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什么事该干不该干,什么钱该花不该花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用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三   找更优秀的人   
周航:花钱是一种能力

花钱,真的是一种能力。一个高水平的企业花钱者,最擅长在人上花钱,这样才能聚集到足够多和好的人才,要知道,一个互联网公司,除了人,其他几乎一钱不值。一个优秀企业家,在于干对了多少关键事,花了哪些该花的钱。


在一个以财富作为衡量人生标准的世界里,大家都仰慕那些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我们也都自觉接受和迎合所有跟赚钱有关的知识,贴近像他们那样的人际关系,甚至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仿佛拥有了这些我们就具备了赚钱的能力,或者起码让我们看起来像个“有钱人”。

如果说赚钱是一种能力的话,我觉得花钱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哦?花钱也是一种能力,奇谈怪论,花钱谁不会!如果有个街头采访,像追问“你幸福吗”一样满世界问:“如果你有了钱,你会怎么花?”,我相信有人说要买个大房子,有人说要买个超级跑车,有人要买飞机,买游艇,买酒庄,泡无数美女,吃遍天下美食,环球旅行等,总之要享尽天下美妙生活,享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奢华生活,当然或许有个朴实人会说:“我要有了钱,就天天喝豆浆,喝一碗,倒一碗。呵呵!”可以想见,各种五花八门的答案会挺有趣的。大家会对各种答案有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庸俗乏味、新奇有趣,或者朴素真实。

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种想法:“我要有了钱,就怎么样怎么样……”有钱了就想花出去,方式就是买东西。买什么呢?那自然应该买那些能增加自己幸福快乐的东西,买到以后好好使用这个东西或者体验这个过程,从而达到花钱的目的。那所谓花钱的能力,即买什么?以及使用和体验结果是否幸福快乐?钱再多也是一个有限的数字,所以花钱的能力还要看用有限的钱得到最大的快乐。

说这么玄?那咱们举个“花钱买罪受”的例子吧!今年的十一长假,许多人都开车去景区游玩。结果因为高速免费,导致大拥堵,时间被白白耗在公路上,吸着废气,空耗着燃油,还败坏了心情。好不容易到了景区,结果美景还被过载的人流量破坏了。所以说,这样的花钱就显得不那么聪明了。

同样有一百万元,有人砸锅卖铁付个首付,每月得抠持着付房贷,每天还得花费2个小时以上上下班,起早贪黑,晚上回到家已经累得半死了,还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有人却拿着这一百万去全世界各地尽情游玩,心情视野阅历完全上了个台阶。虽然事事无绝对,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花钱选择真的会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效果。

那我们面对有钱花的时候,到底该如何选择?

我觉得,首先得问自己:对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跟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就说我自己吧,我觉得房子特别不重要,拥有一个房子反而带给我一种选择上的束缚感,公司搬个家,离家远了,要是租个房多简单,跟着搬过去就好了。要是买的房,通常你就以它为中心安排生活了。有人说,房子还可以升值呢。对,但我不稀罕,因为我喜欢通过创造来赚钱,而不是守株待兔式的投机。再说了,要是房子永远只涨不跌,那傻子都会赚钱啦,世界上哪有永远光赚不赔的好事呢?所以,我宁愿投些钱给愿意创业、尤其是听起来不一定靠谱但产品会很有意思的人,那样我会觉得自己对世界是有意义的。我还觉得奢侈品不重要,看着那些价签就吓得直后退,穿着还得小心翼翼的。相反,我对旅行的花费特不心疼,因为每段旅行都会成为我的人生记忆片段,那是人生的一部分啊。如果有5万块钱,买个头等舱机票我觉得不值,宁肯忍受10多个小时的经济舱,把省下来的钱捐给某个公益项目,我就觉得干了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这些不是什么装高尚,就是自己的选择而已,我有不少朋友都有豪宅游艇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也会发自内心的赞叹,有时也揩油享用,但我知道对我而言,有更让我快乐的花钱方式。

