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qian [ 摘记 ]    2013-06-05 15:55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对所有人可见

要点: 香港玩具厂合俊破产(2008年)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luqian注:合俊是金融危机漫延到中国的第一起大案例,但其实质原因应该是内部,毕竟宏观经济危机影响每个企业,但并非都会破产   (2013-06-05 15:55)  评论 (0)    ,这个在广东共拥有七八千名员工的大型玩具厂顷刻间倒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人将原因归罪于美国次贷危机;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玩具业利润下滑的今天,仍投资过大是“合俊”的致命伤;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说,2亿多元资金炒股巨亏,是导致“合俊”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内部管理混乱,迟早会爆发危机”
  作为合作伙伴的陈木明最早意识到了合俊所隐藏的危机。
  陈木明所经营的华泰制品厂主要为合俊提供产品包装材料,而此前他曾经从事玩具生产30年。多年的经验促使他在两年前就发现了合俊所隐藏的危险迹象。
  “2006年我去看合俊的工厂,发现官多过兵,管理人员比普通工人还多。作为一个以贴牌加工为主的企业,负责设计研发的工程部居然有200多人,采购部也有100多人。”

  陈木明说,当时他就有预感,合俊内部管理的混乱,迟早会爆发危机。从2006年到2008年初的短暂合作后,陈木明就终止了和合俊的业务合作。但在今年4月份,赖潮泰再次找到他,希望继续合作,原因是其他供货商由于合俊长期拖欠货款而停止供货。其实合俊的部分上游供货商也拖欠了合俊的货款,  luqian注:通过内控中的“应收账款‘和供应商的“信用审批”管理,及早纠正,可能会少些悲剧   (2013-06-05 15:55)  评论 (0)    正是这种环环相扣引发了最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香港合俊控股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玩具业一家知名港资企业。鼎盛时期,在东莞市和清远市共设有4间生产工厂,厂房生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团雇员1万人左右。
  它是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其主力生产基地就是设在樟木头镇的2家工厂,产品70%以上销往美国,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贴牌加工)业务。
  在香港联交所,合俊集团是少数几家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高档电子玩具、毛绒公仔玩具等,远销欧洲、北美洲、日本等地区。据称,合俊集团年销售额超过7亿港元。


原文:http://news.hexun.com/2008-10-21/110213392_3.html;
转记       转记    评论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luqian      2013-06-07 10:18
要点: 三鹿破产(2008年)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处理情况。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
较早一篇

luqian      2013-06-05 14:16
要点: 中航油事件(2004年)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