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名人睿语
要点: 坚持   
“Winners are not those who never fail, but those who never quit.”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马云:绝大多数创业者死在不坚持的路上】创业失败至少有两原因:根本没开始和没能坚持下去。要创业,跨出第一步就很难,而创业后,不少人又因为走了几步臭棋就放弃了。他说不要听别人瞎说创业时多牛气,他自己也是臭棋无数,“创业的艰辛很多,但只要你坚持。绝大部分人死在不坚持的路上”。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名人睿语
要点: 坚持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Albert Einstein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超强韧性   构建一种文化,给每人一个使命   坚持   讲故事的能力   专注   自身素质要求   
创业公司的CEO中,顶尖的10%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

编者注:此文为Quora上“创业公司的CEO中,顶尖的10%和其他人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下得票最多的答案,回答者是Robert Scoble,研究孵化器Rackspace里的创业公司,此前曾采访过上千家创业公司的CEO。

1 擅长找人,也擅长炒人
出色的 CEO 都是招人好手,这就意味着你得为了你的梦想和事业招来人,也得赶走人,尤其在看起来不太重要或者很冒险时。以前我曾经在一个 CEO 手下干过,他很会招人,但是不会炒人。死定了的。

2 创立一种文化,而不单是一家公司
最好的 CEO(比如 Zappos 的 Tony)能够构建一种文化,给每人一个使命,这样就会在一堆烂公司中站出来。

3 倾听,行动
许多 CEO 会告诉你他们在干嘛,但是只有最好的才会去倾听反馈,甚至依据这些反馈做出改变。这一点我要夸下 Flipboard 的老大 Mike McCue,他会告诉观众有哪些功能是他负责设计的。

4 够坚韧
AirBnb 用了一千天时间才把生意弄转,想想要是他们在第 999 天放弃了会如何?最好的 CEO 都会不断的努力向前,即使所有事情都似乎在跟他们作对。

5 有愿景
不消说,随便一抓就有一大把不错的 CEO,但是除非你可以创造出某个真正对人们有用的产品,要不然没人会记得你。你能看到所有人都有穿戴式计算设备时的场景么?我相信有些人可以,他们就是那些能带来有趣产品的 CEO。

6 专注
我有个朋友,以前在 Steve 手下,他说 Steve 的牛逼之处就是,他手下的团队不搞定特定任务就不准换其他的。

7 说话清楚
就是有很多人不会讲好一个故事,让大家都能记住。而 CEO 的职责就是给别人讲述这家公司和产品的故事,那些最好的 CEO 正是精于此道的人。

8 理解客户
最好的 CEO 打心里明白自己的客户想要什么,即使是在做出一些反客户的选择时。

9 擅长说服别人
CEO 经常需要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打交道。消费者想要这个东西,投资者偏又不喜欢,怎么办呢?优秀的 CEO 总能找到办法把别人说的心服口服,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可以加分的几点有:

Nice
Steve 的确不怎么 Nice,但是他在很多方面都是例外。人们会记住那些混蛋,尽量绕着他们,所以作为 CEO 还是不要太讨人厌。

创造者
没错,就算你不是创造者也可以做 CEO,但是这么做就有点逆流而上的意思了。好的 CEO 通常是那些可以写写代码或者能够用 3D 打印机做出一个全新设计的人。

正直
最好的 CEO 都是幸存者,如果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私下里以不同面孔对人,是很难幸存的。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1346.html; https://www.quora.com/Startup-Founders-and-Entrepreneurs/What-separates-the-top-10-of-startup-CEOs-from-the-rest;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王秋杨:追梦做企业如登峰】“大概有一个目标,有一个方向,我就可以上路,不会做很严谨的攻略和计划,基本上有一个方向就走。” 但她认为,追求梦想的过程切忌活在童话里或半途而废——无论是登顶山峰还是人生的高峰,最关键的是“坚持”。
原文出处:http://www.iceo.com.cn/renwu/35/2012/1117/260215.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专注   
天极网 CEO 大熊
#创业那点事#创业以来,最大的感悟就是创业太需要专注和坚持,只要选择了然后闷着头去做即可,同样的事情重复100遍自然就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想法太多的人、喜欢走捷径的人、习惯于浅尝辄止的人都不适合创业。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644190454/z5l9aDDZd;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股权结构   坚持   经验教训总结   倾听用户声音   时间控制   专注   
【17家初创公司的失败史】看十个成功故事,不如看一个失败故事更让自己警醒。国外媒体近日对创业公司的失败与复兴作了盘点,选取了17个典型案例,为有志创业的人们提供了从公司财务到创业者个人情绪公关危机等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1、WPMU DEV

  WPMU DEV是一个曾经获得大奖的WordPress插件开发公司,曾推出过针对WordPress、Multisite、BuddyPress等内容发布平台的多个优秀插件。

  失败的教训
  WPMU DEV公司CEO James Farmer:
  如果要说一个是失败的教训的话,我想,在创业开始时和另一位创始人平分股份是我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我现在觉得,他当时完全可以接受30%,甚至是25%的股份)。我当时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那是“正确的事”。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4年后,我为此付出了7.5万美元的律师和会计费,连续六个月在压力下寝食难安;我还欠了一屁股债,还要将近9年时间才能还清。尽管如此,我现在很开心……我现在拥有全部股权,如果说要去赌的话,我会把全部赌注压在我自己而不是别人身上。
  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哦,下一次我会先小人的。

  后续发展
  现在,WPMU DEV是流量最大的WordPress相关站点之一。虽然没有人投资,虽然遭遇了初期的种种变故,James仍然让公司实现了盈利,他的网站目前共有29名员工,注册用户数量近10万人。



  2、Retail me Not

  Retail me Not是当前最热门的折扣券网站之一。顾客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可以用在主流电子商务网站上的优惠券代码。

  失败的教训
  Retail me Not联合创始人Guy King:
  在我们的创业公司运营的一个关键时期,我无意中在所有网页中都插入了错误的代码,屏蔽了谷歌对网站的收录。幸运的是,我们在一天内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在这一天里,网站流量出现了大幅下降;好在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在那一两个不眠之夜里,我们祈祷和等待着谷歌大神帮帮我们,让我们的流量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很幸运,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网站流量就已经恢复正常,但我仍然对此记忆犹新。

  后续发展
  Guy让他的站点从技术灾难中迅速复原,并且成功获利退出。2010年,Retail Me Not在月度独立访问者数超过1400万、营收达到每年3000万美元时被Whale Media公司收购。


