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edoucao
2015-10-21 09:17
对所有人可见
in 个人笔记本 清华MBA学习 对所有人可见 |
要点: 冲突 沟通 谈判 团队 信任 郑晓明 组织行为学 |
组织行为学课堂笔记及心得,第五讲,郑晓明教授 | ||
主题:团队、冲突与沟通(二) | ||
一、关于团队里的榜样 | ||
先问问自己:企业里树立榜样(先进、劳模)是不是正能量? | ||
郑老师的一项调查研究(已经通过国际评审的一审,进入二审,将成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表明: | ||
1.对其他员工,整体上看是有积极影响的; | ||
2.对“榜样”自己没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表示了企业对他个人的肯定,但并没有对他今后行为的激励作用); | ||
3.如果“榜样”不是大家心目中认同的榜样,就会有消极影响; | ||
4.如果“榜样”尽管不是大家心目中认同的榜样,但是大家对组织有高度认同感,也不会有消极的影响。 | ||
这个研究结果说明,第一,我们不能对榜样今后的工作成果抱有太高的期待值,第二,企业中要避免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缺失。 | ||
二、建立信任 | ||
信任结构: | ||
1.正直 | ||
2.能力 | ||
3.一贯性 | ||
4.忠实 | ||
5.开放 | ||
其中第1和2,占到85%的权重,非常重要。 | ||
背对背的信任才叫信任。 | ||
上级对你的信任更重要,因为下级对你的信任往往取决于你的上级对你的信任。 | ||
迅速建立信任的方式,可以适当暴露自己的弱点(当然不能是致命的弱点)或不开心、不幸的经历。——这一点有的同学提出异议,我觉得其实老师讲的都是一些可选的方法,而且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方法,用不用、怎么用取决于自己,我理解这点就是适当的示弱。 | ||
中西方对于”信任”的理解和做法不一样,西方人对人信任,是开始假定对方值得信任,直到对方做出了一件不值得信任的事,丧失信任;中国人对人的信任,是开始假定不信任对方,直到对方出现一系列值得信任的事才真正建立起信任。很有意思。 | ||
三、沟通 | ||
(一)沟通的功能 | ||
1.激励!!! | ||
2.控制 | ||
3.情感交流 | ||
4.信息交换 | ||
沟通重在平时、重在过程!不能等有事情了才去沟通。有效的沟通必须主动给予和寻求反馈(这一点在《创业维艰》里诠释的很生动)。有的企业已经在用制度保障反馈,比如“5小时复命制”。 | ||
(二)沟通的本质 | ||
沟通的本质不在于信息发出者,而在于信息接收者,不在于说什么,而在于对方理解你说什么。 | ||
郑老师: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 | ||
”对不起“男女理解的不一样。 | ||
(三)最高境界 | ||
听要听到别人很愿意说;说要说到别人很愿意听——卡耐基的名言,出自《人性的弱点》 | ||
我深深赞同这个观点:你在哪里远远比你是谁更重要! | ||
(四)谈判 | ||
关于谈判,郑老师有个独特的观点,他问我们:什么事是谈判时最不能做的?我们猜来猜去没有猜到他的心。他说:对方第一次报价你就接受,是最不能做的事,不管报价有多低。他的理由和我们想的也不太一样,他说高手过招,期待的是“谈判”,你第一次就直接接受对方报价,对方自信心受挫,也享受不到谈判过程的乐趣,还会对谈判产生怀疑。 | ||
老师有一个发现和我极度极度共鸣:人生谈判能力最强进的时候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谈判风格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们是“决不妥协,除非交换”。 |
|
||||
|
||||
|
扫二维码手机打开本页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