说到公司的花钱,那就更重要了,不夸张的说,这甚至是最重要的能力。

作为个人来说,赚钱靠的是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投入,作为公司而言,就是能否花对钱,买到合适的资源要素整合起来生产出受欢迎的产品,得到用户的青睐。后者更多是战略问题,前者则反应出我们作为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反思我这么多年的经历,说实在的,干的好的就是选择对了那几件事,花对了那几笔钱。其实干错的更多,冤枉钱更是没少花。但一个企业家的价值,不在于少干了多少错事,多花了什么钱,而是干对了多少关键事,花了哪些该花的钱。但很遗憾的是,对于什么事该干不该干,什么钱该花不该花,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而且干错的事、花错的钱都会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路标,想不花也难。

我觉得一个高水平的企业花钱者,最擅长在人上花钱。不仅是培训,而是敢于用大代价(不一定是现金)请合适的人,并且乐于和有巨大潜力和未来价值的人一起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聚集到足够多和好的人才,要知道,一个互联网公司,除了人,其他几乎一钱不值。

企业花钱没有个人花钱潇洒,个人花钱大多数只是影响生活质量,而企业花钱经常事关生死。这一年来,多少曾经无限风光的互联网企业,因为扩张过猛,市场投放过大,现金失血过多搞得元气大伤,气息奄奄。在整个行业大跃进般的氛围下,我们也难免步履浮躁,走了一些弯路,花了一些冤枉钱。有时候,企业没钱可花也是一件好事,那样我们必须更加精打细算,把钱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在这种历练的过程中,提升了我们的判断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的花钱能力。

企业花钱跟企业性质和理念有关系。有些事情好判断,但也知易行难。比如说,省钱但污染就不对,花钱行贿也不对。有的事情还真不好判断,比如说,没提高员工待遇但给社会捐款了;产品价廉物美颇受欢迎但上游合作方苦不堪言;股东赚的盆满钵满但客户怨声载道……还是那个标准,什么是对你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我觉得,一个最有使命感,高度依赖市场生存的企业,一般来说把客户看得最重要,因为他们生而为客户;反过来,在一个自由和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客户也在用选择投票,所以他们必然视用户为亲人。在“人”是最重要资产的公司,自然也把员工的重要性放在前面,因为高价值的员工高不高兴满不满意,想留还是想走对公司事关重大。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往往会把股东利益看得更重要,因为你给人家的回报高,才有人给你投资啊。这些东西想清楚了就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先后顺序,更谈不上道德的高低,只跟价值判断有关。

要想赚钱,先学会花钱,要想拥有更多的幸福快乐,也要学会花钱。花钱,真的是一种能力。
原文出处: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15946.html;
(14)    转记(1)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分享   细节决定成败   俞敏洪   找更优秀的人   
【名人职场秀“俞敏洪 :我成功的3法”】1、我自己不聪明,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我能一心一意做好每一件事,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2、我把我所有的东西跟大家分享,换来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我一起创业。3、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的起点很高,我开始的时候就把国外的同学拉回来,而他们都是牛人。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774800467/z6qd7wWoC;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Hire slow, fire fast   找更优秀的人   
创业公司获得种子投资之后该明白的7件事
7 things I wish we knew before our seed round

身为一个创业者,你第一次为你的公司筹集资金,就好比你第一次陷入爱河。当你最终获得了某个人的青睐,并同时获得他的投资时,你会觉得阳光如此灿烂,生活如此美好,你就是下一个扎克伯格。但,千万别因此而陷入傲娇不可自拔,你的创业之旅才刚刚开始,道路很曲折,前途却不一定光明。全球每年都有很多想法牛叉的创业公司获得种子投资,但最终成功的又有几家呢?

