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各个领域都有所谓的名人名言,像是IT界的Steve Jobs说:“你的时间有限,因此不要为别人而活。”科学界的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工业界的汽车之父亨利福特说:“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电影界的乔治卢卡斯说:“除非你能想像得到,否则你绝对做不到。”运动界的篮球之神乔丹说:“我的生命中充满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正因如此,我成功。”周星驰说:“地球很危险低,你还是回火星吧”……

1. 你拍的前一万张照片都是烂的。 “Your first 10000 photographs are your worst.“ - Henri-Cartier-Bresson
心得:凡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academy.fengniao.com/329/3291989_all.html;
(1)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摄影界的名人名言

即使是摄影师的名言,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与其将他们看成圣经般的指导,不如看成他们各自性格和对摄影认识的表述。有人相信无意识的拍摄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有人总是等待“决定性瞬间”。照片神化,照片又平庸化。它拉近异国的距离,却将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最后一句不是我说的,桑塔格说的。)

1.制作万花筒似的影像。—— William H. Fox Talbot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见于1839年2月18日笔记)

2.相机是我的工具。透过它,我给周遭的事物一个理由。—— André Kertész(安德烈·凯尔泰斯)

3.文字的重量,照片的震撼。—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3/12/p290573/;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摄影师   
对那些喜爱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摄影的读者来说,一定不能错过Dennis Stock。这位加入玛格南图片社60年的摄影师,Stock最为人所熟知和乐道的就是他拍摄的那些好莱坞明星,包括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和詹姆斯·迪恩等,以及那些漂亮的黑白街头照片。

在玛格南对Dennis Stock的描述中这样写道:“无论Stock拍摄明星或只是简单地通过镜头去探索世界,他创作的照片充分运用了静态画面的所有基本功能:他捕捉瞬间的时刻。Dennis Stock的照片在一幅单独的画面中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完美纳入了所有环境,令我们能充分体会到画面中的一切。”
原文出处:http://www.nphoto.net/news/2013-04/03/09b91fc1fe9f93c6.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光位   光质   用光   
不同光质与光位拍摄人像写真

光是摄影的基础,在人像摄影中,光线的光质与光位都对画面有着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人像写真。

  一、用硬光拍摄

  所谓硬光,是指那些能够在景物表面产生明暗对比的阴影光线形成。这是在人像拍摄中,特别是拍摄人物写真这类题材的时候很少使用的光线。硬光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产生明确的阴影,难点是控制画面明暗的反差和画面的光比。女性的拍摄一般都将光比控制在1:2左右,但是在使用硬光拍摄的时候光比控制在这个范围,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反光板进行补光,通过这种反射光减弱人物面部的明暗反差

  可以忽略光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academy.fengniao.com/147/1471869.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按快门之前   保留大环境信息   构图   
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关于取景器的秘密

对于拿相机的人而言,眼睛和取景器之间有着十分暧昧的关系,我们通常在98%的情况下将眼睛贴近它们来获取图像;当我们从取景器里进行构图拍摄时,是否根本忽略掉了在取景器中显示的这些数据、符号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玩意儿到底有什么用处!

你认识它们吗?
  A、选择好你的焦点位置
  B、检查取景框里的画面边缘
  C、检查主体是否在画面中心位置
  D、查看是否需要加减曝光
  E、确定你是否需要开启闪光灯
  F、查看快门设置是否适合捕捉画面
  G、看是否需要用光圈控制景深
  H、以拍摄现场光线调整ISO数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academy.fengniao.com/338/3383047_all.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Eve Arnold   玛格南   摄影师   
Eve Arnold是和卡帕在同一个时代的女摄影师,因为给玛丽莲·梦露拍摄私影而在业界出名,在这里我们挑选了她最值得铭记的照片。

美国女摄影家 Eve Arnold

一名摄影师,只有在心怀同情,关注镜头前人们的时候,才能真正完成影像的记录。”—— Eve Arnold
Eve Arnold是和卡帕在同一个时代的女摄影师,1913年出生于费城(Philadelphia),1946年在纽约一家照片洗印工厂工作,并开始她的摄影生涯;1948年毕业于纽约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摄影专业。
Arnold最初在195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bbs.vogue.com.cn/thread-543117-1-1.html#pid=13;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黑白摄影   
黑白胶片狂 黑白摄影的4个决定性因素

黑白胶片一直是专业摄影师的业余最爱,无论超高解析力的Spur Orthopan UR 25,还是我们最熟识的HP5 Plus,都拥有着远胜于数码拍摄的黑白魅力。
  zhuo注:注:Spur Orthopan UR 是一只超高解析力的黑白胶卷。Spur Orthopan UR 25 ,其中的25就代表感光度ISO为25。它是一只德国产的胶卷,公司是Adox Berlin。一间欧洲的SPUR公司为其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显影液SPUR Nanospeed。HP5 Plus也是黑白胶卷,是著名的ILFORD公司的产品。   (2012-12-28 16:52)  评论 (0)    