  3、CarRental

  CarRental是一家澳大利亚创业公司,用户可以通过它的服务比较租车公司,并且能做到在线预订、线下付款,用户无需为这种便利多花钱。

  失败的教训
  CarRental创始人Chris Bailey:
  我们想要打造一个针对租车公司的比较系统。我们看到很多人通过他们做得不怎么样的网站赚了大钱,我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找到了一家报价比其他公司低了一半的开发队伍。他们交出的设计稿质量很高,但却比计划中晚了四个月,而整个项目原计划要在六周内完成。然后,他们开始为网站写代码。
  当时,我问他们要用什么开发环境,他们选择了Rails,我们没有提出反对。第一个月,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编写内容管理系统上。这很奇怪。接下来的六个月则更加怪异,他们要么写代码写到凌晨四点,要么就一连几个星期什么都不干。
  最终,我们的网站成功上线了,比预想的晚了12个月,问题无数,我们最终支付的金额比他们的所谓“固定”报价高出了125%。他们很早就突破了预订的价格,之后便开始按小时计费。
  我们最终收到的是一个到处都是bug的网站,花了一整年时间调试改进,我们又把开发环境由原来的Rails换成了PHP。

  后续发展
  CarRental的成员们最终得到了回报。这个网站已经开始挣钱,偿还了那些“冒险”的代价,这整个历程让他们得到了很多深刻的教训。


  4、Buffer

  Buffer是一个社交媒体应用,可以让你在社交媒体上分散发布你想要分享的内容。比如,你想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20篇你觉得有趣的文章,可以通过Buffer让它们分散在一天不同时间发布,避免给人以垃圾信息的感觉。
  Buffer联合创始人Leo Widrich:
  我们对自己发动了一次DDoS攻击。这样的经历也许只有Buffer有过,我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差点谋杀了Buffer。那天我们突然发现,服务器速度变得极慢,网站出现种种问题,完全没法用。我们想要查出突然出现的巨大流量的来源,而且非常愤怒。我们认为,这是一次DDoS攻击,把我们所有人都吓坏了。最后发现,攻击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
  我们之前推出了一个浏览器插件,用户可以用这个插件把需要分享的文章添加到Buffer当中。这个插件具备显示待发条目数量的功能,这个数字是实时更新的,用户安装的所有浏览器插件会同时发出更新数据的请求,由此带来惊人的流量。
  我们关闭了这个功能,逃过了自己对自己的DDoS攻击。

  后续发展
  Buffer近期从顶级投资者那里获得了40万美元投资,正以惊人的速度吸纳新用户加入。


  5、PWA

  在PWA(Productive Web Apps)网站上,你可以通过互动方式在数以百计的优秀web应用中进行搜索、分类和比较。

  失败的教训
  PWA创始人Scott Purcell:
  我是偶然扎进创业企业的淘金热当中的。这是我的第一次创业尝试,我曾经以为网站可以在一天内建成,能够得到数百万的点击,每天都能挣好几万,我还想过要雇一个人替我打理网站,而我自己则可以去享受人生。那时的我真是太傻了。
  我们一开始并没有做好营销,最后又为效果不佳的广告花了一大笔钱。我们曾经为了选择网站顶部横幅的颜色花了好几个小时,专注于那些实际上没有什么差别的小细节。而在我们的第一笔交易中,因为我们在网站标错了价格,白白给对方打了四折。

  后续发展
  Scott说,“从零开始打造这样一个创业公司对我而言是最具挑战性,也是最值得享受的事情。事实上,我很享受为了它而付出的辛劳和这段时间里学到的教训。”


  6、Trunk.ly

  Trunk.ly这个网站能够跟踪记录你在社交网站上分享的所有链接,能够把它们保存下来以供你之后回顾和搜索。

  失败的教训
  Trunk.ly联合创始人兼CEO Tim Bull:
  要找出Trunk.ly的最低谷并不难。我们曾经和一家风投机构花了三个月时间商讨合同,还曾坐飞机去和他们面对面地谈判,希望能够达成交易。这不仅让我们多花了好几十万美元,还占用了我们本应花在工作上的精力。
  我们打造了一支有力的顾问团队,风投选中了我们,然后又将我们放弃。当你落到谷底的时候,只会感到真正的解脱。我们觉得,我们的境况不可能再坏下去了,接下来必定是触底反弹。事情应该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事情的发展就是这样。
  我们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离开并不总是最坏的选择。在我们觉得毫无选择的时候,尽管我们已经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头了,但却还是继续在风投谈判。有的时候,回头的代价非常高昂,让你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后续发展
  Trunk.ly在2011年被AVOS公司收购,AVOS旗下还拥有新近上线的网站Delicious.com,他们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就从一次失败的融资迎来了成功的收购。


  7、Flowtown

  Flowtown是一个社交媒体营销平台,旨在帮助企业把冷冰冰的联系人变成能够互动的顾客。

  失败的教训
  Flowtown联合创始人Dan Martell:
  在融资75万美元之后,我们决定开始扩大业务规模。连续好几个月,我们的用户数量和营收都保持着30%的增长,直到有一天,这一切都停了下来。
  导火索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一篇指责Facebook泄露用户隐私数据、部分机构向广告公司倒卖用户信息牟利的文章。
  我们没有倒卖用户数据,那篇文章也没有提到我们,但Facebook却因此开始了对用户数据行业的打击,导致我们的服务陷于停顿。
  接下来的日子非常艰难,我们立刻开始着手以60%的幅度削减开支。这意味着员工待遇和公司开支方面的一些艰难的决定,但我们知道,我们必须快速行动。随后,我们开始研究有哪些东西是客户需要,同时我们也有激情去做的。
  在三次转型之后,我们最终决定,进入礼品营销行业。