在获得第一笔投资后,一个创业公司到底该怎么做?希望以下7点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1. 获得投资不是唯一追求
1 – You’re in sick baby mode

很多创业者都习惯将获得种子投资看做是创业过程的全部,并把获得更多投资视为今后唯一追求的目标。获得种子投资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它是你创造一个伟大公司的一个里程碑。

但你要知道,你的竞争对手可不会停下来为你庆祝,你需要制定下一步计划(听取用户反馈、完善你的产品···),而不是在种子资金里睡觉。暂时忘记那些资金,在第一时间制定你下一次产品发布的战略性计划,最好能详细到每周。

2. 雇员宁缺毋滥
2 – Hire slow, fire fast

团队规模也是一个成功公司的标志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创业公司必须迅速扩大规模。要知道,优秀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带来正面价值,真正的人才值得花时间去寻找。话糙理不糙,“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这种事并不少见。

如何吸引人才加入?让他们看到公司优于其他公司的地方,让他们看到公司产品的发展潜力。

3. 好的宣传策略或许只是一次性有效
3 – Don’t fall in love

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新公司和新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宣传策略,比如公司网站精美的网页设计,Path在改善了公司网站界面后用户数增长了800%。但是,一个帮你拿到种子投资的网页设计或许并不合用户的口味。你要知道的是,你的产品最终是面向广大用户,而不是那些投资者,用户体验才是至关重要的。

4. 目标坚定
4 – What’s your one number?

获得投资将给你带来最好也是最坏的影响:VC、竞争对手、甚至包括你朋友的老妈在内的所有人都会跑来给你建议,告诉你该怎么运作你的公司推广你的产品。听取他人意见是好事,但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不能人云亦云。

5. 不打无准备之仗
5 – Start talking the next round before you need it

千万别等到下个月甚至下个礼拜需要资金时,才开始争取新一轮投资;这也不是说,你在获得首轮投资后就立刻开始计划第二轮。提前做好计划很重要。

6. 细节决定成败
6 – The little things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 big things

拥有一个伟大的产品并获得用户持续关注对创业公司来说意义重大,但也别忘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将体现在公司的方方面面,大到公司升职规定,小到公司冰箱里的食物。年轻的创业公司们需要找到一种符合公司氛围的独特企业文化,让员工们爱上它

7. 享受创业过程
7 – Be bold and enjoy the ride

创业的迷人之处正在于它的未知性,一切皆有可能。

美国第26任总统Theodore Roosevelt曾说过:“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永远不会犯错。”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一生之中犯了多少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个错误之后你做出了怎样有效的改变。所以,不要害怕犯错,尽情享受你的创业过程
原文出处:http://www.leiphone.com/0629-echo-startups-seed-found.html, 英文: http://thenextweb.com/entrepreneur/2012/06/28/7-things-i-wish-we-knew-before-our-seed-round/;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Stay Lean   及时庆祝   阶段性目标很重要   找更优秀的人   
创业者获得融资后的100天里该做的10件事
10 things entrepreneurs should do in the first 100 days of getting funding

终于,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你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在欣喜的同时,你肯定也意识到了来自投资者的更多期待和压力。那么,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你该做些什么呢?

VentureBeat的特约撰稿人、从事投资上十年的Matt Fates给出了以下10个建议:

1. 适当地庆祝
获得融资对于整个公司来说都是个好消息,庆祝活动不需要铺张,但必须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这份喜悦,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动力。承认并奖励他们过去的努力,号召大家向共同的目标继续前进

2. 致谢
不仅仅是向新的投资人,还要向你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表达感谢。这些人将是公司后续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3. 团队融合
新投资人的加入必然会对现有的董事会产生一些影响,你要做的就是让新老成员顺利接洽、融合,从而保证今后各方沟通交流顺利进行。

4. 沟通
大多数人总是习惯通过会议来讨论问题,其实开会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你可以每个月不定期地发起聚会或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集会,让团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讨论和沟通。

5. 快速行动
公司融资的消息还是由自己来公布好些,确保这个消息不会在提交SEC文件的时候被泄露而让媒体抢先公布。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公共关系专家为你出谋划策。

6. 重新融入之前的工作环境
之前你可能将百分百的心思都放在了筹集资金上面,现在你需要花时间了解并跟上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展,并保持与之前的合作伙伴的联系。

