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把精力放在产品和用户身上,不要想着赚钱   保持控制权   广结人脉,广泛学习   简单易用   经验教训总结   立即行动   善于聘用和善于解聘   为创业者支招   行动比想法更重要   要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就必须建立一个伟大的团队   一家公司的实力与其技术或当前产品无关,而是与人才有关   注重产品   专注简单唯美   
Facebook成功的13个秘密:行动比想法更重要

北京时间5月18日消息,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主编、知名互联网分析师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周四撰文称,当Facebook成立之时,其他的许多社交网络也在追逐同一个机会,其结果是Facebook胜出,而其他网站落败。他在文中列出了13个理由来支持Facebook的成功,并指出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公司。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在8年以前,Facebook还只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宿舍中的一个代码项目。而时至今日,Facebook已经成为一家营收达40亿美元的全球企业,用户人数在全球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八分之一,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

当Facebook成立之时,其他的许多社交网络也在追逐同一个机会。但最终的结果是,Facebook赢了,而其他网站输了。

以下是Facebook胜出的一些原因,这些原因适用于几乎每家公司。

1. 迅速采取行动

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宿舍中利用闲暇时间建立了Facebook的最初版本。

那时,他并未制定商业计划,并未无休止地让朋友和顾问为其提供想法,也并未对市场进行研究、申请专利或商标、召集小组讨论、或是企业家会做的其他任何事情。

他只是迅速制造了一种很酷的产品,然后发布。

Facebook就这样诞生了。

2. 记住一点:想法比比皆是,重要的是执行

从Facebook发布的那一刻起,有关制作这个网站到底是谁的想法的争论就已开始。

哈佛大学的两名高年级学生Winklevosse兄弟称,这是他们的想法,却被扎克伯格“偷走”了。这引发了一场司法战争,持续了将近10年时间。

与此同时,在哈佛大学以外,其他数十名企业家也都有过类似的想法,而且许多人都曾推出这种想法,但时至今日,剩下来的只有一个Facebook。

原因何在?因为想法比比皆是,重要的是让其成为现实。

正如虚构的马克·扎克伯格在电影《社交网络》中向虚构的Winklevoss兄弟所说的那样:“如果是你们创造了Facebook(这个想法),那么本来应该是你们创造了Facebook(这个网站)。”

当你有一个好的想法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沾沾自喜上,而应让其成为现实。

3. 简单就是美

许多公司都过度着迷于它们希望在产品中构筑的所有令人惊讶的特性,以至于其产品过于复杂,没人知道如何使用。又或者,它们花费了过长的时间来开发产品,以至于当产品推出时已被超越。

第一个版本的“thefacebook”非常简单,它只做好了一件事情。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扎克伯格和Facebook团队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在每一次的改进中,他们都确保这项服务仍易于使用。

4. 想明白未来会有哪些不利因素会“杀死”你的公司,然后确保其不会发生

虽然大多数人都早已遗忘,但Facebook确实远非第一个社交网络。

在Faceobook于2004年成立以前,曾有其他多个大学网络存在过,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中的社交网络。

而在大学以外的世界中,Friendster和MySpace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社交风暴。但是,随后Friendster“自杀”了。

Friendster是如何“自杀”的呢?在拥有后端基础设施来为其提供支持以前,这个网站一直都没有限制使用量,其需求变得过于庞大,以至于其服务的速度大幅减缓。到公司终于修复了后端问题时,大多数的美国用户都已转向其他网络。

而当扎克伯格及其他Facebook联合创始人推出这个网站时,他们对新注册量进行了仔细的控制,每次只增加一个学校,直到确信基础设施能应付得来为止。因此,Facebook一直都在“运行”中。换而言之,扎克伯格正确地发现了一件足以“杀死”Facebook的事情,而且确保这个网站没有成为其牺牲品。

5. 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业务”或“股东价值”

众所周知,扎克伯格早期对Facebook的业务不感兴趣,而是把所有精力都集中放在Facebook的产品上。

这种对产品的痴迷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以至于扎克伯格不断地拒绝广告客户,因为他不希望Facebook的服务被广告“玷污”。广告不够酷,而扎克伯格希望Facebook一直都很酷。

在Facebook的成长过程中,扎克伯格一直都保持着对产品的焦点关注。他聘用了一些高管——如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和首席财务官大卫·爱博斯曼(David Ebersman)——来运营这家公司的业务和财务活动。

当Facebook准备上市时,扎克伯格致信股东称,这家公司计划首先集中致力于其“社会任务”,而把自身业务放在第二位。毫无疑问,这在华尔街可说是一种“异端”。在华尔街眼中,公司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上;换而言之,也就是全心致力于让股价上扬。