  后续发展
  从最初的商业模式破灭到获利退出,Flowtown成功了,最终于2011年被DemanForce公司收购。


  8、Feld Technologies

  Feld Technologies最初是由Brad Feld创建的一家软件咨询公司,目前是Foundry集团的风投部门。

  失败的教训
  Feld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Brad Feld:
  当我们的公司还是一家软件咨询公司的时候,我们发现,帮我们安装网络系统的公司太差了,因而决定成立自己的小型网络安装小组。一些客户把整个安装流程都交给了我们,因此我们也开始做一些硬件业务。硬件业务的利润率大约有20%,因此我们觉得这是一桩好买卖,尤其是在能够按时间收费之后。
  人们喜欢和我们一起共事——我们的新业务要么是随便得来的,要么就只是嘴上说说。后来,我们开始为波士顿的一些风投公司服务,他们把我们介绍给了他们投资的一些生物科技公司。在1990年代初,生物科技行业红得发紫,这些公司往往都取得了巨额融资,在实验室设备等方面疯狂投资——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大量的硬件业务。
  以休伯利安(Hyperion)公司为例,除了他们总部设在495号公路和他们从我们这里买了很多硬件设备之外,我已经记不得跟他们有关的任何信息了。他们对我们的付款方式是分期的,突然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他们还欠着大约7.5万美元,已经超过60天没有动静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不停地给他们打电话,得到的却只有空头支票。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窘境——我和Amy躺在公寓里,正值午夜,我却无法入睡。Amy能感觉到我的脑子在狂转,问我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我告诉她,我担心Feld Technologies发不出工资了,因为休伯利安公司欠着7.5万美元的货款。随后我冲进浴室,呕吐不止。
  需要解释的是,当时的问题并不只是那7.5万美元,我们和休伯利安公司的合同中80%属于硬件方面,而当时我们已经向硬件厂商付清了货款,因此我们实际上的损失是12.5万美元。当时,Feld Technologies的整体规模约为150万美元,12.5万美元对我们而言是很大一笔钱。
  在那个不眠之夜后,我开车找到了休伯利安公司——我坐在大堂里一动不动,直到CFO同意会面,我拒绝离开他的办公室,直到他把支票交到我手上。几个月后,他们破产了。

  后续发展
  Feld Technologies随后被AmeriData公司收购,Brad在新公司担任CTO,他如今是Foundry集团一名成功的风险投资人。


  9、mmMule

  mmMule是一个社交旅游网站,旨在把需要某些物品的本地人和能把它们带来的旅游者联系在一起。旅游者得到的回报则是充满乐趣旅游体验。

  失败的教训
  mmMule联合创始人Avis Mulhall:
  我们最惨痛的失败是一次濒死体验。当我抵达悉尼后不久,正在创办mmMule的过程中,我得了重病,差点因此而送了命。我在医院里躺了四个月,动了三次大手术,现在依然需要和局限性肠炎(又称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作斗争。
  当时,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真的觉得mmMule可能已经走到了终点,一切看上去都那么阴暗。但尽管如此,我依然有着坚定的信念——你也可以称之为盲信或是愚蠢——“无论如何,我们都能成功开展业务”。
  正是mmMule帮助我走了过来。如果不是因为那些我深深信仰的东西,我的恢复之路可能会艰难百倍。我对我所做的事情有着真正的激情,我坚信我们能够做些大事,特别是在有AngelMule的情况下。

  后续发展
  虽然Avis曾身患重病,mmMule的成功仍然让创始人们激动不已。“我们甚至都没有软启动的计划,我们所做的只是按下按钮,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发了帖子,然后就是等待!”Mulhall说。“我们很快就看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回复,在网站上线的最初24小时内,我们就有了1600个独立访问者、100名新会员、50个请求帖,甚至还有第一个成功完成的递送。”


  10、Twilio

  借助Twilio提供的API,你可以通过标准web语言打造语音通话、VoIP和短信应用。

  失败的教训
  Twilio联合创始人兼CEO Jeff Lawson:
  我们创立Twilio的时候刚好是08年秋天,我们同时还在进行种子融资。我们找到了一家愿意领头的顶尖风投公司,我们还为投资者会议作好了计划。
  会议结束之后,我们觉得一切顺利。我们掏出手机的时候却发现,雷曼兄弟已经申请破产保护。我们的融资时机太差了!风投机构放弃了所有交易,因为它们已经没有资金了。
  没能得到种子融资这一点让我们感到有些担心。但是,在创始人之间推心置腹的交流之后,我们确定自己不需要那笔钱,需要的只是继续做我们九个月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不计报酬地奋力工作,成功地将产品上线,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在我们拥有这样一个能带来收益的产品之后,我们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种子融资,并且在那以后一直在成长。这一切证明,只要你专注于产品和消费者,其他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后续发展
  Twilio最近刚刚完成了C轮融资,从Union Square Ventures等风投机构获得了1700万美元投资。他们的业务仍在扩展,截至2012年6月,共有超过10万名开发者在使用他们的服务。


  11、Smartbear

  Smartbear是第一款用于代码审查的商业化工具。

  失败的教训
  Smartbear创始人兼CEO Jason Cohen:
  大多数人在谈到失败的时候,都会忽略情绪上的失败。
  那时候我每天都觉得自己是个骗子,兜售着华而不实的工具,把自己打扮成某个不存在的行业里的专家(我的软件是第一款商业化的代码审查工具)。每一秒我都觉得是在欺骗世界。
  我告诉客户,我的工具仍让代码审查所花的时间缩短一半,这是真话?还是只是重复了一千遍的谎言?我向客户介绍代码审查的“最佳策略”,但我又有什么资格教人家审查代码?我帮人安排采购事宜,但对财务一窍不通的我又怎么能掌管那么多钱?
  是我太年轻?是这个工具太差?是我太缺乏经验?我是不是需要读个MBA,或者上个营销班?
  事后客观而言,这些都是我的情绪问题。这个工具确实能解决时间和精力,这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就在我怀疑自己“代码审查专家”这个头衔的时候,我也确实通过和更多团队在更多环境下的合作积累到了比任何人都丰富的经验。而销售则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神秘和难于掌握。

  后续发展
  Jason于2007年卖掉了他的公司,并和他人一起创立了一家名为Wpengine的新公司。


  12、Fivesecondtest

  Fivesecondtest能够通过分析设计稿中最突出的元素来帮助你优化页面布局、吸引用户动作。

  失败的教训
  Fivesecondtest联合创始人Alan Downie:
  我和另一位创始人一起运行着这家小小的易用性领域的创业公司。Fivesecondtest的原理是给访客5秒钟的时间观察一张设计稿,然后让他根据记忆来思考自己看到了什么。
  这个服务目前仍然运行,状态还不错,但它曾经差一点死掉。我们最初是以免费方式推出该业务的,取得了不错的用户粘性。因此,我们决定把它重构为付费产品,它随后便立刻开始为我们带来收入。我们两人当时都是做客户咨询工作的,应用的成功看起来是让我们脱离苦海的一条捷径。
  但它能带来的收入并不够我们过日子,因此我们需要见到增长,我们认为,网站还需要再次重构。我们想让客户看到更多价值,更多的价值也意味着更多的功能!每个人都知道,花钱越多,功能越多
  那时候的我们非常天真,花了几个月时间打造出了Fivesecondtest的新版本。在5秒记忆测试的基础之上,我们增添了问答、反馈等功能。我们将新版网站上线,等着赚大钱。计划不错,美中不足的是,人人都讨厌新网站。
  是的,所有人。有些长期客户对我们大吼大叫,因为我们让他工作所必需的工具变了样。甚至有人表示,如果我们不把网站恢复原状,他们将建设类似的网站和我竞争。用户量降到了谷底,有专家说,我们的做法是完完全全的笑话。我们做了杀鸡取卵的傻事。
  在我们从动荡中走出来之后,我们再次开始重构网站。这一次,我们恢复了经典的5秒测试,添加了两个新应用。当我们完工之后,发现曾经的忠实客户已经流失殆尽。这个应用仍然活着,运营状态尚可,但一年内三次重构的痛苦经历却差点杀死了它。我学到的是——决不要在征求顾客意见之前轻举妄动

