我们从取景器里进行构图拍摄时,[y]是否根本忽略掉了在取景器中显示的这些数据、符号呢[/y]?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处! 你认识它们吗?   A、选择好你的焦点位置   B、检
较早一篇

zhuo      2012-12-28 16:52
要点: 黑白摄影   
黑白胶片狂 黑白摄影的4个决定性因素 黑白胶片一直是专业摄影师的业余最爱,无论超高解析力的Spur Orthopan UR 25,还是我们最熟识的HP5 Plus,都拥有着远胜于数码拍摄的黑白魅力。 [NOTE1] 在进行黑白拍摄时,如果能够注意以下4个要素,将大大提高你获得精彩黑白作品的几率。不仅适用于胶片,也适用于数码——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