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记来自
zhuo

相关记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IPO故事   
汽车之家CEO秦致致员工公开信:把60分的事情做到极致!

亲爱的同事们:

当你们迎着今天的晨曦走进公司的时候,“汽车之家”已经完成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我们上市了! 我们于美国时间12月11日上午9点30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IPO(首次公开募股),“汽车之家”(股票代码: ATHM)的发行价17美元,融资1.3294亿美元。

首先我要恭喜并感谢大家,作为一群最普通的互联网人,我们用无数汗水浇灌出如此精彩的收获季,做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其次,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成功,未来我们要获取更大的成功,这需要我们保持自己的态度,继续作为一群普通人埋头工作。

看看我们的成绩吧。截至今年9月底,每天平均有570多万人访问“汽车之家”,日均PV 1.04亿,是行业第二名的3倍,而用户的总在线时长则高达整个行业的46%,是行业第二名的4倍。我们已经和超过80%的汽车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同时服务于22800多家注册经销商。

回想2005年6月“汽车之家”首次上线时,国内已有若干个强大的门户及垂直汽车网站,我们在高手的丛林中独辟蹊径,以自己独特的定位、信念和价值观走出了一条艰难而坚实的路。我们经历了最初被人“看不见”的尴尬,被人“看不起”的屈辱,凭借被人“看不懂”的倔强,快速而疯狂地成长,直到后来让他们“学不会”,也“拦不住”,最终“追不上”!用了8年时间,我们登上行业的巅峰。

今天,当我们沉浸在喜悦和荣耀中的时候,请不要哪怕是片刻忽略了我们的使命、信念和价值观。作为CEO,我请求大家像往常一样工作,同时还想跟大家再重复一次“汽车之家”的文化和赖以生存、成长的某些准则。这一切,不会也不能因为上市有任何改变。

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我是“汽车之家”的第38名员工,最初吸引我加入这家公司的,是李想和樊铮等创始人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态度,将“疯狂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作为公司所有战略、规则和选择的基准线,我当时有一种清晰的直觉——我们会成长为一个了不起的公司。无论上市前后,这都是我们必须恪守的第一准则。

把基础的工作做到极致

“汽车之家”有句独特的话叫做“先把60分的事情做到100分”,就是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极致,然后再想着创新和提升。譬如参加试驾活动必须当天夜里就发文章等等……,这些都是所谓60分的事情,是及格线。我们始终偏执于这些任务,为此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这是值得的,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遥遥领先于那些“善于创新”、“有高度有格调”的竞争对手了。

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选择,工作的压力、利益的诱惑,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新模式。在各种向左和向右之间,“汽车之家”一次次“诡秘”地选对了,而这些选择最初都是看似艰难和不聪明的。恪守最基本的媒体准则和服务心态,始终铭记自己的使命和梦想,凭借这些很容易做出选择,并赋予自己强大的内心——只有做正确的事情,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

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汽车之家”的团队氛围简单、直接而富有人情味。在这里你只要认真做事,就会被肯定,当你因为能力和经验而不是态度把事情搞砸时,总会有伙伴将手放在你的肩膀上,陪伴你、支持你。这样的团队需要每个人珍视,我们不止享受于此,更要为此负责。当伙伴需要你的时候,正如你在困境中企盼帮助一样,信任和支持伙伴是每个员工必须立刻付诸的行动,这比完成自己的KPI更重要。

牢记我们的使命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汽车生活,帮助他们聪明地买车,安全、文明、快乐地用车。上市前我们做什么、重视什么、以什么为标准,上市之后不会有任何改变!