  后续发展
  Alan和另一位创始人Matt一起打造了名为BugHerd的新应用,通过简单的点击方式就能帮助网页设计师发现bug。BugHerd目前已从500Startups和Starfish Ventures等投资机构取得融资。


  13、Banjo

  Banjo可以在你的朋友靠近的时候提醒你。此外,它还能帮助你发现其他人关注的图片、状态更新,还有和你有着共同兴趣的人。

  失败的教训
  Banjo创始人兼CEO Damien Patten:
  现在的Banjo和发布之初的很不一样。最初的Banjo是基于地理位置和信息系统构建的。每一个用户都对它的技术和运转速度印象深刻。这个产品非常有趣,能够吸引很多大公司的工程师为之服务。我们原本准备在2011年的SXSW大会上发布这个产品,但最终决定继续“观察”。
  最终结果表明,这是我在打造Banjo的过程中所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我们很快发现,尽管我们拥有创新技术,我们仍然需要面对用户数量从零起步的问题。我知道,如果我们发布了应用,会得到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用户还是会像他们在看到别的很多应用时说出同样的话:“如果有更多人用它的话,会更酷的。”
  我们在Banjo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上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甚至还接受了种子融资。我们知道,我们有能力在短期内取得绝大的成功,但我们是为了长期发展而来的。因此,为了不让自己中途失败,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放弃。
  我们选择了从头再来,只花了6周时间就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产品,这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Banjo。

  后续发展
  Damien说:“Banjo发布一年后,我们已经有了200万用户,我们的技术在这一领域首屈一指。尽管现在谈论未来还为时过早,我们确定的是,当初从头再来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底线是——创业者不应当畏惧失败或者错误。一些最迷人的创新正是由此而生。


  14、Geeklist

  Geeklist是一个让极客(geek)们分享创造的地方,他们还能在网站上分享合作者信息,和那些成功的公司与社区取得联系。

  失败的教训
  创释然Christian Sanz:
  在我启动Geeklist之前,我向所有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还有我在咖啡馆和健身房偶然碰到的人们讲述它的理念。简单来说,它是向开发者和极客们提供的一个分享空间,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创造的东西获得积分,这个平台还能帮助他们和企业联系。
  当然,我的大部分开发者朋友都很喜欢这个理念,但是,也有人怀疑,到底会不会真有人来注册和分享信息。我最后还是忽略了这些意见,把这个项目坚持了下来。我让我的朋友Reuben Katz和我一起干,我俩写了一份简单的计划书,然后便带着太多自信一头扎进了鲨鱼池子。
  Geeklist发展得并不好。
  在超过三个月的时间里,不少人(包括那些做天使投资的朋友)都拒绝对它加以关注,我觉得好像身处一个看不到尽头的隧道中。我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但也决定暂停开发规模更大的新版本。我把所有精力投入轻快项目的开发,专注于那些能够像病毒一样传播的东西。我为它加入了添加用户名、创建个人信息和关注其他用户的功能。没多久,新版就已经上线。这次它成功了,在几周时间里,用户数量就从零增长到了一万。

  后续发展
  Geeklist最终成功完成了100万美元的种子融资,投资者中还包括那些拒绝关注Geeklist第一个版本的人。


  15、Producteev

  Producteev可以在不同设备上无缝管理你的任务清单,能够以简洁的方式管理任务和项目。

  失败的教训
  Producteev创始人兼CEO Ilan Abehassera:
  Producteev的故事其实和其他无数创业公司一样,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不过,我们当时可是碰到了真正的路障。
  我在2008年创立了这个公司,并在2009年初发布了第一个内测版本。那一年,我们得到了媒体的大力宣传,有不少人都在试用我们的服务。到了2009年底,内测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5000人,但却几乎没有几个人在真正使用它。这个产品毫无用户粘性。
  在那时候,我们的资金也用光了。当时我们有4名员工,没有客户,也几乎没有任何活跃用户,而且我已经拖欠了员工两个月工资。首批投资者中的大部分都建议我关闭公司,找点别的事情干。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知道,我们离成功很近。但是为了推出第二个版本,我们需要融资,需要雇佣工程师。
  虽然没什么希望,我还是决定开始寻求A轮融资机会。我在纽约的一个活动上介绍完产品后,有个陌生人告诉我,他可以“帮我介绍一个会喜欢我的产品的风投”。

  后续发展
  在纽约的活动结束后两个月,Producteev于2010年2月成功完成A轮融资。他们的团队由4个人扩大到了8个,并在2010年7月发布了第二版。


  16、Apptopia

  Apptopia是移动应用并购领域的第一个公开市场。

  失败的教训
  Apptopia联合创始人Jonathan Kay:
  我永远忘不了2012年的情人节,不过,原因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那时候,我的创业历程已经走过了三四个月,我觉得已经走到了终点。我曾经在Grasshopper.com上有一个不错的营销职位,然后我决定离职创办Apptopia。我们想要建设的是第一个移动应用并购市场。我们希望帮助应用开发者实现Instagram那样的收购案例(当然,规模要小得多,差不多1000到200000美元)。
  情人节那天,我和合伙人一起拜访了苹果。我们和那么多人谈过,最后得到的结果也都差不多,而我们对此也只能默默接受。我们坐在会议室里,意识到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做iOS应用方面的交易——60%的市场还没出现就已经消失,那时候,我们甚至还没有真正起步。
  但后来呢?我们并没有选择放弃。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彼此。那一天,我们俩都早早地回了家,各自发泄了愤怒和悲伤,然后又信心满满地走进第二天。我们已准备好成为创业者并解决文体。我们不仅和苹果一起提出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几个月后就推出了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想告诉其他的创业者:不要天真。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讨厌的事情。而且,悲伤、愤怒都是很正常的情绪。不过要记住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你的合作伙伴。花一天时间理清整个情况,然后就尽力去做。保持创新,解决问题。这就是真正的富人、真正的成功者和那些临渊羡鱼的人的区别。

