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读书
要点: 创业维艰   
读《创业维艰》第一遍
读书笔记(一)
好多年都没有什么书让我喜欢到读了一遍没读够,直到遇到了《创业维艰》。它是一本这样的书: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中的传奇人物,为创业者、为向往创业的人、为期待驾驭好公司的人以及希望在职场中变得卓越的人,讲述了他自己在职场逆境中挣扎、多次死里逃生的故事,故事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不是简单的励志,而是启发读者反思自己、重塑自己的指南,它或许不能解决太多的具体问题,但绝对说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
因为我自己也是公司的股东,也管理过几十人的团队,也见到过几位不同背景、不同性格CEO的工作状态,也对很多管理上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从0到1》   
读《从0到1》——
很感谢同学赠书,绝对的好书!这本书不是用来直接解决问题的,而是启迪思想的。它把我们平时似懂非懂的商业规律一针见血地总结出来,也用实例道明了商业背后的秘密:垄断才意味着盈利,而创新是垄断的起点,称霸细分市场是垄断的必经之路。
书中说:“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他们无法逃脱竞争。
这本书提到幂定律,让刚刚初步学习了数据模型与决策这门课的我,突然感受到了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意义。
个人觉得,这本书更倾向于为投资人揭示投资决策中应把握的商业本质。而同时对创业者也应有很大启发,因为可遵循的商业规律是相通的。

我的小学同学小宇,一家餐饮类连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
短篇小说,曾经在美国称为超级畅销书,后被传播到世界很多国家,风靡一时,也有电影。我记得很多年前在电视上看过这电影,觉得很闷,不到十分钟就换台了。
最近读了小说,明白了为什么它可以成为畅销书,越读到后面,越感动。它描述的是一场非常唯美的婚外恋,这场恋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所谓的激情、没有占有、没有世俗道德的评判,有的只是静谧、温情、人性的真实和超然的爱。
故事非常简单,只有两个主人公,其他的角色“戏份”都很少。男主角是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位五十岁的摄影师,离婚多年,来到廊桥拍摄,女主角是镇子上的一位四十五岁的农妇,当时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在外出。两个人见面后,从陌生到彼此吸引,从一起拍照到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2015读过的书   书单   
2015读过的书(1):
1.梦在青春在,俞敏洪
2.女人明白要趁早,王潇
3.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王潇
4.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王潇
5.做个有本事任性的女人,【美】戴尔·卡耐基
6.从0到1,【美】彼得·蒂尔、 布莱克·马斯特斯
7.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周鸿祎
8.活着,余华
9.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10.捕捉儿童敏感期(后半本),孙瑞雪
11.廊桥遗梦,【美】罗伯特•詹姆斯•沃勒
12.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美】里德•霍夫曼、 本•卡斯诺查
(2)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活着   时间   余华   只为内心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的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有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的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我想,这可能是二十多年写作给予我的酬谢。
。。。。。。
谁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我想应该是时间创造的。
原文出处:余华《活着》自序;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写作   
当我们陷入具体事务,并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发泄、控诉和揭露会是我们内心的表露;只有跳出狭隘的时间、空间,跳出自我,才有可能更好的领悟时代和人生。
作家首先做的事,是要好好体会、理解、反思所经历过的,而不是急于去告诉别人他的经历和喜怒哀乐。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活着   
我读《活着》更多的是从文学本身的角度(而不是故事本身)去读的,感触非常深:伟大的作品反映的是时代;好的文字不是华丽的修饰,而是朴实的内心吐露;揭示寓意最高的境界不是用评论和感慨,而是用叙事。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超然   高尚   活着   余华   
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原文出处:余华《活着》自序;
(1)    转记    评论(3)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王石   习惯   写作   
王石:我每天坚持的5个习惯
1.克服拖延。。。。。。
2.健身。。。。。。
3.阅读。。。。。。
4.早起。。。。。。
5.写作的习惯。。。。。。
读书再多如果不写出来,就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向别人说出来,就不能得到修正与反馈,也无法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写作是一个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将平时阅读中的论点整理出来,加以思考,总结成自己的话语。这样,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加强。
当然,写作是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组织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而且,当你对着电脑的时候,还要排除各种杂事的干扰,这对专注力也是一种锻炼。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方法论   周鸿祎   
《周鸿祎的自述》这本书名字取得非常好!副标题是《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这两年渐渐明白了,为什么高手要去学哲学。
书中提到价值观的问题,正如王潇在她的《三观易碎》中也提到类似的问题,那些曾经认为空洞的东西,在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职场经历和读书经历中慢慢体会,它们并不空洞,而是指引前行必不可少的思想装备。
另外,埋头做事再努力都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找到一个方法非常重要,这就是高深的“方法论”,其实方法论并不高深,它在指引我们遇到一个相对陌生的问题时,先思考什么、先解决什么、解决问题的路径怎么设计,帮助我们少走弯路,节约了尝试带来的时间浪费。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读书
用有限的能量支持自己吧,征服别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有价值。
原文出处:《女人明白要趁早》;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从互联网领域得到的启发   
从互联网领域得到的启发
互联网时代早已到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来了。尽管一直深陷其中,我却没有对互联网有过什么思考和解读。最近一年对互联网产生了兴趣,读了一些书,有关于互联网本身的、也有关于企业管理中提到互联网领域的。
1.互联网精神
《公司的坏话》里有一章叫“到网上去”,书中提到,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理解和拥有互联网精神:平等、协作和分享。关于平等,很好理解,互联网和我曾学的民商法学有着同一种精神,就是平等,平等主体之间进行平等交易和对话,平等促成了经济的繁荣;协作,书中提到,企业的治理结构已经从“组织架构的流程化”转变为了“流程化的组织架构”,我也感觉到
查看全文
(1)    转记    评论(2)
in《 读书
要点: Facebook   《向前一步》   百度   谢丽尔 桑德伯格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一直以为这是百度的理念,看了《向前一步》,发现这是Facebook多年前海报上的标语,书里翻译成“完成,好过完美。”这句话成了谢丽尔的座右铭。
   转记    评论
in《 读书
要点: 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读了第一章就觉得,是我的菜!作者的外婆和妈妈都是非常出色的女性,书写的语言平实、温馨,很有吸引力。
(1)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创业   转型   
转型不是失败,为了维持的维持才是最大的失败。
原文出处:《创业36条军规》P262;
(3)    转记    评论(4)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互联网   互联网精神   平等、协作、分享   
互联网的精神:平等、协作、分享。——《公司的坏话》
原文出处:《公司的坏话》;
(6)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付诸行动   积累   
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什么
原文出处:《认知盈余》P1;
(26)    转记(1)    评论(1)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商业界   
商业界是一个事实与结论之间并非是唯一对应的关系,也许今天我们陈述的细节,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出现新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诠释,而过了若干年后,再度产生有趣而陌生的新意。
原文出处:《激荡三十年》下册P32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读书
历史如同罗马神话里的那个“双面神”雅努斯(Janus),它有两副面孔,一副回望过去,一副注视未来。
原文出处:《激荡三十年》下册,P31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读书
要点: 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半生品   
吴晓波敏锐的发现,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伴生品。未来30年,我们理应期待由更多与政治无涉的商业智慧构成中国企业的历史。
原文出处:《激荡三十年》封底;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