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红十字会内控漏洞   
2011年,“郭美美”的炫富事件使红十字会处于风口浪尖,随后有越来越多的问题曝光出来,比如会计核算不合规,超标采购、物资浪费、天价接待费等等,透过红十字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非营利组织中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漏洞,而这些漏洞可能也存在于不少营利性的企业中。

  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11年第31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中国红十字总会及其及所属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存在5个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问题,并指出问题金额为219.71万元。次日,红十字总会副会长王伟解释称:公告所披露的问题是针对总会2010年财政拨款的使用,不涉及社会捐款,且问题均源于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club.ebusinessreview.cn/blogArticle-209119.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新疆德隆危机(2004年)   
德隆危机发生于2004年的4月14日,是一家控股六家上市公司,跨越十几个产业的大型民营企业.保持6年没有出现一个跌停,在3年熊市中一直高昂着头的德隆"三剑客"新疆屯河、沈阳合金和湘火炬三只股票集体跌停。截止到2004年7月13日,三支股票分别下跌58%,78%和79%,总共蒸发市值达163.61亿元。德隆开始崩盘、陷入危机。

一直以来德隆都在一味做大,一味追求无节制扩张,其产业链横扫农业、食品业、水泥、电动工具、汽车零配件、重型卡车、机床业、流通业、娱乐旅游等等。德隆所整合的多为传统制造业,这些行业投入大、见效慢,回收期长。如果没有相应期限的融资作为支撑,资金链很易出现问题。从内控角度分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192323288.html;
(15)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邯郸农行现金盗窃案(2007年)   
2007年4月14日下午14时许,河北省邯郸市农业银行金库发现一起特大盗窃案,被盗现金人民币近5100万元。经调查发现,金库保管员任晓峰、马向景有重大作案嫌疑。公安部随即发出A级通缉令,对二人进行通缉。经过
55小时的侦破,随着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任晓峰19日上午8点20分在江苏连云港的落网,这起特大金库盗窃案全面告破。
通过以下对邯郸农行金库盗窃案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内部控制体系上的重大缺陷。
一、内部控制环境无效
企业员工正直诚信的道德价值观与胜任能力,管理阶层的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权责委派及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构成企业的控制环境,决定着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enku.baidu.com/view/a059c3294b73f242336c5f23.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三九集团(2002年)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三九生产的三九胃泰、三九皮炎平几乎曾经席卷了整个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市场,创造了当时令人眩目的辉煌与奇迹。初战告捷后,三九开始了几近疯狂的圈地运动,在1995年到2000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除了药业以外,三九还发动了向房地产、饮料、精细化工、文化娱乐等众多领域的进军。

中国监管机构发现三九企业集团及其附属企业不正当挪用了在深交所上市的三九医药资金,规模达逾3亿美元

针对违反信息披露规定及法人违规开立个人账户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国证监会日前对三九医药及赵新先等9人、上海金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处罚决定。
经调查,三九医药及赵新先等9人的主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enku.baidu.com/view/4c2a33bb1a37f111f1855b4d.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创维数码事件(2004年)   
成立于1988年的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是生产消费类电子的大型高科技上市公司,也是中国三大彩电龙头企业之一。2003年产销彩电820万台,影音产品及数字机顶盒200多万台,销售额120亿元,出口创汇2亿多美元。今年家电业掀起的“平板风暴”也缘起于创维。

被拘捕的前会计师涉嫌获提供利益,获该公司聘任为行政人员及公司认股权,作为协助公司上市的报酬。

  另外,廉署又怀疑该公司主席及1名执行董事涉嫌行贿公司的财务总监,以容许2人以顾问费或服务佣金作掩饰挪用巨额资金。创维数码主要生产电视机及DVD播放机等产品。 创维目前市值约61亿元,过去3年业绩持续上升,于03年度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b-h.com/2008/shshshow.asp?n_id=20005&kw=;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三鹿破产(2008年)   
2008年12月2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处理情况。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日全面停产。截止2008年10月31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 -11.03亿元(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至此,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enku.baidu.com/view/730f7dea998fcc22bcd10d28.html;
(18)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香港玩具厂合俊破产(2008年)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luqian注:合俊是金融危机漫延到中国的第一起大案例,但其实质原因应该是内部,毕竟宏观经济危机影响每个企业,但并非都会破产   (2013-06-05 15:55)  评论 (0)    ,这个在广东共拥有七八千名员工的大型玩具厂顷刻间倒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人将原因归罪于美国次贷危机;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玩具业利润下滑的今天,仍投资过大是“合俊”的致命伤;也有知情人士透露说,2亿多元资金炒股巨亏,是导致“合俊”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
“内部管理混乱,迟早会爆发危机”

  作为合作伙伴的陈木明最早意识到了合俊所隐藏的危机。

  陈木明所经营的华泰制品厂主要为合俊提供产品包装材料,而此前他曾经从事玩具生产30年。多年的经验促使他在两年前就发现了合俊所隐藏的危险迹象。

  “2006年我去看合俊的工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news.hexun.com/2008-10-21/110213392_3.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中航油事件(2004年)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specdata/20100622/4C6BF3A7-F525-4111-BE06-072A4E550244.html; http://www.survivor99.com/xcz/newpaper/zhy.htm;
(32)    转记    评论(3)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一汽大众财务问题(2012年)   
2012年中,原一汽-大众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所在汽车销售领域出现各种经济腐败事件;2013年,一汽集团房地产项目再爆巨额资金问题,整个一汽集团变成了一个发酵的池塘。“上百亿资金不知去向,在清理的财务工作中发现,有被挪用的,有被贪污的。”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原一汽-大众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商务副总裁兼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勇江也因地产项目投资,涉案其中。到目前为止,一汽集团已有多名高管成员被专案组带走协助调查。

  然而对于“上市”这样的宏观战略步署而言,“在经济问题被彻查清楚、新的领导班子就位前,恐怕都不会再有任何进展”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jscj.com/cwkjs/cknews/1304/46706.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内控风险管理大事记(国内)
要点: (香港)中信泰富内幕交易(2012年)   
2012年11月27日,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对中信泰富(00267.HK)前高层崔永年涉嫌内幕交易罪宣判,崔永年被判15个月监禁,罚款约100万港元,三年内不得担任香港公司的董事。

  2008年,崔永年涉嫌在掌握公司所投资外汇衍生品大额亏损的股价敏感资料后,沽售所持股票,避免了约136万港元的损失。

  香港证监会于2011年8月展开刑事法律程序,指崔涉嫌于2008年中信泰富发出盈利警告前,就对该公司的股份进行内幕交易。法院上月判其罪名成立。

  案发时,崔永年是中信泰富财务部的助理董事,即财务部副主管。事发后,崔永年转职雅居乐担任首席财务官。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jscj.com/cwkjs/cknews/1211/42113.html;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