  后续发展
  Apptopia上线的头三个月里,总交易额就已突破20万美元。他们即将完成一轮规模可观的种子融资,目前正在高速增长。


  17、Fetchnotes

  Fetchnotes是一个移动笔记工具,非常适合你繁忙的生活方式。

  失败的教训
  Fetchnotes联合创始人Chase Lee:
  那时候,另一位创始人Alex和我一起准备着向所有用户发送邮件。我们刚刚迁移到一个新系统,而Alex忘了在邮件中手动加入换行符,于是,邮件直接就是一整团文字那样发出去了。
  我觉得没什么,但是Alex觉得很不好,觉得我们应当重发邮件。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本地服务器上测试换行符。然后,我们写了一封加了换行符的测试邮件并发了出去。
  不幸的是,我们发送邮件用的是远程服务器,发送对象是我们的所有用户。更不幸的是,邮件内容是“这TM只是个测试”。
  我们疯狂的增加了在线客服和邮件咨询的人手,花了整整一晚上时间回复用户的邮件。结果倒还好,99%的人觉得这挺接地气,用户交互度增加了两倍。

  后续发展
  通过与个体用户互动,并在几天后公开了相关问题,Fetchnotes把公关灾难转危为机,赢得了用户的喜爱和媒体的肯定。

原文出处:http://it.sohu.com/20120802/n349672372.shtml;
(8)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Small is Beautiful 以小为美   毕胜   坚持   练内功   世界那么大,那点小纠结算什么,你就干吧,就算不成又能怎么地啊   
毕胜这三年:李彦宏、雷军和王朔教我的那些事儿

2011-04-28 00:01:30 采访/《创业家》记者 雷晓宇 口述/乐淘网CEO毕胜

毕胜创业感悟:“乐淘这三年经历了非常凶险的转型。从百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乐淘的操盘手,我最大的坎儿就是战略创新。雷军是乐淘的启蒙老师,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李彦宏。”

离开百度的日子

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我是百度的市场总监和总监助理,然后,我就离开了百度。

出来之后的一年半,是最痛苦的一年半。天上一个大馅饼掉下来把你给砸晕了,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我和我老婆,还有我几个哥们,每天斗斗地主,一个礼拜总得一块儿玩上好几天。我这个人,除了工作、抽烟和睡觉,没有任何爱好。我玩儿了不久就腻了,全是在家睡觉、看电视。人家拉我去唱歌,我说哎呀唱歌多没意思,就不知道干嘛,整天是那种状态。

有很多公司邀请我去。高不成低不就。大点的公司我不愿意去。百度是个创业的环境,比较简单,文化非常单纯。大公司的很多文化已经成型了,自己那个阶段又比较狂妄,内心不是大公司沉闷的文化,是开心的文化,所以不太喜欢去。小公司也看不上眼,接受不了别人管我。当你见过市值100亿美金的公司,就不会再对那些小公司怎么着。小公司也是哥们的,去看过,人家管不了我,养不起我,肯定就没人要嘛。

我从百度出来之后,已经不适合上班有老板了。我在百度期间,李彦宏都比较少管我。他是个特别不爱表达的人,什么事儿你自己做主。你做对了他也不说,你做错了他给你记上一笔,攒一段时间爆发一下,这么个人。给他当手下心理压力很大,你做事情只能对不能错。创业型公司只能是这样,错一点儿风险就很大。我在百度练就的性格就是不受约束,很少有人管我。我时间也没点儿,我乐意啥时候起啥时候起,乐意啥时候睡啥时候睡,我的预算都我自己批,花钱也不用管。

(Tips:毕胜创业感悟1:你做事情只能对不能错。创业型公司只能是这样,错一点儿风险就很大。)

那时候,从百度出来的弟兄们基本上分了两拨儿,一拨儿人去读书了,一拨儿人退休了。我去深圳玩,碰到以前百度的哥们,结结巴巴地整天跟我说,说咱们出海吧,我又新弄了一艘快艇,赶紧去一下。大家一退休,就是这种出海状态。

原来以为财务自由就心灵自由了,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慢慢地,紧迫感越来越强。再加上那两年我父母连续去世了,整个人很茫然。我在想,人不都是挺虚荣的吗?从百度那么光环的东西上下来,我要干点什么的时候,你起码得一击即中,不能越陷越深。不成的话,你在这个圈里混了十几年,就白混了,就相当于别人把你给遗忘了。说大点,你对这个社会根本啥也没做,你除了扎了点钱之外,你30多岁就开始这样了。万一我活得岁数大点,活到90多岁,刚三分之一就这德行了。你后面还有几十年,都浪费了。

(Tips:毕胜创业感悟2:人不都是挺虚荣的吗?从百度那么光环的东西上下来,我要干点什么的时候,你起码得一击即中,不成的话就白混了,就相当于别人把你给遗忘了。)

李彦宏那么不爱说话的人,后来他也跟我说,你不能再闲着了,再闲下去就废了。

最早我想当陈年的投资人,我什么都不想干。一年多之后,凡客就做起来了。老雷(雷军)说,人家比你大那么多岁,人家都还有创业激情,你就没了?我说我不是没有激情,我是不知道下一个方向在哪。其实我有几个方向,都做了个人投资,没有自己去干。如果那时候做下来,现在也不小了。后来因为我投的那个团队不行,也就死掉了。

老雷说,电子商务肯定热。哥们儿不懂电子商务,真的不懂。你说搜索引擎吧,我能给你连续讲24小时,不带重样儿的。但是你要讲电子商务,你给我讲24小时我一句没听懂。他说,嗨,创业嘛。我说电子商务卖啥我也不知道,他说卖玩具。雷军跟我十几年的朋友,这些都是他跟我提的。他说这个好做,我就不怀疑。我对雷老大的话从不怀疑,现在也不怀疑。然后就开始融资,非常快。因为我自己也要投,雷军也要投,找投资商很容易,根本不用商业计划书那些,200万美金,玩儿似的。

在哪办公呢?正好那天听说陈年要搬到隔壁了,我说赶紧走赶紧走,把家具什么的都给我留下。他说为什么,我说因为我要创业了。这不省事吗?连网线都别给我搬走,连看门老大爷都给我留下。看门老大爷真的留下了,陈年搬走了。我跟陈年,首先不是对手,是兄弟。我们两家共同的投资人有三个,就是说,董事会成员里面有三个是重合的。我们是兄弟公司。



乐淘的两次凶险转型

2008年6月,乐淘成立了。电子商务这事挺亢奋的,但我没有冒进。这个行业,很多人咔嚓投一笔钱,我没有。因为我不懂这事,所以我得先看看。看了半年之后,发现完全不靠谱。