牢记使命,才能让我们有勇气缺席觥筹交错的盛宴,而去注视繁芜杂花覆盖下的泥土。今天的IPO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新的起跑线,我恳请大家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工作,我们未必能成为一个巨大的公司,但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感谢你们,感谢“汽车之家”的每一个员工。

汽车之家CEO 秦致

原文出处: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2/57070.html;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zhuo [ 摘记 ]    2013-12-12 15:51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创业笔记      对所有人可见

要点: IPO故事   

蔡文胜、薛蛮子、黄明明等“众星”捧出的汽车之家?
今晚,汽车之家在纽交所上市。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汽车之家早已多年连续盈利,2013年9月30日的前三季度中,公司净营收达到8.3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0.2%。
汽车之家由80后创业者李想创办于2005年。李想,算是大佬身边的创业“红人”。薛蛮子、蔡文胜、周鸿祎等人都有交集。汽车之家是李想的第二个网站。在此之前,他的泡泡网已经做了5年,勉强排进行业前三。
刚开始做汽车之家时,李想找周鸿祎聊项目时被泼了一盆冷水。“红衣大炮”称:泡泡网做了这么多年,你在行业里才排名第三。那么,你要在短期内把汽车之家做成中国第一,这事儿缺乏令人充分信服的戏码。
但汽车之家并非无人问津,得到一位关键性人物黄明明的注资。黄明明先是在薛蛮子(265和汽车之家的共同投资人)的牵线搭桥下,跟蔡文胜相识,到265担任总裁。黄离开265之后,将高中同班同学秦致介绍到265导航接替自己的岗位。265导航卖给Google之后,秦致离开,寻找到的下一个创业项目便是汽车之家。
之所以会找到汽车之家,是薛蛮子与蔡文胜有意撮合李想和秦致二人届时的缘故。李想比秦小11岁,且二人背景有着天壤之别。李想是高中没毕业的草根创业者,80后。秦致,为70后海归,哈佛商学院高材生、麦肯锡工作背景。
就这样,2007年7月份,秦致以总裁的身份空降到汽车之家。“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创业者终被撮合在一起。
当时的李想身兼汽车之家和泡泡网两个网站的CEO。他把秦致找来,就是想分担自己的压力。李想希望让汽车之家有一个职业化、科学化的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有经验的搭档帮他来做公司。
看似格格不入的两种人,经历半年的蜜月期之后,是痛苦的磨合期。“秦致和李想这样的团队是很稀缺的,别人都是太聪明了,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讨论商业模式,迷恋概念,但在执行层面上一塌糊涂。”黄明明今年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说。
无论是薛蛮子、IDG合伙人过以宏,还是蔡文胜,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意思,这些磨合使得秦致对无论是公司管理还是对用户需求的体会,都开始变得接地气起来。过以宏在评价秦致今天所做的事时说:“汽车之家当然是一家了不起的创业公司,它并没有很炫的商业模式,却很扎实地把一家垂直门户做到了今天的地位。
当时的汽车之家只有20来人,生意异常惨淡,上半年的广告销售只有100多万元,在汽车垂直类门户中被远远甩在后面。彼时,这家在业内毫不起眼的网站,除了要面对从品牌影响力到资源都具有明显优势的三大门户的汽车频道的蚕食外,更面临太平洋、易车、爱卡等垂直门户的围剿。
黄明明说,回过头来再看汽车之家,之前五、六年就是一个卖广告的垂直门户,就是这么简单的,没有任何想象力,但就是靠使笨力气,才做成一个具备10亿美金估值的公司。这对“好基友”在创业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又怎样把汽车之家带上IPO之路的?请看《创业邦》报道:创始人需要的CEO
1
http://noter.name/note/11529


原文:http://www.kuailiyu.com/article/6583.html;
转记    (3)    转记    评论(1)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zhuo      2013-12-12 16:16
要点: IPO故事   
汽车之家CEO秦致致员工公开信:把60分的事情做到极致! 亲爱的同事们: 当你们迎着今天的晨曦走进公司的时候,“汽车之家”已经完成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我们上市了! 我们于美国时间12月11日上午9点30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IPO(首次公开募股),“汽车之家”(股票代码: ATHM)的发行价17美元,融资1.3294亿美元。 首先
较早一篇

zhuo      2013-12-12 15:44
要点: IPO故事   
李想:我赌赢了市场 汽车之家今晚即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业家》杂志&i黑马拜访了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李想告诉《创业家》杂志&i黑马:汽车之家和易车网营收可能差不多,但是利润要高的多。原因是汽车之家到年末时只有900多人,而易车网是2000人。另外汽车之家的页面访问量,早就超过了豆瓣,仅次于天涯,而且今年的页面访问量很可能会超过天涯,成为国内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