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Berry,1934年出生,英国人。1952年至1960年,他在Rand Daily Mail和Drum杂志工作,在南非拍摄。1962年,加入玛格南,之后定居伦敦。1976年和1993年分别担任玛格南欧洲和伦敦的副社长。1966年至1970年,他在英国Observer杂志工作。1978年,出版摄影集《The English》。 伊安·贝瑞在玛格南图片社的资历之深,完全可以从他的照片中看出来。贝瑞的影像,具有传统报道摄影的美学追求,在单幅画面中展现出事件的全部精华。他的摄影主题本身,都是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具有强烈的冲突与抗争,这为影像提供了内涵丰富的主体。
贝瑞1934年出生在英国普雷斯顿。1952年,贝瑞为《每日邮报》和Drum杂志工作,并且来到南非,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他从此一举成名,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报道南非沙佩维尔大屠杀的摄影师,并且他的作品最终成为了证明大屠杀中幸存者无罪的审判证据。
1962年,贝瑞受法国写实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邀请,加入玛格南图片社。1964年,他来到伦敦,成为英国Observer杂志的第一位签约摄影师。贝瑞曾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苏联派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爱尔兰、越南、刚果的战争,埃塞俄比亚的饥荒和南非的种族隔离。贝瑞除了用纪实的手法记录这些历史事件外,他还以此出版了两本摄影集:《Black and Whites L’Afrique du sud》和《Living Apart》,前者由法国总统密特朗写序,后者由Phaidon出版社出版。
贝瑞曾在许多知名的国际杂志中担任重要的编辑工作,例如《国家地理》杂志,《财富》杂志,Stern杂志和GEO杂志等。他还曾报道过前苏联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贝瑞的两大最新力作一是为权威旅游杂志《Condo Nast Traveller》拍摄丝绸之路,他从土耳其出发,途径伊朗、亚洲中南部,到达中国北部;二是为德国Stern杂志拍摄柏林专题。
贝瑞德杰出表现和优秀作品得到过无数嘉奖,他曾被评为首届尼康年度摄影师,荣获美国全国摄影记者年度大奖,英国新闻杂志摄影师年度大奖。并且,他的摄影集《The English》(1978)获得首届大不列颠艺术委员会的奖学金。
贝瑞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包括日本东京、法国佩平尼昂、巴黎、德国汉堡、英国伦敦、比利时等。
玛格南摄影师伊安·贝瑞——访谈
Q1.您觉得一个好摄影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伊安贝瑞: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一个摄影师应该有鹰的眼睛,马的力量,上帝的耐心。”你必须等待,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有好的元素出现在镜框里。而在此之前,你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个时刻。 我拍照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抓拍,我在街上走,随时看见什么有意思的情景,迅速举起相机,框定构图,抓拍下来;另一种情况是守株待兔,当我发现一处很棒的场景,比如城市的某个角落或一栋建筑前面,我会呆在不远处等,也许等半个小时,一直到一个有趣的人物走进画面,我才拍下来。 我对人非常感兴趣,我的每幅照片里都有人的元素。因为是人让这个世界运转起来。我总是在追寻普通人的故事,以及政治事件。同时我尽量让自己保持独立、清醒的头脑,不牵扯进我所拍摄的事件当中。
Q2.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
伊安贝瑞:我延续布列松的观点,一张好照片除了有完美的构图、光影,还应该有内容。通过照片中人物的眼神、手势、身形姿态,引导观者产生更深入的联想。
Q3.您加入玛格南的过程?
伊安贝瑞:我加入玛格南非常早,那是在1962年,距今已经49年了,远远早于你们出生的时候。那时玛格南图片社还只有12个成员。我把我的作品样片递交给玛格南审阅,之后在巴黎一家咖啡馆里与布列松进行了半个小时的面谈。我们一起看了我的作品,聊了一些关于生活、哲学的话题。布列松认可我的能力和观点,于是他批准我加入玛格南。
Q4.您觉得玛格南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伊安贝瑞:我想玛格南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组织。它的成员来自于世界各地,具有各自不同的国籍、语言、文化。这导致玛格南内部总是充满了争执和对抗。即使我们在开会的时候都说英语,还是经常彼此误解。比如我就不能理解来自美国的埃里·里德,虽然我们说同一种语言。这归咎于我们秉持着不同的文化。不过,尽管很困难,玛格南这么多年来还是生存了下来。我们在矛盾冲突中成长变化。 而且,成员的差异性也会带来好处。我们相互之间会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比如我要去日本,我就先跟久保田博二资讯有关日本国的一些风土人情;我要去中国,就找张乾琦询问情况。
Q5.玛格南内部分成两个流派,一派是传统纪实,一派是艺术表现。您对此怎么看?
伊安贝瑞:我不太能理解艺术表现派,我自身是属于传统纪实风格的。如果我要做艺术,还不如直接去画画,何必用照相机呢?一张相片应该自己会说话,而不是通过在相片上写字来人为阐释所要表达的理念。我有同事只是让被摄对象呆立在照相机前面,咔嚓拍下来,这真的很无趣。照片应该通过丰富的背景、人物状态来讲述故事。
zhuo注: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为了画面简洁把很多背景裁剪掉了。需要改进。很多背景是需要保留,可以更好的讲述故事背景的。
Q6.每年玛格南都会招纳两名新人,但是今年没有,您了解背后的原因吗?
伊安贝瑞:是的,今年没有招募新人,因为我们面临着困境。玛格南图片社现在已经过于庞大了,我们有50多名成员,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像我一样的老摄影师。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年轻摄影师加入进来,但是寻找到他们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玛格南内部的流派冲突也进入瓶颈期。因为玛格南是一个图片社,需要靠售卖图片维持经营。我拍摄的纪实图片卖给杂志社以后,得把一部分稿费上交给玛格南,养活其他工作人员。相比而言,纪实图片比较好卖,受到杂志的欢迎,而艺术类图片则很难找到市场。通常只有画廊会买艺术类图片,而这种画廊收入,摄影师是不会上交给玛格南的。所以说,艺术类摄影师对于玛格南来说不能做出实质上的贡献。我们在准入新人时,对艺术类摄影师的批准也比较困难。
Q7.您目前正在拍摄的项目是什么?
伊安贝瑞:关于水。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缺水,比如非洲、印度。墨西哥城的水在十年之内就会用完。而另一方面,美国又浪费了太多的水。我已经去非洲、印度、孟加拉等地拍摄了不少关于水资源匮乏、穷人无水可用的照片,下一步我想去美国,拍摄水的滥用,做以对比。不过,美国的拍摄计划我还没有想清楚,因为如果拍富人用很多水浇灌花园之类的照片,貌似比较单调,不如在贫穷国家拍到的缺水场景那样直观震撼。如何表现美国?我还在思索当中。这个项目我从前年开始拍摄,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我希望能在今年把项目拍完。
zhuo注:拍摄之前要思考,如何表现你的主题
Q8.谁资助您拍摄这样的项目呢?
伊安贝瑞:一些关注贫穷国家生存状况的国际NGO组织。我去非洲、印度就是找到了NGO的资助。不过,去美国,可不容易拉到赞助。我估计得自费了
Q9.您在拍摄过程有过恐惧吗?
伊安贝瑞:根本没有时间去害怕。拍摄战争的时候,我只会全神贯注于抓取稍纵即逝的瞬间。我总是有种错觉,只要躲在小小的取景器后面,我就是安全的。照相机就是我的盾牌。
“精彩的照片会令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专业摄影师的照片还需要能讲出一个好故事。”——伊安·贝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