那会儿全是二把刀,我们团队里都没有做零售的。我发现玩具这东西不适合。你想,做电子商务肯定是占传统零售的一个百分比,首先这个行业基数够大你的百分比才能够大。玩具的基数很小,一点点。

玩具的方向不对,整个团队就开始研究。2008年底,我们有30多个人,从头到脚地分析,发现从头到脚,身上的都被凡客做了,脚上穿的还没做,那就做鞋。做玩具的时候拍脑袋居多,做鞋的时候还真想起来要做个市场调查,专门去广东看了牛仔裤厂家。后来觉得,人不是天天穿牛仔裤,但是一定得天天穿鞋,于是开始转型做鞋。

局外人觉得,乐淘做得真好,一下就转型了。但要内部看,这次转型非常凶险。一开始的时候,中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多做鞋子的了,还都做得不错,我们就小不点一个。我们团队还是没有做鞋子出身的,不像现在,我们管供应链的VP是ZARA的VP。那会儿就是一帮做互联网的人,跨行跨得远,就埋头做。那时候我都想,算了吧,钱还给投资人,回家继续睡觉想方向去。我这个人不认输,方向错了我要迅速换,但是我又不可能对不起投资人。反正不就200万美金嘛,我就用自己的钱还他们,大家还是兄弟。

鞋子一做就有感觉。2009年8月18号,我35岁生日那天正式上线,上线第三天就宕机了,因为访问量大。那种气场有点像百度在2002年的时候,我自己能感觉得到,要上来了,小宇宙要爆发了。

乐淘的第二个转型是坚决不采购货。当时乐淘内部也吵得很厉害,但我一直咬着牙,我就不采购货。

做零售最大的痛苦是库存积压,而不是零销售额,如果你不采购的话,你就永远没有这条痛苦。但是有另外一个痛苦,你不采购,谁跟你玩儿啊?这时候,说好听的,找一些志同道合者,说不好听的,就是先忽悠一批人。做电子商务,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你成长速度够不够快。只要你够快,盘子会越来越大,所以速度和效率必须一致。如果买货,你的速度不会快。后来我想,我们不买货是有先天优势的。商务是买货或者不买货,电子是互联网,是你的发展速度。乐淘这个团队,互联网很强,所以我们用不买货的方式解决了零售。零售是不是能成,取决于你的速度,就是你互联网的操控能力,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基于这几点的分析,供应链的战略方向就是不买货。像奥康这些比较大的企业,乐淘他们没听说过,光是知道你毕胜,但是乐淘靠不靠谱就不知道了。看在朋友面子上,他们尝试性地放了8000双鞋到我们库房里,两天没了,卖光了。奥康老总震惊了,现在要多少给多少,他们有专门人给我们补货的,一个星期几千双上万双往里补,根本不要钱。

(Tips:毕胜创业感悟3:做电子商务,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你成长速度够不够快。只要你够快,盘子会越来越大,所以速度和效率必须一致。我们用不买货的方式解决了零售。)

现在,我们管供应链业务的总监,他去哪儿都是老板法拉利接送,两三家追着他谈。但是一开始,跟供应商的谈判非常痛苦。乐淘的前五个供应商都是我亲自谈的,装孙子嘛。一个一个都是土老板,说你有几个钱。我曾经碰到一个老板,坐在茶馆里谈。他说,你把乐淘的股份给我40%,我就跟你玩,要不就不给你供货,怎么着吧。他在鄙视你,等于在说,你不就是个要饭的。到最后,这种话都出来了,说,以你的实力,全中国没人给你供鞋。

这个世界很现实,我确实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当时我们办公楼的隔壁就有一个非常大的供应商的老总,那会儿我们整整谈了7个月没下文儿。后来他说,毕胜我看你挺诚心,先拿几百万的货合作一下。现在,我们搬到王府井澳门中心来了,我一开窗户就能看见他办公室。再打个电话,说你探出头来,他就探出头来。他说干啥,我说请我吃饭,他说好,下来吧。最后我们成为哥们了,要多少吧,几个亿,放过去,没问题,就这种关系了。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发展速度

以前在百度,我也管过销售,我也跑过用户,像这种把Somebody变成Nobody的事情,不是对我最大的挑战。我们这会儿在这吃饭,还不错的餐厅,挺高档,两个月前我们在丰台吃的驴肉火烧、成都小吃,照样很开心,没有什么拉不下来的东西。人如果这点(身段)都拉不下来,你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了。创业其实就是把你置身野外,周围都是一群狼,你饿得三天都没吃饭了,你说老子是亿万富翁,不弄点海参鲍鱼我就不吃,这时候旁边爬出一只老鼠来,你快饿死了,就它了,生吞活剥。这就是一个创业人必须有的素质,你没这点素质就别创业。

(Tips:毕胜创业感悟4:以前在百度,我也管过销售,我也跑过用户,像这种把Somebody变成Nobody的事情,不是对我最大的挑战。人如果这点(身段)都拉不下来,你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了。创业其实就是把你置身野外,周围都是一群狼,你饿得三天都没吃饭了,你说老子是亿万富翁,不弄点海参鲍鱼我就不吃,这时候旁边爬出一只老鼠来,你快饿死了,就它了,生吞活剥。这就是一个创业人必须有的素质,你没这点素质就别创业。)

从百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乐淘的操盘手,我最大的坎儿就是战略创新。以前战略不归你管,现在你要统领战略。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讲,说毕胜你战略性很差,战术超强,我一直体会不到啥意思。2005年的时候,老李大骂我一顿,说你战略性很差。我就想,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说我战略性差?当然,说我战略性差的人都是江湖地位非常非常大的大佬,基本上现在都是神的那帮人。

我在百度也算创业,但我是个辅助者,我体会不到老李的全部痛苦。我以前做了错误决定,天塌下来老李扛着,没我事儿。现在天塌下来我扛着了,所以全是我的事儿,在这点上就不太一样。老李以前也痛苦过,也纠结过,但他所谓的痛苦纠结就是尽量避免错误的决定。

(Tips:毕胜创业感悟5:从百度的职业经理人到乐淘的操盘手,我最大的坎儿就是战略创新。我在百度也算创业,但我是个辅助者,我体会不到老李的全部痛苦。我以前做了错误决定,天塌下来老李扛着,没我事儿。现在天塌下来我扛着了,所以全是我的事儿,在这点上就不太一样。)

所以就有第二招,当你快速发现你的决定错误的话,马上调头。乐淘的转型也是,一旦错误,马上调头。他们都觉得我拍脑袋的时间多,经常是我拍完了效果还不错,其实我拍脑袋之前已经想了好久。