7. 团队建设
在可能的情况下,聘用最优秀的人。很多创业公司都是靠技术发家,但真正的发展还得靠人才。你可以咨询董事会其他成员或投资人,他们通常有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帮忙找到合适的潜在员工。

8. 资金利用
在做资金使用计划的时候,记得将借贷考虑在内。而且刚刚完成融资的创业公司也比较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

9. 精简节约
每一笔投资都来之不易,尽量花久一点。该花的时候别省着,但要杜绝浪费。

10. 执行
制定短期目标并完成它们,比如销售计划、开发或招聘。总之别让投资人对自己的投资决定产生质疑。
原文出处:http://www.leiphone.com/1112-echo-startup.html; 英文:http://venturebeat.com/2012/11/10/10-things-to-do-when-you-get-funding/;
含有关联记录 2 个
(10)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不患寡、患不均   诚信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授权放权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找更优秀的人   自身素质要求   最好的投资在于招聘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1. 愿景比管控更重要;2. 信念比指标更重要;3. 人才比战略更重要;4. 团队比个人更重要;5. 授权比命令更重要;6. 平等比权威更重要;7. 均衡比魄力更重要;8. 理智比激情更重要;9. 真诚比体面更重要。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7161814/z47EdkBPQ;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雪莉 桑德伯格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找更优秀的人   
Facebook COO 桑德伯格:公司建设三原则
来源:财富中文网作者:Patricia Sellers2012-10-30 10:04:16

看来Facebook知道如何“成长”。此前每个人都喜欢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Facebook,但周二该公司在盘后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盈利超过市场预期,营收几近达到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大涨。

其中,Facebook首席运营官(COO)谢丽尔?桑德伯格可谓是功不可没。身为该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手下的第二号人物,她学到了不少有关如何扩大企业规模的法则。2001年,桑德伯格加盟此前任职的谷歌公司时,谷歌拥有约275名员工。桑德伯格回忆说,当她在2008年离开谷歌,转而加盟Facebook时,谷歌已拥有约2万名员工。过去的四年期间,她亲眼见证了Facebook的员工人数从550人扩大到4,000人以上的历程。仅在过去的一年里,Facebook的活跃用户人数就增长了26%,达到10亿人以上。

当桑德伯格因故而遗憾地无法出席《财富》杂志今年举办的“最具影响力女性峰会”时,我问她是否能做些别的事情来弥补这个缺憾,比如:分享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她同意了,并就任何公司在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如下总结:“一个人如果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那就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目标。”

桑德伯格称,在和谷歌CEO拉里?佩奇及Facebook CEO扎克伯格相继共事期间,她从他们那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她在扩大组织规模方面归纳出如下三个指导原则:

1.目标设定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表示,虽然管理是“管理企业的科学,但领导是一门实现目标的艺术——而且实现的目标不只是管理学认为可能达成的那些目标。”在设想目标时目光要放得相当远大(比如让世界变得更加开放,而且联系更加紧密——这是扎克伯格抱有的愿景),让企业员工为之振奋。员工们之所以跟随企业领导人,不仅是因为他们这样做可以获取薪酬,而且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领导设定的宏大愿景桑德伯格建议:“要向员工们反复阐明企业设定的使命。只有通过向员工阐述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并且把与员工沟通的话题锁定在这个愿景的框架之中,才能促使所有员工把精力都凝聚在宏大的目标上。”

2、人才招聘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期间负责的业务部门的员工人数在五年内从4人增加到4,000人。这就意味着,最初的四名员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10至15年的增员工作。桑德伯格从中吸取到一个经验:她说:“招聘那些你认为未来要用到的人,招聘那些资质更高、更有经验、或者刚刚毕业但能够超预期完成工作的人。”确保现在招聘来负责管理100名员工的管理者,在手下员工人数扩大到1,000人时也能胜任相应的管理工作。

