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董事会   
Twitter投资人谈创业者怎么在不同阶段组建董事会

Twitter已提交上市文件,最终的IPO预计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进行。

Twitter创办六年,其间不乏折腾。虎嗅曾于去年对这家公司的折腾史进行了梳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是一家当它上市时,其三个创始人均已离开,完全由投资者与经理人把控的公司——通常这样的创业公司失败概率相当高,但是Twitter即将成功地变成一家公众公司。

现任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 Costolo)在最初向Twitter投入了2.5万美金,这笔最初的投资目前看来价值将超过1000万美元。他是由天使投资人变身CEO的典型。另外几个“忠诚”的VC也将收益不菲。根据《纽约时报》对财务文件的分析和知情人士的采访,风险投资家克里斯·萨卡(Chris Sacca),以及至少另两家风投公司联合广场投资(Union Square Capital)和Spark Capital,每家持股的价值最终将超过10亿美元。

Union Square Capital合伙人Fred Wilson是操刀Twitter项目的投资人,曾当过Twitter董事。他去年在一篇文章中专门以Twitter为例,谈到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在不同阶段组建董事会。也许,正是一直有一个还算恰当的董事会,才保证Twitter在几位创始人相继离开、CEO更迭的变动中有惊无险。

虎嗅去年曾翻译了这篇文章大意,现在把它重新来读下:

任何一家公司当然都需要董事会,一开始这董事会可能只有创始人一个人,但这不会维持太长时间。

如果一个公司在早期的话,我是三人董事会的拥护者。我通常建议创始人应该跟其他两位他信任并尊重的董事在一起。当投资者进来后,这个情况就要有些改变。如果创始人仍然保持控制权,那么情况不会改变太多,创始人仍然可以提名并选择董事。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投资者会就董事会的席位问题与创始人谈判。这种情况,在天使投资人那里见得比较少,而在风险投资那见得比较多

把一个投资者董事加进来并不意味着创始人会丢掉控制权,它仍然可以保持三人董事会架构,两个创始董事,一个投资者董事。或者,董事会可以扩大至五人,投资者占有一至两席,创始人控制剩下的席位

当一家公司从创始人控制走向投资者控制,独立董事就出现了。独立董事是既不不代表创始人也不代表投资者的人。我是独立董事的绝对支持者,非常喜欢看到他们出现在我所在的董事会。一个被投资董事填充的董事会不是个好的董事会,通常来说,董事会越独立,它会越好。

创始人可能会失去公司的控制权(通常来说这发生在他把大部分股权出售之后),但这不意味着投资者应该控制董事会。事实上,我想要说,一个被投资者控制的董事会是最坏的情形投资者通常有最狭隘的利益诉求,只关心他们能够赚或损失多少钱。很少投资者是从更宽阔的视野与通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所以尽管投资者董事在许多公司充当必要的恶角色,但他们不应该主宰或控制董事会。创始人如果控制了公司,就应该控制董事会;或者,当创始人没有控制公司时,那么独立董事应该控制董事会。

当一个公司上市后,有一个提名委员会会选择股东们在股东大会上选举出来的董事提名。也有可能股东们会推举出另一个董事会名单来。现实中,这样的情况一般都在公众公司身上发生。这种情况被大多数公司看做是敌意进攻,公司与股东就会打起来。股东们选出的董事很少真的能控制公司,不过以这种方式选出一个新董事进董事局倒是真的。

董事会需要进化。董事会需要定期地任命新成员,成员应该有任职期限。我觉得四年一任比较好。当然我在有的董事会呆的时间比较长,在某家呆了13年,另一家这已是第11个年头。

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是Twitter。我是它的第一个外部董事。现在Twitter的董事会由两个创始人、一个CEO、三个独立董事和一个投资者董事组成。我觉得这种组合对我来说比较对。我跟我的朋友Bijan(领投第二轮的),主动从董事会里退出来了。

Twitter的董事会胜在它在进化。头一年,只是我跟两位创始人。第二年,是我、Bijan、两位创始人和一个创始成员。第三年,是三位投资人、两位创始人、两位高级管理层。第四年,是三位投资人、两位创始人、CEO和三位独立董事。在不同的财务期,Twitter董事会的改变相应发生。这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投资控制的公司。

总结说来,是股东选择董事,在每个公司的基本情况都是这样。但是他们如何选择董事,家家情况又是非常不同的。公众公司情况可能差不多,但非上市公司,“你谈判出什么,就得到什么”。所以(创始人与资本的)谈判非常重要。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25/1.html;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董事会   
创业初期,董事会是干嘛用的?

