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doucao [ 摘记 ]    2012-10-22 23:39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上市)公司治理播报      对所有人可见

要点: 对外担保   上市公司资金配置的错乱   

]互保风险最大,但这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上述基金经理坦言,无论是客观出现问题还是存在主观谋利,担保最后风险均要由上市公司自身承担。
2005年底,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联手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经过主管部门的大力整治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但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卷土重来”,温州借贷危机问题出现后,很多市场人士开始担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过多的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景小勇告诉记者,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井喷可能和贷款难有关系,特别是中小企业,银行要求增加担保提高了贷款门槛。而近段时间对外担保出现井喷,也说明这些中小企业比较需要资金。
而实际上,今年以来,委托贷款逾期或者展期的比例也在增加。
有业内人士指出,委托贷款到期后逾期或者展期,有可能是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了问题。对上市公司而言,对外担保太多一般不是什么好事。上市公司的担保责任和连带赔偿责任一般无可逃脱,若担保链中某一家企业或某些企业发生经营问题和财务危机,很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殃及关联企业,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整体陷入困境。
上市公司资金游戏暗藏重重危机
国内持续紧缩政策之下,上市公司的信贷生意倒是越做越红火。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就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发布上百份有关委托贷款的公告,涉及累计贷款金额超过160亿元。
上市公司有大把闲置资金,以“委托贷款”的手段向外放贷,坐享高利息的回报——这场外表看似合情合理的“资金游戏”却暗藏重重危机:所谓“闲置”资金究竟从何而来,又流向何处。当“周转不灵”纷纷袭向贷款对象之时,恐怕这些上市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有财经评论人士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上市公司大多获得了超募,却通过委托贷款等方式逐利,显示出当前资金配置的错乱


原文:上市公司对外担保1500亿 资金链紧张成主因--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记       转记    评论(1)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新一篇

kedoucao      2012-10-23 17:02
要点: 多数上市公司存在内控缺陷   内控缺陷   证监会   
中国网9月25日讯(记者 岚枫)财政部会计司与证监会会计部近日联合发布了《我国[y]境内外同时上市[/y]公司2011年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4月30日,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y]67家[/y]已披露年报公司中,报告期内存在内部控制[y]缺陷的有49家,占比达73.1%[/y],仅[y]新华制药[/y]1家
已经是 《(上市)公司治理播报》 中的最早一篇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