但是,正如亚马逊及其他公司所证明的那样,想要在长期内为股东创造数量庞大的价值,那么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重心放在产品和客户身上。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业务也将随之而来。这样也就不会象许多公司那样犯下措施,也就是以牺牲产品为代价来把重心放在业务上。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强调“业务”而忽视产品更能让你面临毁灭或沦为平庸的风险。

6. 让自己善于聘用员工,同时也善于解聘员工

一家公司的实力与其技术或当前产品无关,而是与人才有关,因为技术和产品会迅速发生变化。

即使是苹果已故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也很痛快的承认,没人能独自撑起一家公司。因此,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家伟大的公司,那么就必须建立一个伟大的团队;而要建立一个伟大的团队,那就意味着两件事情:善于聘用和善于解聘。

善于聘用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你必须为每个岗位都找到最好的人选,然后说服他们加入公司。与此同时,善于解聘也是很关键的,理由有二:首先,无论你多么仔细都好,都会在聘用员工时犯下错误,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修复错误;第二,如果你的公司正在迅速成长,那么最终其成长速度都会超过某些早期高管——这时你就需要找到替代人选。简而言之,如果不能做到善于解聘,那么你的公司就会沦为平庸。

在Facebook的早期阶段,这家公司曾在聘用员工方面犯下许多错误,但随后迅速解决了这些问题。Facebook还很善于在公司迅速成长时替换已不合时宜的高管。

7.保持控制权

每家公司都有三种主要的支持者,那就是客户、员工和股东,而最好的公司能平衡这三者的利益。与此同时,较弱的公司则仅强调其中一种支持者的利益,同时牺牲其他两种的利益。举例来说,公司会压低员工薪酬来应付开支,或是试图节省制造成本和生产蹩脚的产品,或是向管理者支付过高的薪酬,而实际上他们的工作表现十分平庸。

有些公司陷入这种“陷阱”的原因之一是,它们说到底是由短期股东掌控的;与公司客户和员工相比,这些股东所需要的利益大为不同。

如果Facebook一直都是由其风险投资者掌控的,那么很可能这家公司早已被作价出售。而作为上市公司来说,如果Facebook对公共股东的短期需求负责,那么可能会被诱惑着削减研发支出,或是走上其他捷径来改善季度业绩。

但在实际上,Facebook一直是由扎克伯格掌控的,而扎克伯格一直都集中致力于构建其长期愿景,而不是致力于实现短期的财务回报。  zhuo注:始终注重产品。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2012-10-18 00:32)  评论 (0)    

因此,确保你的公司不会走上歧路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如果不是像扎克伯格那样拥有彻底的投票控制权,那么也可以拥有支持你愿景的主要股东。

8. 不要无休止的“小组讨论”,只管推出新特性,然后根据那些不满的尖叫声来作出改变  zhuo注:尽快小范围试错   (2012-10-18 00:32)  评论 (0)    

乔布斯曾说过很著名的一句话,那就是消费者不知道他们自己想要什么。他还说道,苹果的工作就是判断出消费者想要什么产品,然后再做出来给他们。

Facebook一直都是这样运作的,这家公司并未对其新特性进行“小组讨论”,而是只管推出新特性。有些时候,这些新特性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和不满的尖叫声。随后,Facebook会据此对新特性作出改动或是取消。

举例来说,对于“News Feed”这种特性,Facebook对其作出了改动来解决某些用户担心的事情。这种特性在推出之初受人诟病,但现在已经变成Facebook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而对于“Beacon”这种特性,Facebook则在最后完全撤回。

每当Facebook的新特性遭遇尖叫声时,就会有一些观察人士下定论说其“犯了个错误”。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新特性可能确实包含“错误”在内,但这个过程本身则是深思熟虑的。

9. 培养睿智的顾问,然后学习任何能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东西

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都属于技艺,因此都是可以(也是必须)学习的。

正如风险投资家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所说的那样:首席执行官是后天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扎克伯格作为首席执行官的技艺现在已经十分惊人,这种技艺是他有意获取的。在Facebook的早期发展阶段,扎克伯格作为领导者的表现是如此之差,以至于高管们告诉他需要“首席执行官课程”。从此以后,扎克伯格就全心致力于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快地学习这些技艺。为了帮助自己的学习,他培养了一个顾问团队,其成员包括美国最好的一些企业家、投资者和高管,如乔布斯、风险投资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投资者皮特·泰尔(Peter Thiel)、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的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华盛顿邮报》的唐纳德·葛莱哈姆(Donald Graham)等。从这些人以及他为Facebook招募的许多高管身上,他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位伟大的领导者。