在进行黑白拍摄时,如果能够注意以下4个要素,将大大提高你获得精彩黑白作品的几率。不仅适用于胶片,也适用于数码——但是从本质上,黑白依然是胶片天生的强项

1.认识反差(Look for Contrast

在黑白摄影中,对比强度是影响整个画面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灰度世界,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academy.fengniao.com/158/1584714.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Ian Berry 伊安贝瑞   玛格南   人的元素   摄影师   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   
Ian Berry,1934年出生,英国人。1952年至1960年,他在Rand Daily Mail和Drum杂志工作,在南非拍摄。1962年,加入玛格南,之后定居伦敦。1976年和1993年分别担任玛格南欧洲和伦敦的副社长。1966年至1970年,他在英国Observer杂志工作。1978年,出版摄影集《The English》。 伊安·贝瑞在玛格南图片社的资历之深,完全可以从他的照片中看出来。贝瑞的影像,具有传统报道摄影的美学追求,在单幅画面中展现出事件的全部精华。他的摄影主题本身,都是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具有强烈的冲突与抗争,这为影像提供了内涵丰富的主体。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hgw058113.chinaw3.com/fangtan/2012/1102/228.html; http://www.ianberrymagnum.com/editorial.php;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街拍   
一定要靠近 给街拍摄影师的11个“偷拍”技巧

街拍并不容易,需要测试你的勇气、你的眼手配合能力和你的直觉。我错过的拍摄机会远比拍到的时刻多,不过能在杂乱的环境中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的满足感,让这一切都值得了。

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帮助你能够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尽量接近别人。这当然不是街拍的唯一方法,但确实行之有效。这可以令你在不被打扰(同时也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拍摄周围的世界。万一你被人发现了,只需要微笑并解释你在做什么,大部分人都会给予理解,只要你保持礼貌。

现在,我使用佳能单反相机拍摄,因为买不起徕卡M9,而富士X100还没上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nphoto.net/news/2010-11/26/ec6ab6f8612e7593.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陷阱对焦   
解决滑雪对焦难题

陷阱对焦搞定预定轨迹

提前确认滑雪者在哪里的运动姿态最好,将焦点锁定在这里,当滑雪者经过此位置时,即按动快门曝光,这种方法称为“陷阱对焦”。这里有一个大家可以使用到 的小技巧,就是对焦在“场景”上,而非对焦在人的身上。有些情况下,选手会经 过一片树林,这时候在和他确认做动作的位置后,用自动对焦模式对焦在雪地的树枝上,然后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锁定焦点进行拍摄即可。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手部千万不要不小心碰到变焦环,导致手动对焦下,焦点位移、画面失焦。


跟踪对焦迅速锁住移动滑雪者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12/jjhxdjnt/;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思考与拍摄   
摄影-意识之前的刹那

当我们观赏大师们的作品时,总是被图片所展示的内涵所打动,之后是一种茫然,不知道如何学习那种在拍摄时即能深思熟虑又能把握好瞬间的技巧。

当你拍摄了很长时间,能够挑拣出一些自己认为不错的照片之后,你会发现,那些照片并不是严格按照你挑选照片时的逻辑拍摄的。那么,真正能够指引我们按下快门的是思想还是直觉呢

一个人拍照的风格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惯用的器材、个人修养、喜欢的风格、世界观,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各项又互相影响。但对成像风格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人的思维部份,而是长期拍摄养成的视觉习惯

拍的越多越喜欢在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qing.weibo.com/1917369903/7248be2f33002qgr.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保留大环境信息   电影感的照片   
浅谈如何拍出具有电影感觉的摄影作品

充满电影感的照片一向是笔者最欣赏的照片风格之一,这种电影感不单单能够刺激我们的视觉,且能痛切地让你的脑袋泛起思潮,能够利用照片跟其他人交流,就是这些作品最具价值的地方。

当然,要拍出电影感的照片看似没有公式可循,但看着看着,从那些能够散发一丝丝电影感的作品中,总会发现一些共同点。

拍电影犹如说故事,说故事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所以大多数这类作品都会牵涉到人,无论是人的本身、人的历史或是人的痕迹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够带出更强的说故事性,那种身同感受的投入感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academy.fengniao.com/337/3372011_all.html#p3372011;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摄影师   
影像还原真实的爱因斯坦

女摄影家镜头里天才的孤寂
爱因斯坦74岁生日的照片是被一位女摄影家艾瑟?布波莱(Esther Bubley)拍摄的。许多照片里,爱因斯坦都是“科学狂人”的形象。可在女摄影家布波莱的镜头中,他是个普通人:和家人一起的安详,生活的平实和零乱以及老年生活的孤单和沉寂,通过布波莱的镜头得以“最真实”展现。布波莱谦逊的拍摄习惯,使爱因斯坦同意她拍一整天。
艾瑟· 布波莱(Esther Bubley)生于1921年,是美国二战期间成长起来的一批女纪实摄影家中的一员,充满了女性主义特质和关怀。因为她的拍摄使爱因斯坦由原定的一小时,延长到一天。