3. 制订计划要目光远大

桑德伯格在谷歌工作的初期,她和同事们会在每个人的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说:“问题是,六个月之后我们的员工人数增加了那么多,我们根本不可能在每个员工的生日当天为他们举行庆祝活动。”于是,谷歌就改成了每周、每月、然后每季度为当周、当月、当季度生日的员工集中举行一次庆祝活动。桑德伯格回忆道:“那时我们每次都准备了特大的单层四方蛋糕,上面裱有所有过生日的员工的名字。如果当初我在制定庆祝员工生日活动时考虑得更加长远些的话,我早该意识到,为每位员工在生日当天举行庆祝活动的制度在员工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就行不通了。”桑德伯格建议说,在计划重大活动以及庆祝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够适应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比如,扎克伯格倡议并且主持的编程马拉松(hackathons)大赛——在此期间Facebook的工程师们以及技术天才会聚在一起,分享他们在各自主要工作之外开发的产品和功能。“无论是三个人、三千人甚至三万人(如果我们公司规模达到如此水平的话),这项活动都可以进行,”桑德博格一边说,一边梦想着Facebook的未来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guandian-guandian2/234427.html;
(8)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团队文化和氛围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招最优秀的人、给最大空间、看最后结果、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找更优秀的人   
李彦宏:管理本质是和很多人一起完成伟大理想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理想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来学管理,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10月27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2010级EMBA毕业典礼,百度创始人、中欧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彦宏出席毕业典礼,作为唯一受邀企业家发表演讲,并与中欧商学院战略学陈威如教授及近百名学员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深度对话。

据悉,作为全球超大的EMBA项目,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次采用京沪校区同步直播形式举行毕业典礼。当天,北京和上海共有超过700名来自各行业的高级管理者同时毕业,身着学位服,与家人共同分享人生中重要的收获和喜悦。

 “面对困难要back to the basic(回归原点)”

李彦宏在演讲中坦陈自己创业碰到困难时的心境:“百度的创业过程到今天为止已经快13年了,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一年大概都有一两次会觉得这个事情太难了,真的做不下去了,这道坎如果过不去的话,这个公司就要完了。”

“当面对问题时,要back to the basic(回归原点)。”在李彦宏看来,相比美国公司较早就形成由职业经理人负责运营的惯例,在中国,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基本上都是创始人在做CEO。“做一个企业无论大小,一定是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觉得自己心中还有理想,还要努力去完成它,这些困难就不算什么。”

而谈到自己用技术改变世界的理想,李彦宏表示:“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而追根溯源,正是他读研时美国教授一句“中国有计算机吗”的提问,让他下定决心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扭转对于中国的偏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务长约翰·奎尔奇教授也在致辞中介绍了邀请李彦宏做毕业典礼演讲的原因。在他眼中,李彦宏代表了21世纪企业家的形象,“如果你去百度,会发现那里充满了学习的氛围,百度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地方,大家集思广益,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完成一个目标。”

“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

在演讲和对话中,李彦宏多次强调百度的人才理念,即招超优秀的人,给更大的空间,看最后的结果,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来学管理,它的本质不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理想,而更多是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完成一个理想”,在李彦宏看来,作为管理者最需要去认真思考的是人。

如何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是我最近一两年经常思考的。一个近2万人的公司,每年一两千毕业生招进来,里面一定有非常优秀、非常有潜力的人。怎么让这些人被识别出来,让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获得相应的认可,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百度最高奖和编程马拉松。”

以“百度最高奖”为例:以100万美金奖给一个小于10人、不包括总监级别的小团队,而他们做出的项目必须足够重要、结果远远超出预期。去年,百度一个小团队获奖;今年,则有三个小团队获得总计300万美元的奖金。“后来我再一看,报名明年百度最高奖的项目有100多个。”李彦宏笑着说。而每季度举行的百度编程马拉松,目前已经发展有上千名工程师参与,在24小时内不限方向、做自己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我会去看他们做项目展示。如果创意足够好,就会有人负责跟进,真正地用到百度的产品、技术里,真正推向市场。”