没人能拥有所有的答案。身边围绕的天才人物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得到一些好答案

10. 让你的皮肤变得象厚皮类动物一样厚

如果你想要做一些艰难的、创新的或是有趣的事情——简而言之,就是某些值得去做的事情——那么就一定会遭到批评。你越是成功,这种批评也就越是厉害你不一定非要乐在其中,但确实必须要学着忍受,因为有些事情是绝对无法阻止其发生的。

人们会嫉妒,会恼怒,会不理解。他们(媒体、竞争对手)会制定日程,会因他们(前员工)被对待的方式而感到沮丧,会想要钱和信用卡。简而言之,他们会在你的道路上点燃无数的“地狱之火”。而在有些时候,有种批评会是正确的。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扎克伯格受到了无数的批评,其中有些是正确的。在最初的时候,他曾是一名表现糟糕的领导者。他曾犯过许多错误,也曾做过一些值得质疑的事情。他曾让许多人感动厌烦。

这种批评一定会是伤人的,但扎克伯格从来都没有让其阻碍自己继续构筑Facebook的愿望,也从来没有因此而放弃梦想。

在你的一生中,无论你做了些什么,只要你成功了,那么就会有人对你丢石头。如果你一直不停地成功,那么就必须让你的皮肤变得足够厚,那么石头就会被弹开了。

11. 如果你曾经想过你完成了,那么你就完蛋了

当Facebook终于在几年以前超越行将崩溃的MySpace时,这家公司在社交媒体的竞赛中“获胜”。在当时,Facebook原本可以躺下来松一口气,庆祝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一项工作。

对这家公司中的所有人——以及用户和股东——来说,Facebook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尽可能迅速和努力的向前进,尽可能地拉大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这家公司继续从竞争对手和可能成为竞争对手的公司那里挖掘人才,每当有一家新的创业公司创造出某种很酷的东西时,Facebook都会对其进行复制。Facebook正确地维持着自己的发展进程:扎克伯格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家公司仅仅完成了1%的工作

犹太裔美国企业家、英特尔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只有妄想狂才能生存。”在大多数公司中,确是如此。如果你曾经想过你完成了,那么你就完蛋了。

12. 无视华尔街及其他想要成为交易家的人(除非你真的很想做交易)

如果情况进展良好,那么你的房门就会被敲响,敲门者会想要与你碰面,来看看你们能如何进行“合作”,或是想要“知道更多有关你未来将走向何方的信息”。

这些可能会出现的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将包括顾问、银行家、投资者、潜在收购方和竞争对手,此外还将包括任何数量的其他想要卖给你某些东西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一些将是非常聪明、富裕而强大的。他们将会谈到大博弈,会一直对你唠叨个不停。有一些人可能会在实际上对你有所帮助——帮忙也好,提供信息和建议也好,或是推荐什么东西也好,诸如此类。

但是,这些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是,他们无法帮助你生产更好的产品或是服务。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让你分心,浪费你的时间。如果你真的需要银行家或是其他服务提供者,那么并不难找到。只要拿起电话,很多十分符合资格的人就会马上出现在你门外。

对其他大多数潜在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来说,情况也是一样。

一天的实际可用时间只有12到16个小时,一年只有365天。如果你让这些潜在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来驱动你的日程,那么他们就会占用所有这些时间。所以,不要让他们能这样做。集中致力于产品和客户,让那些潜在合作伙伴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关注你的方式来“知道更多有关你未来将走向何方的信息”。

13. 强调长期前景

如果你曾看过金融媒体,那么若你假设成功只是“月”和“季度”的事情就情有可原。

每一家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种可笑的仪式,宣布它们的业绩“超出预期”或是“不及预期”。然后,它们的股价就会上扬或是下挫。再然后,媒体就会开始褒贬不一的作出评论。诸如此类。

或许你并不知道,这些季度性的仪式通常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公司公开或私下向分析师发布“业绩预期”,这种“业绩预期”会设定在极低的水平,以至于即使只是表现平平的季度业绩也将“超出预期”。投资者知道这一点,因此“耳语号”(whisper numbers,华尔街对每家公司在特定季度内的利润所作出的最新估计)才代表着其真正的预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公司业绩“超出预期”时股价也会下挫的原因所在。

与此同时,有些公司过于看重季度业绩表现,以至于开始扭曲销售程序和定价,仅仅是为了满足这种随机的时间障碍。客户在不久以后就会知道,如果他们等到季度末才签署协议,那么就会获得好得多的条款。再过不久以后,就没有人会在季度末以前签署协议。

