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Hire slow, fire fast   查立   善于聘用和善于解聘   小团队高效率   
查立 :创业团队如何“斩人1. 充分考虑,绝不后悔。2. 充分准备,后路铺好。3. 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当天通知,当天走人。4. 平静处置,以人为本。5. 创业公司要时刻保持消瘦身材,切忌肥胖,即使没有人业绩表现异常出格,公司也应定期做业绩评定,末位淘汰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125394667/zaNcYdV6e;
(30)    转记(1)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Stay Lean   初期瘦身创业   经验教训总结   为创业者支招   小团队高效率   卓越的判断来源于经历,而经历却来源于糟糕的判断   遵循瘦身到健壮的过程   
Mark Suster:创业就像生产,九个女人一起使劲也无法一个月就生出孩子来
9 Women Can’t Make a Baby in a Month

编者按:本文由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GRP Partners的Mark Suster撰写,在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创业初期资金多寡的看法,并主张创业初期不要过多的融资和花费。事实上这篇文章对于有资金压力的创业者是个鼓励。以下是正文部分:

我在本文中是极力主张“瘦身创业运动  zhuo注:lean startup movement   (2012-10-18 19:44)  评论 (0)    ”的,也就是说创业者们应当在创业初期不断的实验产品和寻找市场的过程中要将资金的花销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怎么理解?

在一个新市场形成的初步阶段,你应该是在不断的开发产品,获取客户反馈,然后再次更新产品。而在这一阶段,没人能够确定你的这个想法是否足够大,市场是否足够大,所以这时适当的节衣缩食是必要的。这对创业者有好处,而且也是我进行风险投资时的基本思考。

90年代末的时候,我曾见证了创业世界中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那就是许多刚刚成立的公司动不动就拿到了大把大把的投资。这可完全是投机啊。实际上风险投资者在硬塞给创业者们资金让他们硬着头皮去打开他们并不确定的市场。而且我当时也是这种思维的受害者:“我的竞争对手拿到了4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也一定要赶紧拿到更多的投资”。现在想来当初有这种思维完全是瞎胡闹。

其实说来也很直白:当时的我和那些风险投资者们一样连一个最简单不过的道理都没弄明白,那就是:9个女人往一起使劲也无法在一个月内就生下孩子。

市场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新技术,顾客的意识以及该技术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人们慢慢的将某一款产品接纳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才会产生市场爆炸。

有一句我很喜欢的格言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早早的进入市场,投入大量的资源也经常难以产生很好的结果。但是翩翩我们都受到了这个早字的诱惑。而最近的创业文化里却又开始吹起了这股昔日不好的风气。我最近还听到过一则消息,一家创业公司的风险投资者对其创业者说:

“如果给你们投更多的钱,你们是不是能发展得更快,是不是可以将5年的期限变作一年?”
很显然,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此外,初期融资过多也容易在创业公司发展过程中催生一些消极问题。比如大把花钱去招人,开发产品过了头或者甚至在产品问世之前就大量的进行媒体轰炸。而且还要看到,你拿的钱多了,你的投资者们也会催着你要结果。

事实上当前最富盛名的创业公司孵化器Y Combinator(可以参阅@36kr关于这家孵化器的相关报道)对于瘦身创业行动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给那些有想法的技术极客们一点点钱(通常在几万美元以内),让他们做一段时间,看看他们能做出什么来,而市场又会对他们的产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想想我们这个时代最棒的两位技术领导者Bill Gross(Postup总裁,可参阅本站其相关报道)和Paul Graham(可以参看其百度百科介绍)都选择了孵化器这样的创业模式肯定是不无道理的。

以上说的是创业初期,但是一旦你的产品进入到市场活跃期也就是足够多的人接受了的时候,你就得注意了。这个时候就是你摆脱瘦身开始健壮并加大资源投入冲击市场的时候了。事实上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仍然倡导瘦身创业的话就会出问题了。因为一旦你挑起了市场巨大的胃口,你就要保证你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投入。

我所知道的优秀公司就有许多是遵循了瘦身到健壮这样的发展过程的。比如说Twitter(成立于2006年),这家公司成立之初的几年内默默无闻,因为人们还没有很好的弄明白这一款全新的产品。直到几年过后,人们才开始慢慢的接受其关于微博的理念,市场才开始进入爆炸期。我非常不愿意设想要是当初Twitter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的话现在会是个什么结果。此外Quora(创立于2008年)也非常的棒。他们成立后也是非常缓慢的扩展自己的团队,你甚至很难看到有关他们的媒体宣传

其实,和我一样主张瘦身创业的人都是因为有过错误的经历。我们明白大把大把的耗费资源在早期无法推动市场的快速成长。正如Benchmark Capital的Bruce Dunlevie所说的一样:

卓越的判断来源于经历,而经历却来源于糟糕的判断。
“Good judgment comes from experience, but experience comes from bad judgment”


此外,我还想说9个女人的理论也并不仅限于融资领域。技术领导人也会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在我的第一个公司里我就犯了类似的错误。当时由于销售部门,运营部门等各方面的严苛要求和压力,我不得不决定增用资源去雇佣第3方开发人员,并扩充整个产品团队(当时我的产品总架构师Ryan Lissack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并表示一支又精又小的队伍其实更有创造性和生产效率,人加多了,他们得不断的开会,培训,修改代码等),但是最终的结果是生产效率反而被抑制了,Lissack是对的。

不得不说,我是第一次从Lissack那里学到了这一思考,现在他已经是全球著名的企业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com的高级主管了。也正是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愿意在推进技术项目上耗费过多的资源了。我也开始喜欢上了小队伍,喜欢上了瘦身创业。

当然我也不希望9个女人的这一阶段持续太长。希望创业者们在其事业的初期能够抵御住风险投资者们对其进行的金钱攻势。我知道金币在耳边响起是什么感觉,非常有诱惑性,不是吗?但是要记得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19643.html 英文: http://techcrunch.com/2011/03/30/9-women-cant-make-a-baby-in-a-month/;
(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团队   小团队高效率   
傅盛:大道至简啊!真牛!以后金山网络的免费三餐改为每个小组每顿两个披萨,立即解决大团队如何拆解的问题,[嘻嘻]


程苓峰:亚马逊的老大Bezos有一条著名的“两个披萨”守则,任何团队都必须足够小,小到能够被两个披萨喂饱。偶觉得大公司都可以照这个裁员,之后效率一定提高。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554710050/yCDwM7imy
   转记(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