其实乐淘到了这个程度,在鞋类B2C已经是非常遥遥领先的第一了,我一点儿不怕市场的竞争。我最怕的是什么呢?我最怕那种用屁股做决定的事儿。你的企业咔咔涨,一个季度的业务是去年全年的总和,涨势太快的时候自己别犯傻。我最怕的是这个,每当你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就有可能犯傻。你即便卖鞋也有几个方向去走,是做自有品牌还是怎样怎样。

4月初,我去美国出差一礼拜。其实会不多,就仨会,我一直在想这个公司还有哪些没做好,列了好几页纸。回来之后就开会,十几个总监,每个人上去讲,原计划两小时,结果每个人都是N个小时。都是那些问题,一起找解决方案。我觉得把这些问题解决掉了,乐淘还会再上一个台阶,由一个劲儿很大的青年变成一个比较成熟的青年。人生下来就是要解决问题的,解决好了核心层面,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了。



李彦宏和王朔教我的事

我有个铁哥们,做制片人的,他一介绍,我跟文化圈这些人就都混熟了。王朔、石康、徐静蕾,我都认识,经常一起玩儿。当年石康给我一个打印的剧本,神秘兮兮地说,哥们,这个一定火。我也没在意,扔在书架上。几年之后一看,呵,就是《奋斗》。2006年,徐静蕾做电子杂志就是我给她出的主意。后来她第一期杂志出品人写我的名字,我说你别写我的名字,跟娱乐圈扯上关系太麻烦。有一次,我和徐静蕾在上海见面聊天,后来就有狗仔队来拍照,标题是《徐静蕾密会眼镜男》。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不知道的还以为闹绯闻了。

离开百度之后,我和那帮人经常一起玩。2006年8月18号,我32岁生日。我在钱柜包了一层楼,雷军、徐静蕾全来了,刀郎专门从新疆飞过来给我过生日。但是,就是烦啊。其实我们的状态挺像的,徐静蕾说,这辈子不愁吃不愁穿的,干点儿什么好呢,我也是这样。我一边玩,一边看点书。王阳明的书对我影响很大。他说“知行合一”,我学到两样东西:不偷懒,不抱怨。

(Tips:毕胜创业感悟6:王阳明的书对我影响很大。他说“知行合一”,我学到两样东西:不偷懒,不抱怨。)

我一直是个勤奋的人,在百度那些年,我每天七点半到公司,十一点下班。你要不在办公室,老李的脸能拉那么长,你就自觉点。我也算淡定。我觉得,出现任何事情不要抱怨,去想症结在哪儿,然后以最快的方法把它解决了,就行了。2006年,我母亲去世,我跑到广州散心,找一个朋友玩。我们开着他的本田车,半路上爆胎了。8月份,大太阳,特别热,没有人,也没有水。我们走了很久才找到人换胎。当时,这个朋友开着自己的广告公司,后来我创业,他关了自己的公司来帮我。很久之后他才告诉我,之所以愿意跟我,就是因为当时在那样的状态下我也没有抱怨半句,一直在找办法解决问题

2007年夏天,我在家里攒了一个局。我请王朔和疯狂英语的李阳来我家做客,大家坐而论道。我们仨在院子里烧烤,我坐中间,王朔坐我右边,李阳坐我左边。我算挺能说的了,一开始我还能插上一两句话,后来我一句话也插不上了。从晚上八点到凌晨三点,整整7个小时,这两人一直在喷,从汉语的进化一直聊到人类的起源。到了凌晨三点,李阳突然站起来,扑通一声在王朔面前跪下了,说,朔爷,我服了。

这个局对我后来创业影响挺大的,主要是心态上的影响。世界那么大,那点小纠结算什么,你就干吧,就算不成又能怎么地啊。

王朔对我有影响,雷军是乐淘的启蒙老师,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李彦宏。我的整个做事习惯、优点、缺点都是他教出来的。乐淘跟百度谈合作,没法跟我谈。他还没跟我提条件呢,我就说是不是这个条件。他说你怎么知道,我说你回去跟李彦宏说,我是这个条件。他回去见李彦宏,还没开口,李彦宏就说毕胜是不是这个条件,跟我说的完全一样。后来那人说,算了,我不掺和你们哥们的事了。

(Tips:毕胜创业感悟7:王朔对我有影响,雷军是乐淘的启蒙老师,但是,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李彦宏。我的整个做事习惯、优点、缺点都是他教出来的。)

乐淘做了几年,到现在为止,一直没咋呼。现在电商的同学们,一个是打广告,一个是无休止的论坛、演讲和聚会。我没走这条路,乐淘2011年之前也不会打广告。为什么?这跟我百度的出身有关系。百度人的做事风格就是这样,一定要把自己内功做好再出去。这个互联网江湖,我见得多了。1999年、2000年那会儿,Donews极其盛大、极其热闹,我参加过那时候的会,浮躁得一塌糊涂。都在讲商业模式、融资理念、未来市场发展,每个人都上去喷,后来证明在上面喷得越厉害的人后来死得越惨。起码这种东西不是一个创业型公司的事。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共识,除非乐淘变成老百姓的一个生活方式,否则在此之前,你首要的工作就是怎么给用户创造价值,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四个礼拜之前,我去李彦宏家吃饭。他问我做得怎么样,我就说,我决定只做鞋。他说好,还给我一个建议,说你一定要开始精细化管理。我回来琢磨了半天,什么叫精细化管理。再一想就明白了,他这是要我节省成本的意思,这样万一市场有变化,别砸了。说实话,电子商务现在这么热,乐淘就是一块被大潮挟裹着向前的石头,只求不要被碰碎了。但是不管怎么向前,石头还是石头,不是别的什么。乐淘非常坚定,只做鞋。前几天我还跟刘强东聊天,我说京东要做中国,乐淘就要做新加坡,不做大而全,就做小而美

(Tips:毕胜创业感悟8:电子商务现在这么热,乐淘就是一块被大潮挟裹着向前的石头,只求不要被碰碎了。但是不管怎么向前,石头还是石头,不是别的什么。乐淘非常坚定,只做鞋。)

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好像也是能吃能睡,我的发泄渠道就是骂人和唱歌。我基本上是个麦霸,招牌歌是《三万英尺》。我脾气不好,一不爽了就骂他们。这帮兄弟跟着我很苦,他们都不是初次招聘的,都是跟我认识很多年的朋友,算是子弟兵,对我太了解了,能够容忍我。最近,从美国回来连开了三天的会,我发了不止十场火。我在讲PPT,有人顶了我一句,我一下就火了,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你再这样把我脾气飚起来,我就把你赶出去。