因此,这种短期的季度“游戏”并非只是浪费时间来管理投资者预期,同时还会对公司业务造成损害。处理这种“游戏”的最好方法即使,尽可能地将其最小化。没有哪家伟大的公司会执着于季度业绩,它们被建立起来的目的是将重点放在一种愿景上,这种愿景将需要许多年甚至许多个十年的时间来创造。除了 Facebook以外,不妨想想沃尔玛、谷歌、苹果和亚马逊都是怎样做的。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你应当执着于马拉松的终点线,而不是每个一英里赛跑中的每一次“超出预期”。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guanli-lingdaoli/227144.html;
(13)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马化腾   注重产品   
【马化腾是如何工作的?】1)喜欢在凌晨3点到7点之间回复工作邮件;2)关注腾讯1700多个产品中的相当数量;3)不允许手下说技术上无法实现,能直接列举出各个部门技术高手的名字;4)感兴趣的邮件会立即升级,拖一堆高管进来,推动事情前进;5)如果产品经理据理力争,他会让步由手下放手去做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813080181/yCp8CEADA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CEO工作重点   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分享   现金流   找更优秀的人   注重产品   专注   
创业公司CEO每天应该做的13件事

Mr. Jamie说,一般人大概很难想像创业公司 CEO 的工作有多难,你的公司在烧钱,说不定只剩下 6 个月的粮草,你怎么可能不担心?偏偏在团队面前你又必须装作若无其事,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Jason Goldberg 整理了一个列表,列出创业公司CEO每天应该做的13件事,以下是36氪编译版本:

记住你的“一件事”:你的创业公司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把一件事做好,明确你的“一件事”,写在墙上,每天重复出现在自己眼中,将“一件事”作为公司例会最高级别的事情,不要让任何事情让你和你的团队分心。

记住,只有当你的团队优秀时,你才一起优秀:花时间培养你的团队,招聘那些在他们工作上比你曾经做得更棒的人,激励他们,让他们完成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能做到的事情,在引导他们去做“一件事”的同时给他们自由,像对待家人那样对待你的同事,创业不容易,让你的团队愿意成为公司一员是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公司并不只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更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作为CEO,你的工作不是把每个人的工作都做了,你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把工作做得更好,确保定期给你的主管们反馈,告诉他们你的期望,需要他们改进哪些地方。

设定风格:每个人 – 你的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投资者,你的Twitter和Facebook关注者 – 都会从你身上得到暗示。从你公司的增值速度,数据,创新,客户服务直到公司文化都会反映出你作为一个CEO的职能,所以,不要做一个粗鲁的混蛋,付出行动,如果你希望人们想到你公司时是按照你想让他们想的那样,你需要付出行动并从个人做起。如果你自己无精打采,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忘记微笑,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缺乏耐心,你的公司也会,如果你不说请和谢谢,你的公司也会,公司高于每个人,但公司是由每个人和每个人的工作风格反映出来的,而你是领导者。

花至少75%的个人时间在你的产品上:只有当你的产品优秀的时候,你的公司才能优秀,亲自参与管理功能和用户利益,我的观点是CEO必须是首席产品官,作为CEO你必须为屏幕上每一个像素负责,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过了但是你的产品是你们所有努力工作对用户的输出,所以它的每个功能都应该反映出你们的目标和目的。

审视数字:我不是在谈论预算和现金流,而是一些关键指标,每周发一封邮件给你的团队,提炼出那些影响公司业务的关键数据,亲自写这封邮件,写邮件会强迫你自己去挖掘和分析你的数据,真正拥有那些数据,让你的工作能够确保公司的每个人都能专注在那些能给公司带来业务的数字上。

锻炼:我实在忍不住要强调这一点,让自己每周去至少4次健身房,最好是5-6次,锻炼能给你能力和耐心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作为CEO对身体是很大的挑战,让健身房作为一个使自己头脑清醒和保持快活的一种方式,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我保证去了之后你会震惊的,当你有规律的出去锻炼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的容易!离开你的键盘,去健身!