李彦宏对人才管理的探索也在毕业学员中引起共鸣,演讲结束后一位学员对笔者表示,因“百度最高奖”深受启发,“这种激励团队的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把重金砸到小团队里面,激励员工从1个项目到10个项目,再到100个项目的报名,而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中国市场已经足够大到支撑很多非常优秀、成功的公司在这片土壤上诞生”

“近一两年产业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是移动化。”谈及百度未来战略,李彦宏首先分析了产业变化的大趋势,“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用户正在迅速地从PC向手机迁移,我们在后台看到的这个趋势非常明显,而且比我想象得还要快。”

“当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时,会创造出很多的机会。”在李彦宏看来,这样的趋势是催生百度移动云战略的土壤,也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难得契机,“未来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无缝结合会产生很多创新,会推动整个产业再向前迈一大步,所以最近一两年,我们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地大。”

“我1999年创业回国的时候,中国的网民人数不到1000万。”在典礼演讲末尾,李彦宏回忆道,“而现在,中国的网民人数有5亿多,是全球第一大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行业的巨大变化同时印证了中国各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市场已经足够大到可以支撑很多非常优秀、成功的公司在这片土壤上诞生。我很期待也很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在未来一定能够做出让自己感到激动兴奋,让中国感到骄傲,让世界感到震惊的好业绩!”

“中欧的同学其实都是中坚力量,都很优秀,但还没有做到卓越。”一位创业者学员说,他也非常认同邀请像李彦宏这样卓越企业家与大家分享,“在中欧收获最大的一方面是以老师的理论校验我们摸索中的管理方法,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习做一个系统梳理,今天毕业典礼听到李彦宏介绍百度的成功经验,很多都能验证我们自己的实践,让我们更有信心走下去。”

原文出处: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11879.html;
(4)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李开复   每雇一个新人,就试着把团队的平均水平提高,而不是下降   选人才   找比自己优秀的人   找更优秀的人   最好的投资就是把时间花在人的身上   最好的投资在于招聘   
【李开复:最好的投资在于招聘】最好的投资,就是把时间花在人的身上!任何一个好的老板至少把20%的时间放在招聘上。我从来没有少过20%。要尽量找一些非常优秀的,最好是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的人。每雇一个新人,就试着把团队的平均水平提高,而不是下降。
(1)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乔布斯   如何找人   小公司对于优秀人才的依赖要比大公司大得多   选人才   招聘   找比自己优秀的人   找更优秀的人   找什么样的人   
刚创业时,最先录用的10个人将决定公司成败,而每一个人都是这家公司的十分之一。如果10个人中有3个人不是那么好,那你为什么要让你公司里30%的人不够好呢?小公司对于优秀人才的依赖要比大公司大得多。——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创立人史蒂夫?乔布斯
原文出处:http://jacktext.diandian.com/post/2011-07-18/2998640;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管理层可持续发展   李开复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找更优秀的人   
李开复:一流的人雇一流的人 二流的人雇三流的人

  9月11日晚间消息,新浪财经与正和岛在2012年达沃斯夏季论坛期间发起的“2012达沃斯微博之夜-正和岛夜话”活动今晚举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微博)在“正和岛夜话”环节中谈到,他对一流人才的看法是要有潜力。

  以下为李开复谈话实录部分内容。

  我来谈一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在座很多都是创业家,在创新工厂我们现在也支持了很多创业家。可是因为我曾经做过创业,但是更多的时间是在经营一些世界级的企业,所以我想分享的是,如果中国企业能够走的更好,能够更有自信,很大的一个挑战是他整个管理层要能够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可以讲的很远,但是我提一点。

  我认为中国大部分的CEO跟公司的管理者,他们一般都是很强的人,很厉害的人。但是他们通常有一个习惯,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部下要对自己很听话。我看到了很多中国的公司,老板是特别厉害,特别能干,我特别佩服的。但是他的下属我觉得都挺一般的,都是很管得牢,听话,办事可靠,但是不是特别聪明,也不是特别有激情,不是那种帅才。