对大多数初创公司创始人来说,在企业创立初期拥有建立董事会的想法,如同是在没有水和防晒霜的情况下在Burning Man狂欢节待上一整周。我们不妨想想,董事会一定会让创业家们去制定企业管理流程,然后花上大把时间起草董事会演示,渐渐的,让创始人失去对自己创业公司的控制。事实上,每一家初创公司从法律角度上都可以拥有一个董事会(假设这些公司都是C类公司或S类公司)。但是对于是否董事会应该不包括企业创始人这一问题,一直保有争议。一个外部董事,特别是一个可以代表投资人的外部董事,对于种子阶段的公司而言反而更有价值,以下则是相关理由:

给董事会建立一种基调

和敏捷软件开发冲刺阶段非常相似,在种子阶段要定期召开事件董事会会议,更要为创建企业定下一种基调。一个严格按照时间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可以帮助初创公司解决一些常见问题,更能让你确认在什么时候,或是该如何利用你的投资人和顾问团队。创始人可以把每次董事会会议变成检查企业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可以寻求投资人的帮助,并获得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反馈。董事会会议是否会每月,每六周,或是每季度召开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要给董事会定下一种基调,让董事会变得对创业团队更有成效。

后退一步,看远一点

作为一个创业家,如果你的头发每天都着火,那么你肯定是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灭火这件事上。董事会会议给创业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从日常繁忙的工作中抽身,花些时间仔细想想公司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战略问题。这听起来是不是显得太容易了,以至于你几乎找不到时间去谈论这些事情,或是干脆就在你的日程上把“思考时间”取消掉,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我们发现,如果创业家们可以安排一些时间从业务中抽身出来,或是定期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一些有想法的对话,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些问题很可能会被过久忽略,或是受到一些短期的决策或行动影响而搁置。

企业创始人要尽早管理董事会

一次成功的A轮融资,往往会有一笔规模较大的资金投入,同时会加入一名新的董事会成员(如果董事会扩展到五人,则通常会新增两位,以便让企业创始人保持对企业的“控制”),而且对于公司的期待也会变得更高。鉴于这一切,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公司有一堆事情忙着要去完成的时候,为什么企业创始人还要带着压力去学习如何规划并召开一个董事会会议呢?因为,在创业初期尽早建立董事会,对于企业创始人而言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而且此时董事会很可能会对一些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这和创业家们做融资路演完全不同,管理董事会是一项技能。尽早的学习对企业有利的董事会会议模式,将会对企业非常有帮助,而且随着日后创始人的工作越来越多,运转良好的董事会也不会给企业创始人带来负担。

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投资人董事

我们经常提醒创业者,在企业种子轮融资时,要确保至少有一个投资人对创始人和公司非常负责任。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个人拉进到董事会里。从法律上来说,这个投资人就变成了公司的受托人,因此就有义务帮助企业做出相关法律和财务上的决策。一个好的投资人董事会成员,不仅仅是要去配合企业创始人,他/她还要去积极主动的帮助企业发展业务。如果企业创始人选择了对的投资人加入董事会,那么参加董事会会议将会变成一种期待,而不是一种恐惧,因为在那里,董事会成员真正扮演了团队成员的角色,并为企业提供支持和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所以现在,你已经创建好了一个拥有投资人董事的公司董事会,那么在种子阶段,你该如何召开董事会会议呢?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你应该把董事会会议变成一种工作会议,而不是一种汇报工作进展的会议。对公司来说,董事会会议应该更具价值,因此召开董事会的日程安排应该由企业创始人来确定。会议上,企业创始人可以把当前遇到最重要的三、四个运营或战略问题摆上台面,寻求建议或反馈,但是不要在董事会上作决策。此外在会议结束后,要给每位董事会成员安排两到三个工作,并要求他/她们在商定的时间表内完成后续跟踪项目。企业创始人可以从一些真正的专家那里获得更多如何运营董事会的建议,比如知名投资人Fred Wilson,Brad Feld以及Ted Wang。请记住,董事会的规模和成员组成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许多种子阶段的投资人很有可能在B轮或后几轮融资结束后就退出董事会了。当我们在公司内部完成了种子轮投资,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一份非常重要的财务保障。但是更重要的是,董事会也要承担起其他义务,比如时间,精神力量,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咨询建议,甚至是领导人的个性。董事会应该把自己和企业融合在一起,帮助创业团队构建公司,他们应该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帮助企业创始人提高成功的概率,扩大企业的规模,同时也能帮助创业家们更快获得成功。