大师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10/einstein/;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儿童摄影   摄影师   
滨田英明 恰好时光在

日本摄影师 Hideaki Hamada (滨田英明)1977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的淡路岛,摄影师兼民谣乐队Songbird的吉他手,现在与妻子、2个儿子居住在大阪堺市,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往往普通平凡的东西,给我们心灵深处最能造成漩涡,而且也越来越多人喜欢这种清新的摄影风格, 可以让浏览者更好的感受与贴近生活,去享受那种静静的美。他用相机记录着平淡的点滴生活,孩子则成为了他镜头下出现频率最高的模特。滨田英明将摄影作为孩子们的时光胶囊,“通过平淡的生活记录让他们知道父母给予的爱”不仅如此,摄影也是他“观看自己的一面镜子。是心平气和地寻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10/qhsgz/;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黑白摄影   摄影师   
David Fokos:非黑即白的纯净世界

摄影家David Fokos来自于美国马里兰州。 1979-1984年曾就读于纽约康奈尔大学,他的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同自然风景相结合人造的非自然线条同天然的景色呈现出有趣的对比和平衡  zhuo注:这是他想表达的兴趣点   (2012-11-15 01:41)  评论 (0)    

Fokos的黑白片,撇去了色彩的干扰,画面异常简洁,但是意境却如斯高远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11/david-fokos/;
   转记    评论
in《 摄影笔记
要点: 黑白摄影   
黑白摄影师收录
Cole Thompson: http://noter.name/note/10607
David Fokos: http://noter.name/note/10609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大师语录   黑白摄影   摄影师   
Cole Thompson 黑白摄影:静穆的伟大

Cole Thompson,美国摄影师,非常喜欢拍摄黑白摄影作品。

Thompson住在纽约的罗切斯特,在他14岁时,一次偶然,他发现了属于乔治·伊士曼(柯达创始人)家的老房子,然后便开始读伊士曼的传记,读完之后,他变定下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成为一名摄影师,并且创作像Adams、 Weston、Bullock一样的黑白作品,因为“对我来说,世间万物的原本模样是我拍照的灵感所在,黑与白之间的神秘曲线,是最伟大的诗。黑,代表了生之痛苦。而白,象征着力量和光芒。细细品味由黑转白的过程就会发现,即使至高无上的灵魂,也可以听命于你。色彩,可以记录喧闹的画面,唯有黑白才能捕获最真诚的感情。”

  zhuo注:看他的黑白摄影作品,可以看出很多作品都是表现对象的轮廓和纹理的,而且都用了很强的对比度。   (2012-11-15 01:33)  评论 (0)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07/cole/;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对比度   黑白摄影   
学摄影:五步入门黑白摄影

除了一般的彩色照片,相信不少新手也想过或曾经拍过黑白照。 因为很多人也认为黑白照可以提高照片的艺术感,也可营造出强烈的气氛。 可是在欠缺指导下拍出来的成品,往往效果都未如理想,总是欠缺了一点点似的。 其实拍摄出色的黑白照并不困难,只要注意以下事项,将大大提高你获得精彩黑白作品的成功率,现在便让我们看看怎样透过5种简单的方法来拍出好的黑白照!

1) 认识反差

在黑白摄影中, 对比强度是影响整个画面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在黑白的画面中,无法依靠色彩来分别拍摄对象,对比度就成为了要寻找的构图线条。 虽则说不必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07/blackp/;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19)    转记    评论(3)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他们在拍什么   
虽然下面的这些图片看起来很像印象派的画作,但仔细地研究以后你会发现它们其实是由同一棵树的多角度照片拼合而成。摄影师 Pep Ventosa 绕着一棵树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多张照片,在每张照片中树都出现于中心位置,围绕在树周围的场景就变成了虚化的背景。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2/08/plant-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摄影笔记
要点: 摄影师   
Vivian Maier (1926年2月1日- 2009年4月21日),一辈子只拍摄了街头。然而,直到她逝世,都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摄影师。

她生于法国,1951年从法国移居到美国纽约,并于1956年搬迁到芝加哥。身为犹太难民的她在芝加哥做了40多年的保姆。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也是从这时候起,她开始拍摄芝加哥街头。她一生所拍摄的底片超过10万张,并且有非常多的作品在她生前并未被冲洗出来,一直到2009年4月21日辞世之后,才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Vivian Maie 生前所遗留下来的未冲洗底片,在逝世之后沦落到芝加哥某处的跳蚤市场,最后被一位年轻人John Maloof 所购回;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fotomen.cn/2011/07/zhi-de-ren/;
(6)    转记    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