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雪莉 桑德伯格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找更优秀的人   
Facebook COO 桑德伯格:公司建设三原则
来源:财富中文网作者:Patricia Sellers2012-10-30 10:04:16

看来Facebook知道如何“成长”。此前每个人都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Facebook,但周二该公司在盘后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盈利超过市场预期,营收几近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涨。

其中,Facebook首席运营官(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可谓是功不可没。身为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手下的第二号人物,她学到了不少有关如何扩大企业规模的法则。2001年,桑德伯格加盟此前任职的谷歌公司时,谷歌拥有约275名员工。桑德伯格回忆说,当她在2008年离开谷歌,转而加盟Facebook时,谷歌已拥有约2万名员工。过去的四年期间,她亲眼见证了Facebook的员工人数从550人扩大到4,000人以上的历程。仅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的活跃用户人数就增长了26%,达到10亿人以上。

当桑德伯格因故而遗憾地无法出席《财富》杂志今年举办的“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时,我问她是否能做些别的事情来弥补这个缺憾,比如:分享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她同意了,并就任何公司在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如下总结:“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桑德伯格称,在和谷歌CEO拉里?佩奇及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相继共事期间,她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归纳出如下三个指导原则:

1.目标设定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表示,虽然管理是“管理企业的科学,但领导是一门实现目标的艺术——而且实现的目标不只是管理学认为可能达成的那些目标。”在设想目标时目光要放得相当远大(比如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而且联系更加紧密——这是扎克伯格抱有的愿景),让企业员工为之振奋。员工们之所以跟随企业领导人,不仅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可以获取薪酬,而且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领导设定的宏大愿景桑德伯格建议:“要向员工们反复阐明企业设定的使命。只有通过向员工阐述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并且把与员工沟通的话题锁定在这个愿景的框架之中,才能促使所有员工把精力都凝聚在宏大的目标上。”

2、人才招聘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期间负责的业务部门的员工人数在五年内从4人增加到4,000人。这就意味着,最初的四名员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10至15年的增员工作。桑德伯格从中吸取到一个经验:她说:“招聘那些你认为未来要用到的人,招聘那些资质更高、更有经验、或者刚刚毕业但能够超预期完成工作的人。”确保现在招聘来负责管理100名员工的管理者,在手下员工人数扩大到1,000人时也能胜任相应的管理工作。

3. 制订计划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的初期,她和同事们会在每个人的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说:“问题是,六个月之后我们的员工人数增加了那么多,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每个员工的生日当天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于是,谷歌就改成了每周、每月、然后每季度为当周、当月、当季度生日的员工集中举行一次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道:“那时我们每次都准备了特大的单层四方蛋糕,上面裱有所有过生日的员工的名字。如果当初我在制定庆祝员工生日活动时考虑得更加长远些的话,我早该意识到,为每位员工在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的制度在员工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行不通了。”桑德伯格建议说,在计划重大活动以及庆祝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适应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比如,扎克伯格倡议并且主持的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大赛——在此期间Facebook的工程师们以及技术天才会聚在一起,分享他们在各自主要工作之外开发的产品和功能。“无论是三个人、三千人甚至三万人(如果我们公司规模达到如此水平的话),这项活动都可以进行,”桑德博格一边说,一边梦想着Facebook的未来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guandian-guandian2/234427.html;
(8)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团队文化和氛围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招最优秀的人、给最大空间、看最后结果、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找更优秀的人   
李彦宏: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来学管理,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10月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2010级EMBA毕业典礼,百度创始人、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彦宏出席毕业典礼,作为唯一受邀企业家发表演讲,并与中欧商学院战略学陈威如教授及近百名学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深度对话。

据悉,作为全球超大的EMBA项目,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次采用京沪校区同步直播形式举行毕业典礼。当天,北京和上海共有超过700名来自各行业的高级管理者同时毕业,身着学位服,与家人共同分享人生中重要的收获和喜悦。

 “面对困难要back to the basic(回归原点)”

李彦宏在演讲中坦陈自己创业碰到困难时的心境:“百度的创业过程到今天为止已经快13年了,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一年大概都有一两次会觉得这个事情太难了,真的做不下去了,这道坎如果过不去的话,这个公司就要完了。”

“当面对问题时,要back to the basic(回归原点)。”在李彦宏看来,相比美国公司较早就形成由职业经理人负责运营的惯例,在中国,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基本上都是创始人在做CEO。“做一个企业无论大小,一定是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觉得自己心中还有理想,还要努力去完成它,这些困难就不算什么。”

而谈到自己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李彦宏表示:“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而追根溯源,正是他读研时美国教授一句“中国有计算机吗”的提问,让他下定决心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扭转对于中国的偏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务长约翰·奎尔奇教授也在致辞中介绍了邀请李彦宏做毕业典礼演讲的原因。在他眼中,李彦宏代表了21世纪企业家的形象,“如果你去百度,会发现那里充满了学习的氛围,百度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地方,大家集思广益,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一个目标。”

“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

在演讲和对话中,李彦宏多次强调百度的人才理念,即招超优秀的人,给更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来学管理,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在李彦宏看来,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

如何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是我最近一两年经常思考的。一个近2万人的公司,每年一两千毕业生招进来,里面一定有非常优秀、非常有潜力的人。怎么让这些人被识别出来,让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获得相应的认可,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百度最高奖和编程马拉松。”

以“百度最高奖”为例:以100万美金奖给一个小于10人、不包括总监级别的小团队,而他们做出的项目必须足够重要、结果远远超出预期。去年,百度一个小团队获奖;今年,则有三个小团队获得总计300万美元的奖金。“后来我再一看,报名明年百度最高奖的项目有100多个。”李彦宏笑着说。而每季度举行的百度编程马拉松,目前已经发展有上千名工程师参与,在24小时内不限方向、做自己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我会去看他们做项目展示。如果创意足够好,就会有人负责跟进,真正地用到百度的产品、技术里,真正推向市场。”

李彦宏对人才管理的探索也在毕业学员中引起共鸣,演讲结束后一位学员对笔者表示,因“百度最高奖”深受启发,“这种激励团队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把重金砸到小团队里面,激励员工从1个项目到10个项目,再到100个项目的报名,而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中国市场已经足够大到支撑很多非常优秀、成功的公司在这片土壤上诞生”

“近一两年产业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是移动化。”谈及百度未来战略,李彦宏首先分析了产业变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用户正在迅速地从PC向手机迁移,我们在后台看到的这个趋势非常明显,而且比我想象得还要快。”

“当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时,会创造出很多的机会。”在李彦宏看来,这样的趋势是催生百度移动云战略的土壤,也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难得契机,“未来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无缝结合会产生很多创新,会推动整个产业再向前迈一大步,所以最近一两年,我们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地大。”

“我1999年创业回国的时候,中国的网民人数不到1000万。”在典礼演讲末尾,李彦宏回忆道,“而现在,中国的网民人数有5亿多,是全球第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变化同时印证了中国各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大到可以支撑很多非常优秀、成功的公司在这片土壤上诞生。我很期待也很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在未来一定能够做出让自己感到激动兴奋,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界感到震惊的好业绩!”

“中欧的同学其实都是中坚力量,都很优秀,但还没有做到卓越。”一位创业者学员说,他也非常认同邀请像李彦宏这样卓越企业家与大家分享,“在中欧收获最大的一方面是以老师的理论校验我们摸索中的管理方法,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习做一个系统梳理,今天毕业典礼听到李彦宏介绍百度的成功经验,很多都能验证我们自己的实践,让我们更有信心走下去。”

原文出处: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11879.html;
(4)    转记(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