当投资人进行投资的时候,往往会要求一个董事会席位,因此企业至少会形成一个由三人组成的董事会。通常情况下,剩下的董事会成员会是两位企业创始人,或一位企业创始人,还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董事。如果企业的领投投资人不希望加入到公司董事会,那么你就该好好问问自己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我们打赌,让投资人在创业种子阶段加入到董事会,团队和公司一定会大大受益。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1007/245904.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董事会   
查立:不少创业者对设立董事会很感冒,以为设了它哪天自己也有幸会象乔布斯那样被赶走。我投的公司即使初创也设董事会:⒈ 定期讨论重要业务决策;⒉ 引入行业专家;⒊ 让核心骨干参与学习;⒋ 创始人当董事长,他最终拍板;⒌ 做好文档纪录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125394667/z8lbOrBv1;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Paypal   董事会   讲故事   经验教训总结   人才挽留   为创业者支招   选人才   以身作则   招聘   
Paypal联合创始人的创业经验

Max Levchin是Paypal联合创始人兼前CTO,有人在Quora上问,作为一个年轻创业者,Levchin哪些经验最值得学习?

Levchin自己在下边做了回答:

有个联合创始人比自己一个人干更好。
创业不是让你爱上一个想法,而是让你爱上运营一家公司。
早期团队有相同的背景、教育、价值观等更好,可以减少无谓的沟通浪费。
如果你的团队成员恨但互相深深地尊重,你的团队很成功,相反,是个灾难。
为早期职位招人时,如果你对这个人有些犹豫,那么不要犹豫,拒绝他
联合创始人不能是招聘来的。
不要让你的高管们互相有长期的积怨,未来你将花更多时间去调解。
很多时候在家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大多数时候,如果有人想离开你的公司,让他们离开。不要通过涨工资或升职的方式挽留,这会伤害到其他人。
找到你的投资人们最核心擅长的那件事,让他们在这件事上帮助你。
亲力亲为是最好的领导力,如果你希望你的员工熬夜或周末加班,你最好自己也在那里,即便你并不真正参与工作,这有点不合理,但确实激励人。
人们通常通过好的故事或好的结果来获得融资,要么在产品发布之前融资,要么发布后马上融资,不要计划发布几周后再融资。
设定一个投资人上限,几个承诺的天使比无数个投资5000块的兄弟姐妹好很多。
如果你有联合创始人,给他一个董事会席位,如果你能,再给自己多留一个,以后可能会需要。
联合创始人(一般情况下)应该有同样数量的股票。
你不是为你自己设计产品,你也不必这样做。大多数人不明白互联网是如何动作的,他们也不想知道,为这些人设计产品,你只有一个,他们人数更多。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53584.html 英文原文:http://www.quora.com/Entrepreneurship/Among-Max-Levchins-lessons-learned-as-a-young-entrepreneur-which-are-the-greatest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董事会   合伙人关系   为创业者支招   现金流   
【给创业者的建议】1)资金:规划现金流,尽快赚钱或推出产品;2)团队:合伙人分工明确,同时要有一个人能拍板;3)商业模式:选择前景广阔发展迅速的市场,如果判断错误,要尽快了断;4)董事会:了解投资者的背景,不随便让不熟悉的人加入董事会。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