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刘强东   
王利芬:是哪几个标准让你觉得可以去(上市)了?

刘强东:我们不变的就三个标准:团队准备好了;内部的系统流程,特别是财务管理准备好了;你的业绩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这三方面我们都准备好的时候,(去年)十二月份我从美国回来之后,我们就决定启动上市了,你看五月份就上了,很快。

王利芬:当时阿里也在准备启动上市,你有没有跟他们这样一个参照系的思考的点?

刘强东:也没有,就是两家公司,不同的商业模式,投资人看得也很清楚,所以上市根本不存在一个什么竞赛,虽然都叫电商,但是有本质的区别。

王利芬:敲钟的时候觉得梦想落实,这个念头有在您脑袋里面回旋过吗?

刘强东:当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tech.sina.com.cn/i/2014-12-22/doc-iawzunex8062270.shtml;
(3)    转记    评论(3)
in《 创业笔记
要点: 销售技巧   
一哥们在追一个女朋友,女朋友给他下了最后通牒:“没有奥迪A6和两层的别墅,就别来烦我。”
他苦笑。回家和爸妈征求意见。父亲抽了支烟,叹口气说到:“车好办,家里的劳斯莱斯卖掉买几十辆奥迪还没问题,只是这二层别墅,TMD咱总不能把这五层楼扒掉三层吧,太可惜了,你和她还是算了吧,天下姑娘多的是,没必要为了追她,咱家还得拆房子。
启示:在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实力前,千万别轻易报价
(1)    转记    评论(1)
in《 创业笔记
"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半途而废"
   转记    评论
in《 创业笔记
今日有感:初创公司人员结构一定要扁平,避免内斗。“谁搞政治谁走人”。
1、少设立人管人的职位。初期没必要,让大家一起朝着业务、朝着客户使劲就得了。少内耗。给员工多些自由,约定好工作目标,检查结果。不做监工!
2、少设立title,即便你需要一些特定的角色来做内部的管理和服务,初期也没必要给这些人搞个title,搞个“官职”什么的。把这些工作分配给这个人做就是了,没有title。
3、避免职责的重叠。尤其同级别的员工,一定要各自负责一件事,别重叠,别谁领导谁。营造一种氛围,大家各把一摊,做好自己的工作是唯一衡量标准。就像这篇文章里提到的 http://noter.cc/note/12467
4、员工需要服务,不要管理。
(13)    转记    评论(7)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别等中文译本了,Peter Thiel《Zero to One》中的13条逆向创业观点

虎嗅注:很多朋友抱怨自己被彼得·泰尔(即Peter Thiel)的《Zero to One》这本书刷屏了。无奈该书目前尚无中文版本,此文摘出了书中的精彩观点,或能缓解大家对新颖视角的饥渴,也给大家增添一些思维的乐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取约思新”(quyuesixin),作者为吴博,虎嗅进行了删节和编辑。

彼得·泰尔是硅谷如雷贯耳的企业家和投资家。98年创立paypal,担任CEO。2004年投资facebook,同年创立 palantir,这是一家服务于国安与金融领域数据分析的公司(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43880/1.html;
   转记    评论
in《 创业笔记
回想2011年2、3月间,我懵懵懂懂就拉着两个兄弟去创新工场聊项目找投资,什么产品都拿不出,只有一个宏大的idea, 宏大在这里绝对不是好事,弄了ppt,画了全景图,blah blah 自我陶醉。。。现在想来,奏是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
四年了,应该也有1万小时了,也许我有点入门了。
什么是创业?——我理解是 Start a business.
什么是信念?——我理解是 Build up something, and make things happen.
这两句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始终指引我前进。
(1)    转记    评论(2)
in《 创业笔记
如果一个产品和服务非常简单,但是能解决的问题却非常宽泛,那一定是个不错的机会。
产品非常简单:功能非常简单,简单到看着有些简陋,似乎都不好意思发布。但规律显示,简洁的产品让人着迷。也许它只有10个核心的页面,8、9个数据表。足以支撑很多的应用场景,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
希望guestbook即是如此。
   转记    评论
in《 创业笔记
引导员工对领导负责,对手头的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不妥,不能让人信服。只要让他们对自己负责就可以了。。。我想也许我会这样跟兄弟们说:你真的想好你为什么离开了吗?这里的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那到了新的公司,原来的问题能得到解决吗?(职场专家告诉我们,在原来工作环境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往往依然存在)。。。对于我们一个初创的公司,具备各种发展个人的机会和可能,你是否认同我们的方向。如果方向没有问题,那么这里有各种机会和可能,你能否自己看见和把握。初创公司意味着更宽松的管理环境,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
(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一位连续创业者写给20多岁年轻人的创业生存指南

本文编译自Medium,作者Leslie Bradshaw是一位已过而立之年的连续创业者。他曾创办过三家公司,现在正在创办第四家。他从多年的创业实践中,为20多岁的年轻创业者总结出7条生存指南。

作为一名创业者,你必须明白,创业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朝九晚五这回事儿,每周也不可能只工作 5 天。你需要时刻想着团队、现金流、消费者、产品还有公司运营过程中无数的细节。你得随时待命,在救火员、调解人、警察、谈判者、保姆、清洁工等角色之间切换,解决公司、团队和消费者面临的各种问题。

你没有充裕的资金,没有良好的办公场所,在陷入困境时,也没有完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7566.html;
(3)    转记(1)    评论(2)
in《 创业笔记
中午干塞两窝头
(1)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创业课:跟投资回报率达300倍的Wufoo学做一款有爱的产品

