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uqian
[ 摘记 ]
2013-06-05 14:16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对所有人可见 |
要点: 中航油事件(2004年) |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 ||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 | ||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 ||
此外,中航油规定:每年将10%盈利奖励给老总;2003年,陈久霖的薪酬达到了2300万人民币。看来这种极为不对称的奖励制度起到了鼓励老总冒险的作用。 | ||
除了看错石油行情大势,头寸太大,还有其他值得接受的教训: | ||
一是风险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中航油在国际市场上应该是石油买家,按规定只能套期保值――买进和需求相当的期货期权,不能卖空。实际上它不但卖空,而且卖空量特大。接近中国全年进口量的15%。 | ||
二是雇佣的交易员全是外籍交易员,机密全部暴露,以至让外国机构避仓。 |
原文: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specdata/20100622/4C6BF3A7-F525-4111-BE06-072A4E550244.html; http://www.survivor99.com/xcz/newpaper/zhy.htm; |
||||
|
||||
|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