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Just Do It   分享   梦想-目标-计划-行动   为梦想驱动   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正视失败, 拥抱逆境   
从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身上学到的五条教训

很多年以前在加利福尼亚卵石滩的一次会议讲话后,我听了一位鲜为人知的日本企业家的主题演讲。他的名字叫孙正义 (Masayoshi Son),他是日本软银公司(Softbank,日本最大的软件销售商)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最近这家日本公司刚刚收购了Comdex展会和Ziff- Davis出版公司。

孙正义对他的子公司的大胆设想给我留下了持久的印象。他想让软银在技术行业变成一家大型基础设施玩家,因此该公司收购了个人电脑行业最大的展会和出版公司,与其现有的软件销售业务共同发展。

如今,软银是亚洲顶尖的互联网电信公司之一,拥有350亿美元的市值。而孙正义这位大胆的冒险家还收购了沃达丰日本公司(Vodafone Japan),他也是电子贸易(E-Trade)、雅虎、雅虎日本、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和Zynga早期的投资者,他现在已经同意收购Sprint Nextel 70%的股份。

作为日本第二首富,孙正义拥有个人净资产77亿美元。你永远不会想到孙正义是在日本西南部一个非法的小木屋里长大的,或者你也不会想到他家人使用一个日本姓氏——安本(Yasumoto)——来隐瞒他们的韩国血统。但是从他年轻时候开始,他对于成为顶级的商人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且他不让任何事情阻止他

以下是每一位现在有抱负的企业家和企业领导者能够从孙正义白手起家的故事中能学到的五条教训。

追逐你的梦想——实际地追逐你的梦想。孙正义对Den Fujita的成功故事非常崇拜,Den Fujita于1971年将麦当劳的第一经营权带到日本,并最终使麦当劳日本变成了一家拥有3800家餐厅的连锁店。孙正义在16岁的时候搬到了加州的伯克利,并开始沉迷于高科技行业。1980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他回到日本创办了一家软件销售公司,软银公司就这样诞生了。有趣的事情是,后来孙正义让他儿时心目中的英雄Fujita加入了软银公司的董事会

要拥有伟大的梦想。要大胆。勇于冒险。孙正义的演讲中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就是他的梦想有多么伟大多么大胆以及他在分享对软银的愿景上有多么开明。我摇着头走开想知道这个家伙还有什么其它妄想。现在我理解了他总是这样,从他十几岁计划创办一家公司到现在想让软银成为世界上前十大公司之一的目标他一直都是这样。这让我想起了尤吉?贝拉(Yogi Berra)的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向哪里,你可能不会到达那里”。

设定目标并且要有计划——但是首要的是要行动。虽然孙正义拥有伟大的梦想和计划并且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实干家。事实上,他曾经打电话到Fujita的办公室,曾经为了见到他的偶像在Fujita东京的家门口宿营。他需要勇气搬到美国,但是他做到了。他需要勇气去收购所有那些公司,但是他从未犹豫过。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软银经过努力成功地成为日本第一个iPhone运营商也是多年以来iPhone在日本唯一的一个运营商。

相信你自己。孙正义早期的事情让我想起了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很多事情。他们两个人都出身贫寒,并且都用他们的生命来寻找所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对抓住机会和遵循非传统方式拥有足够的信心。尽管两个人都没有学习过技术,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个人最后都到科技公司工作了。仿佛硅谷有一个巨大的虚拟标志“如果你想要做伟大的事情并想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做事,那么你已经来对了地方”。

拥抱逆境。回到乔布斯的类比上,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认为他被养父母收养意味着他很特殊。另一方面,孙正义说他从小到大都有一种自卑感,因为在一个种族单一的国家里他的家庭因为其韩国血统而感到羞耻。在逆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变成适应性强、坚持不懈且无所畏惧的成年人。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34901.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雪莉 桑德伯格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找更优秀的人   
Facebook COO 桑德伯格:公司建设三原则
来源:财富中文网作者:Patricia Sellers2012-10-30 10:04:16

看来Facebook知道如何“成长”。此前每个人都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Facebook,但周二该公司在盘后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盈利超过市场预期,营收几近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涨。

其中,Facebook首席运营官(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可谓是功不可没。身为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手下的第二号人物,她学到了不少有关如何扩大企业规模的法则。2001年,桑德伯格加盟此前任职的谷歌公司时,谷歌拥有约275名员工。桑德伯格回忆说,当她在2008年离开谷歌,转而加盟Facebook时,谷歌已拥有约2万名员工。过去的四年期间,她亲眼见证了Facebook的员工人数从550人扩大到4,000人以上的历程。仅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的活跃用户人数就增长了26%,达到10亿人以上。

当桑德伯格因故而遗憾地无法出席《财富》杂志今年举办的“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时,我问她是否能做些别的事情来弥补这个缺憾,比如:分享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她同意了,并就任何公司在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如下总结:“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桑德伯格称,在和谷歌CEO拉里?佩奇及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相继共事期间,她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归纳出如下三个指导原则:

1.目标设定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表示,虽然管理是“管理企业的科学,但领导是一门实现目标的艺术——而且实现的目标不只是管理学认为可能达成的那些目标。”在设想目标时目光要放得相当远大(比如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而且联系更加紧密——这是扎克伯格抱有的愿景),让企业员工为之振奋。员工们之所以跟随企业领导人,不仅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可以获取薪酬,而且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领导设定的宏大愿景桑德伯格建议:“要向员工们反复阐明企业设定的使命。只有通过向员工阐述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并且把与员工沟通的话题锁定在这个愿景的框架之中,才能促使所有员工把精力都凝聚在宏大的目标上。”

2、人才招聘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期间负责的业务部门的员工人数在五年内从4人增加到4,000人。这就意味着,最初的四名员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10至15年的增员工作。桑德伯格从中吸取到一个经验:她说:“招聘那些你认为未来要用到的人,招聘那些资质更高、更有经验、或者刚刚毕业但能够超预期完成工作的人。”确保现在招聘来负责管理100名员工的管理者,在手下员工人数扩大到1,000人时也能胜任相应的管理工作。

3. 制订计划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的初期,她和同事们会在每个人的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说:“问题是,六个月之后我们的员工人数增加了那么多,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每个员工的生日当天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于是,谷歌就改成了每周、每月、然后每季度为当周、当月、当季度生日的员工集中举行一次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道:“那时我们每次都准备了特大的单层四方蛋糕,上面裱有所有过生日的员工的名字。如果当初我在制定庆祝员工生日活动时考虑得更加长远些的话,我早该意识到,为每位员工在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的制度在员工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行不通了。”桑德伯格建议说,在计划重大活动以及庆祝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适应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比如,扎克伯格倡议并且主持的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大赛——在此期间Facebook的工程师们以及技术天才会聚在一起,分享他们在各自主要工作之外开发的产品和功能。“无论是三个人、三千人甚至三万人(如果我们公司规模达到如此水平的话),这项活动都可以进行,”桑德博格一边说,一边梦想着Facebook的未来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guandian-guandian2/234427.html;
(8)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