YC 创业课的第七讲请来了 Wufoo(一款免费的表单设计工具,后被 Survey Monkey 收购)的创始人 Kevin Hale。数据显示,一家创业公司在退出前的平均融资额度约为 2500 万美金,退出时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平均为 6.76 倍,而 Wufoo 一共只融资了 11.8 万美金,却在退出后给投资人带来了近 300 倍回报。Kevin 这次讲座就从“怎样做一款让每个用户都喜欢的产品”入手,来给大家讲 Wufoo 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Kevin 认为增长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很简单,就是转化率和流失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6280.html;
(2)    转记    评论(3)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创业课之Facebook Growth Team:首先是用户留存,其次才是用户增长

Alex Schultz 早前曾在 Google 负责广告业务,现在是 Facebook 负责增长的 VP,Facebook 的Growth(增长)团队一直是比较出名的一个部门,另外近几年Growth Hacker的概念也比较火。YC 创业课的第六讲就是由 Alex 来给我们讲讲“增长”这个话题,Alex 一看就是一个异常聪明的人,非常有趣。

1)对于网站的增长来说,用户留存是第一位的

Alex Schultz 认为,对于一个网站的增长来说,其实用户留存(Retenti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6112.html;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创业课之Homejoy篇:做出好产品之后,如何从零开始获得一百万用户呢?

YC 创业课第四讲课请到了Homejoy(YC 孵化的家政 O2O 创业公司)的创始人 Adora Cheung 来给大家讲一款产品从上线到大规模获取用户的过程。其中一些观点和之前课程的内容或我之前写的文章有些重复,所以这篇里我会参杂更多个人的看法。(之前的文章可以到我的知乎专栏查看)http://zhuanlan.zhihu.com/startup

增长一直是所有创业公司的痛。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首先你要找到用户需求的痛点,其次你要找到最好的解决用户痛点的办法,这前两步虽说已经很难,但至少还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5903.html;
(4)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创业课】硅谷新老两代投资教父出场,拉家常聊如何融资

筹集资金是创业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如何获得 VC 的青睐,说服他们为项目募集到需要的资金,值得创业者认真思考。YC创业课第九课,请到了 Ron Conway(SV Angel 创始人,投过 Google 的天使轮)、Marc Andreessen(Andreessen Horowitz 基金合伙人)以及 Parker Conrad(Zenefits 联合创始人),以座谈会的形式来和创业者们谈谈 How to Raise Money.

(一)VC 在投资时看什么?

Ron 分享道,在和创业者交谈时他会考虑很多的事情。首先他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647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网景创始人给初创公司的6条建议

二十年前,Marc AndreeSSEn成立了网景公司,而现在他是一名鼎鼎大名的风险投资家,在风投领域里他投资了很多公司,也获得了成功。他的投资组合里面不乏硅谷最著名的科技巨头,比如Facebook,Airbnb,Twitter,Jawbone,Lyft,Pinterest,以及Zenefits。在近日旧金山举办的Saleforce Dreamforce大会上,这位超级VC兼Twitter达人接受了彭博财经Emily Chang的采访,他表示,希望能给自己投资的初创公司逐渐灌输一些经验教训。

1. 科技行业能够自我复兴

Andreessen 在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1)
in《 创业笔记
2014.10.18 IT桔子O2O

slogan

市场规模=目标人群规模*消费频次*客单价

高榕资本,新基金
天图资本
戈壁投资

“向交易靠近”,找到利润点
(1)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出品的创业第一课:How to start a startup

Sam Altman 是硅谷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新主席,这次他联合斯坦福大学一起,开设了这门叫做CS183B的课,目的是教给所有想创业的人该如何创业,课程内容非常基础。

之所以叫 CS183B,可能是因为此前有过一门类似的创业课,由 Peter Thiel 主讲,编号为CS183。36氪之前有过系列介绍。

Sam 在 YC 的工作就是看项目和辅导创业,本课程除了 Sam 还会有各种大牌加盟,比如第一讲课的嘉宾是 Facebook Co-founder,Dustin Moskovitz。正如 S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5660.html;
关联记录: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YC创业课之Paul Graham篇:创业就像生孩子,学生创业不鼓励^-^

本文为 YC 和 Stanford 联合推出的创业课系列第三讲。在第一讲课上,我们提到了“为什么要创业”和“创业四元素”的前两点 idea 和 product,第二讲课上 Sam Altman 给我们带来了四元素的后两点“Team”和“Execution”。

第一课:http://www.36kr.com/p/215660.html
第二课:http://www.36kr.com/p/215722.html

今天 Paul Graham 将要讲的是”创业中违反直觉的部分,和怎样获得创业的 idea”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15864.html; http://startupclass.samaltman.com/courses/lec03/;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记录这三个月创业的酸甜苦辣咸!

hi~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二次创业开张三个月的日子,这三个月的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各种酸甜苦辣咸,做技术的人真的是单纯啊,出来各种被坑,各种被骗,好在我的学习能力强,慢慢的我也不会那么单纯了,恩,是社会把我逼良为娼的哈哈(开个玩笑)~ 好了下面我就总结下一些经验,供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为什么创业?

这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共同的答案就是:不满足于现状。记得本科刚毕业时候校招拿了一个月薪3.5K的offer去了杭州,当时觉得什么时候月薪能过W啊,刚工作的时候各种迷茫,然后给自己订了目标就是毕业三年月薪一定要过W,没想到的是本科毕业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lusongsong.com/info/post/708.html;
(2)    转记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