要求反馈:你猜怎样?你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聪明,你会犯错误,去问你的雇员,你的客户,你的合作伙伴等,确保你的管理团队中有一个人敢直言不讳,确保你有一个董事会之外的成员或朋友能够给在公司发展上给你提供建议(例如在融资上,董事会管理上)。

离开办公室:人们太容易生活躲在键盘后面,生活在收件箱里,离开办公室,去和你真正的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博主们讨论。

写博客,写微博,阅读,参与CEO论坛:写类似于这篇的文章,分享你学到的经验教训,和你工作的技巧等,不要担心没人看,从网络中获得反馈,阅读Hacker News,看其他创业者和科技极客们在分享什么,利用投资者的网络从其他CEO那里获得建议。

管理现金:现金是你的生命线,你必须一直清楚你还剩多少现金,能够你维持你多久,什么样的决定会影响你的现金状况,不要等到需要钱的时候才去融资

像投资者一样去做:在每周结束的时候,问问你自己下面的问题:我们这周所做的提升了我们的价值么?过去的一周你对时间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如果你连续2周或者一个月内有2周没有一个积极的投资回报率,你可能就在做错误的事情了。

享受乐趣:这很难,需要很大的精力,确保每一天都是愉快的一天,即使很糟糕的一天也需要一下乐趣,如果你觉得不快乐,你可能在作错误的事情,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成熟,但不要长大

爱:爱你的公司,爱你的同事,爱你的投资者,爱你的合作伙伴,爱你的供应商,但最重要的是,爱呆在家里等你的人 – 那些支持你让你能够日复一日战斗在最前线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382.html, http://betashop.com/post/4367407080/13-things-you-must-do-every-week-as-a-startup-ceo
(1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Facebook   注重产品   
【Facebook命令员工放弃iPhone 转用Android手机】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正引导、哄骗,甚至命令其员工放弃iPhone,转而使用Android手机。消息人士透露,Facebook管理层认为自己的Android应用质量不够高,而让员工们认真对待改进应用质量的唯一方法就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这些问题。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CEO工作重点   康俊会所   马克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雪莉 桑德伯格   注重产品   注重用户体验   
今天晚上在大学街的意大利煎饼果子铺,我们几个人在聊Facebook的高管在做什么。几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CEO Zuck每年还是要Checkin一行代码的(显然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COO Sandberg每天都自己盯着解决几个用户的问题。这个小动作其实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有至少两部分的力量:一部分,我做完了这件事情;第二部分,我向其他人发送了一个信号,说明了些什么。在自己一个人干活的时候,前者或许更重要,而当一个领导者,后者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变成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CEO在写代码,哪怕只是一行,这明确的传达了一个信号。显然一家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写的一行代码有实质性的变化,但这个信号是如此明确,就是技术对于这个公司是重要的。这种态度是组织需要的。

COO把头埋下来,每天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信号。显然在上万的问题中一个是如此渺小以至于不会有任何实质影响,但这个明确的信号是,我在乎用户。这个信号会被组织放大,变成整个组织的行为。

为什么这个信号如此重要呢?

第一个原因应该就是“认可”。人都需要被认可,自己写的代码,自己帮用户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和用户的一个电话,内心里都希望有人可以认可。当公司里有人,尤其是CEO,愿意花时间去看一段代码,或者看一个问题,或者听一段电话,其实最重要的信号就是,这个工作很重要。没有人愿意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对于公司的成功没有贡献。这种认可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行动达到。上次和康俊会所的一个按摩师聊天,他说他们的最高奖励就是他们大老板会给获奖者亲自按脚一个小时。这是一个按脚出身的淳朴的CEO对这份工作的认可,其他人都能感知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做得很成功的企业都是创始人就是这个行业里出来的原因。一个蛋糕师虽然不比MBA更懂管理,但他开的面包店更懂得做面包的自豪感。

第二个原因是“抽样“。一旦CEO开始听电话,审核用户问题解决的纪录,或者看或写代码,这方面的工作就会暴露在CEO的眼下。这其实是一种敦促。虽然谁都知道自己做的部分被看到的可能性其实不大,但只要CEO在做这件事情,又有谁能确定自己的工作不被“抽到”呢?不做这件事情,可能性是零;做了,可能性就有了。人是感性动物,不区分可能性的大小的,而仅仅区分有或者没有这种可能性。这可能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人会去买不可能中奖的彩票却对哪怕可能性再小的彩票感兴趣,或者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几千万人的城市里哪怕一起凶杀案会让所有人不安。一旦有了这种可能性,大家个工作状态的确会有改变。

在领导团队的时候,领导者可以用上百种细微的方式在散发着各种信号。这些细小的信号组成了一个团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传达什么信号,其实就是由这一件件小事情完成的。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142161.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换位思考能力   立即反馈   执行力   直击事物本质能力   注重产品   注重用户体验   自身素质要求   
李欣dustin新浪个人认证 :判断早期项目创始人的方法。(1)看他如何管理时间,是否深入一线,花在用户/产品和团队建设上的时间比例如何。(2)向其布置合理任务,评估其执行速度和反馈方式。(3)设法直观了解其在重大压力下的表现。(4)验证其换位思考和直击事物本质的能力。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