  我的建议是,中国的企业家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到更高的层次,我会建议,其实一流的人应该雇一流的人,二流的人应该雇三流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流的人应该有足够的自信雇跟自己一样聪明的人或者更聪明的人,或者没有自己聪明但是更有经验,总体一流人应该有自信,雇一流的人,给他足够的足够发展。为什么不能雇二流的人,因为二流的人不自信,他会想把三流的人带进来,三流会带四流的人进来,慢慢公司就毁了。我在微软(微博)和苹果经常提一句话,一定要雇一流的人,如果你让公司进来第一个二流的人,这是公司总下坡路的开始。这句话我都是牢牢记在心里,无论是工作和创业。

  如果你想想自己是一个老板,你想想自己在求职,在一个公司工作,你想要在一个老板说什么你听什么,自己没有发言的空间工作。还是想要老板足够的放权,足够的信任你,足够让你发挥得地方工作。如果是后者,你也应该雇一流的人提供很大的空间,让他们发展。

  简单说一句话,一个一流的人你如果想被管理,你就应该管理别人

  我觉得你们对一流、三流的定义跟我不太一样,一个人我们看他的潜力,不是看他薪水绝对一流还是三流,你说我雇了一个三流的人给他一个很好的环境,过几天成了一流的,只是他有潜力,你发挥了他的一流。

  我也提几个建议,我觉得在座有许多企业家,可能更多的是传统的企业家,或者家族企业,或者白手创业这一类的。我觉得我能看到未来企业发展方向,有两个地方是绝对需要反思的,可能需要一些地方做的不一样的。

  第一个,今天企业迭代的速度特别快,所以一个公司他比较难成为过去所谓基业常青,大家都很崇拜的是百年老店。但实际上,今天至少在高科技的领域,你看微软以前多牛的公司,几年前google取代了他,现在FaceBook又起来了。过去二十年这几个公司已经迭代了好几年。一个公司尤其在高科技领域,可能一个企业轮他坐庄一阵子,但是基业常青高科技领域越来越难,我们能做就是把握住辉煌在自己手里那一段光辉的时间

  第二个,其他传统企业我有一个建议。过去很多决策都是你们很会做很棒的决策,团队很佩服你们,或者他们希望你自己的公司承担责任,什么问题都让你决定。但是未来的决策越来越不是企业家、老板来做的。因为他有两个很大的力量。第一个,他的团队刚才也谈过了要放权,如果要有一个架构可持续的发展,像刚才张教授说的,不能什么事都把在自己手上,这样公司就会有一个瓶颈,未来企业如果全部瓶颈在一个人手里,这时候你认为你可能自己掌权,但实际上把公司的命脉和发展压抑住了。

  第三个,你做决策不要拍脑袋,说我懂,我聪明,我有智慧做决定,我拍板因为我是老板。你还是要问数据,因现在没有什么不是靠数据帮助和辅助的。如果你不知道该找什么数据,你应该找一些人能够帮你提供正确的数据。比如我在谷歌工作的这一段时间,几乎没有一个决定是人做的,数据拿出来大家都同意了,大家讨论是该拿什么数据。当大家不能同意当然还是老板决定,但是团队的重要性和数据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世界上会更重要。
原文出处:http://pe.pedaily.cn/201209/20120912334876.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CEO工作重点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分享   现金流   找更优秀的人   注重产品   专注   
创业公司CEO每天应该做的13件事

Mr. Jamie说,一般人大概很难想像创业公司 CEO 的工作有多难,你的公司在烧钱,说不定只剩下 6 个月的粮草,你怎么可能不担心?偏偏在团队面前你又必须装作若无其事,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Jason Goldberg 整理了一个列表,列出创业公司CEO每天应该做的13件事,以下是36氪编译版本:

