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qian [ 摘记 ]    2013-06-07 10:18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对所有人可见

要点: 三鹿破产(2008年)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处理情况。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 -11.03亿元(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至此,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
从内控的五要素分析其破产原因:
控制环境: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人控制。
风险评估:最重要的风险点是原料奶的采购质量。主要采用的原奶采购模式,就是“奶农-奶站-乳企”,乳企无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农和奶站,在竞争压力之下,在激烈的原奶争夺战中,三鹿集团对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没有引起重视,最终酿成了毒奶粉事件。
控制活动:三鹿集团低价收购奶源,对应的是质量检验的放松。重大风险的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的失灵,在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导致事态扩大。事情暴露后,采取对媒体隐瞒和否认的做法,从推卸责任到被迫道歉。
信息与沟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三鹿集团的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并没有主动沟通。
监督:驻站员监督检查未能落实到位,甚至出现勾结舞弊行为。2005年“早产奶”事件,三鹿集团本应开展全面的业务流程专项大检查,没能从消除内控隐患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原文:http://wenku.baidu.com/view/730f7dea998fcc22bcd10d28.html;
转记    (18)    转记    评论(2)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luqian      2013-06-07 14:09
要点: 创维数码事件(2004年)   
成立于1988年的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也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2003年产销彩电820万台,影音产品及数字机顶盒200多万台,销售额120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今年家电业掀起的“平板风暴”也缘起于创维。 被拘捕的前会计师涉嫌获提供利益,获该公司聘任为行政人员及公司认股权,作为协助公司上市的报酬。   另
较早一篇

luqian      2013-06-05 15:55
要点: 香港玩具厂合俊破产(2008年)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NOTE3],这个在广东共拥有七八千名员工的大型玩具厂顷刻间倒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人将原因归罪于美国次贷危机;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玩具业利润下滑的今天,仍投资过大是“合俊”的致命伤;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说,2亿多元资金炒股巨亏,是导致“合俊”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y]“内部管理混乱[/y],迟早会爆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