记住你的“一件事”:你的创业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把一件事做好,明确你的“一件事”,写在墙上,每天重复出现在自己眼中,将“一件事”作为公司例会最高级别的事情,不要让任何事情让你和你的团队分心。

记住,只有当你的团队优秀时,你才一起优秀:花时间培养你的团队,招聘那些在他们工作上比你曾经做得更棒的人,激励他们,让他们完成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能做到的事情,在引导他们去做“一件事”的同时给他们自由,像对待家人那样对待你的同事,创业不容易,让你的团队愿意成为公司一员是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公司并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作为CEO,你的工作不是把每个人的工作都做了,你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确保定期给你的主管们反馈,告诉他们你的期望,需要他们改进哪些地方。

设定风格:每个人 – 你的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你的Twitter和Facebook关注者 – 都会从你身上得到暗示。从你公司的增值速度,数据,创新,客户服务直到公司文化都会反映出你作为一个CEO的职能,所以,不要做一个粗鲁的混蛋,付出行动,如果你希望人们想到你公司时是按照你想让他们想的那样,你需要付出行动并从个人做起。如果你自己无精打采,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忘记微笑,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缺乏耐心,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不说请和谢谢,你的公司也会,公司高于每个人,但公司是由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工作风格反映出来的,而你是领导者。

花至少75%的个人时间在你的产品上:只有当你的产品优秀的时候,你的公司才能优秀,亲自参与管理功能和用户利益,我的观点是CEO必须是首席产品官,作为CEO你必须为屏幕上每一个像素负责,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过了但是你的产品是你们所有努力工作对用户的输出,所以它的每个功能都应该反映出你们的目标和目的。

审视数字:我不是在谈论预算和现金流,而是一些关键指标,每周发一封邮件给你的团队,提炼出那些影响公司业务的关键数据,亲自写这封邮件,写邮件会强迫你自己去挖掘和分析你的数据,真正拥有那些数据,让你的工作能够确保公司的每个人都能专注在那些能给公司带来业务的数字上。

锻炼:我实在忍不住要强调这一点,让自己每周去至少4次健身房,最好是5-6次,锻炼能给你能力和耐心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作为CEO对身体是很大的挑战,让健身房作为一个使自己头脑清醒和保持快活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我保证去了之后你会震惊的,当你有规律的出去锻炼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的容易!离开你的键盘,去健身!

要求反馈:你猜怎样?你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聪明,你会犯错误,去问你的雇员,你的客户,你的合作伙伴等,确保你的管理团队中有一个人敢直言不讳,确保你有一个董事会之外的成员或朋友能够给在公司发展上给你提供建议(例如在融资上,董事会管理上)。

离开办公室:人们太容易生活躲在键盘后面,生活在收件箱里,离开办公室,去和你真正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博主们讨论。

写博客,写微博,阅读,参与CEO论坛:写类似于这篇的文章,分享你学到的经验教训,和你工作的技巧等,不要担心没人看,从网络中获得反馈,阅读Hacker News,看其他创业者和科技极客们在分享什么,利用投资者的网络从其他CEO那里获得建议。

管理现金:现金是你的生命线,你必须一直清楚你还剩多少现金,能够你维持你多久,什么样的决定会影响你的现金状况,不要等到需要钱的时候才去融资

像投资者一样去做:在每周结束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下面的问题:我们这周所做的提升了我们的价值么?过去的一周你对时间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如果你连续2周或者一个月内有2周没有一个积极的投资回报率,你可能就在做错误的事情了。

享受乐趣:这很难,需要很大的精力,确保每一天都是愉快的一天,即使很糟糕的一天也需要一下乐趣,如果你觉得不快乐,你可能在作错误的事情,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成熟,但不要长大

爱:爱你的公司,爱你的同事,爱你的投资者,爱你的合作伙伴,爱你的供应商,但最重要的是,爱呆在家里等你的人 – 那些支持你让你能够日复一日战斗在最前线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382.html, http://betashop.com/post/4367407080/13-things-you-must-do-every-week-as-a-startup-ceo
(15)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