我是狮子座、O型血,我的口头禅就是“你大爷”,但我说完就完了。迄今为止,这帮兄弟都被我压榨成什么样了,一个走的都没有。有人结婚一直没休假,有人结婚就两天假,还一直在跟供应商谈判,还有人老婆早上八点生孩子,中午就来上班了。大伙图什么,就是觉得,乐淘不管做什么,但是乐淘一定能做成。

这两年,这帮兄弟被我折磨,当然市场也在折磨我们,真的已经非常非常痛苦。有人说创业就是快乐的,我觉得是假话。如果你明天账上的钱不够给员工开工资了,你的方向还没找到,上百人渴望的眼神看着你,就认为老毕你能够做到,我们下半辈子全指望你的时候,那会儿你能找到快乐才怪呢。反正我找不到快乐,我找到的只有痛苦。所谓痛苦不是难受,而是压力,你有责任。你是衣食无忧了,你到任何一个阶段轻松甩手都无所谓,但是这帮兄弟没有啊。我现在有接近400个员工,到年底估计会超过1000人,这帮兄弟还没有财务自由。高深的梦想不要谈,现在我这几百号人财务自由了才是最重要的。人家不财务自由,凭什么跟着你干?

我现在回想2006、2007年的状态,简直有人鬼殊途的感觉。那时候简直就是混吃等死。现在,那么多的同行在这个行业做着恶意不恶意的竞争,我们也打过官司,我们又不懂鞋业零售,但我觉得乐淘想明白了一件事:练内功。最初我们上线5个牌子,200个款式,现在105个牌子,11077个款式,翻了N倍,这就是练内功的结果。

创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谁也帮不了你  zhuo注:凡事靠自己   (2012-11-04 15:39)  评论 (0)    。事无巨细,导师帮不了你,老婆也帮不了你。我和我老婆从来不谈工作的事,因为我认为她帮不了我,她没有碰到那些细节面。她说你这几年不是挺顺的吗?她总这么想。她对我的痛苦程度还不如我的下属知道得清楚,因为我们一起痛苦过,她没痛苦过。她是政府工作人员,学习“三个代表”,每周要开“两代会”(团代会、学代会),搞组织生活。我哪有时间搞组织生活?自己生活都快搞不下去了。她挺替我操心,但是我把她定义为瞎操心,她根本不懂嘛。她往往说说我就烦了,我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我觉得创业有无数个坎儿,最大的坎儿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坎儿,看你快歇菜的时候还能不能坚持

(Tips:毕胜创业感悟9:有人说创业就是快乐的,我觉得是假话。我觉得创业有无数个坎儿,最大的坎儿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坎儿,看你快歇菜的时候还能不能坚持。)

就连李彦宏都有坚持不了的时候。几年之后,我跟着他到纽约去敲钟,我是亲眼看过这条路怎么走的,我也经历过老李的那种精神状态和思维状态。我没想那么远。我觉得能够往后看两年就是高手,往后看一年就是优秀,往后看一个月就是合格,我觉得我是优秀,我往后看一年就行了,想太远没用。

我的动力就是手下几百号兄弟,我不能忽悠他们。我们是全员持股,他们的股份加起来不会比我少。我跟他们说,我觉得乐淘“能成”,我没说“肯定成”。但是“能成”也要付出很多很多辛苦。很多人成功了之后写书,都是“被写书”,像李彦宏都是“被写书”,他那些痛苦其实写书的人并没有感受,只有那帮跟他一起创业拼杀过的兄弟才清楚。

上一次见李彦宏,憔悴多了。我当时就想,做英雄是很辛苦的,我不做英雄,做事就好了。

(Tips:毕胜创业感悟10:做英雄是很辛苦的,我不做英雄,做事就好了。)

原文出处:http://chuangye.umiwi.com/2011/0428/5454.shtml;
含有关联记录 3 个
(16)    转记(1)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CEO工作重点   激情 Passion   激情升华了我们的创造力   坚持   你寻找的就是你的Passion   为创业者支招   
给年轻创业者的忠告

于刚
2012年七月六日
登载于《福布斯》中文版2012年8月刊

两个月前,我接受了一个媒体的采访,临结束时记者让我给年轻的创业者们三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忠告,我思考了片刻后回答:
1)创业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不要急于求成
2)创业要迎难而上,容易做起来的事情也容易被复制而缺乏价值;
3)创业需要激情,激情能激发创造力,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有激情才会不惧坎坷而享受这个过程,若无激情则不要匆忙起步。
在此我希望把这些想法展开,并用我看到的和亲身经历的故事来阐述这些观点,让正在途中的或正准备创业的年青人少走弯路。


创业不要急于求成

创业初期往往是创业者的兴奋期,在这个时期创业者满怀憧憬,坚信自己的创业想法并为其所亢奋,吃饭睡觉都想着,与亲人朋友交流三句不离创业话题,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这个时期感性超过了理性,对成功的预期远远超过了对风险的评估。这种感觉又会被早期的一些小的里程碑所放大,往往误导了创业者,让创业者觉得成功好像就是明天的事,需要百米冲刺,情绪过于乐观,决策变得短线,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将创业当成百米冲刺最大的危害在于其忽视对创业成功的基石的灌注,包括企业文化的创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甚至包括组织架构的设置和系统架构的设计。没有坚实的基础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早期的快速导致瓶颈的快速来临,甚至让创业流产。

我在美国的第一次创业是为航空公司开发实时运营管理系统,从我家里的地下室起步。我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了一个系统原型(prototype),并用它从Continental Airlines拿到了120万美元的第一单。我迅速的将公司搬到了正规的办公楼并招聘了开发人员开始了生产软件的编写。项目启动时忽视了对系统底层架构的深层考虑,也低估了实时管理系统的开发难度,一年的项目我们希望能几个月完成,期望能立即将此系统推广到整个航空业。开发进行了大半年后公司新入职的CTO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时发现继续往下走已经很困难了,原因有:1)系统设计不够模块化和柔性化,用他的话说我们的程序像意大利面条,子程序间互相牵扯,逻辑的改动和维护非常困难。2)我们的系统在设计时缺乏对其他航空公司的需求分析和考虑,不够标准化,若运用到其它航空公司时还要重新开发。3)我们的数据架构无法处理大规模的实时数据。讨论了两个多星期后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推翻重来。新的设计我们接受了教训,慎重的考虑了系统的重要基石:标准化、模块化、柔性化和实时化,为后来系统的成功交付及应用奠定了基础。这套系统后来被众多的美国航空公司所采用,仅2001年一年,就为Continental Airlines节约了3000多万美元。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创业时选择做什么极为重要。过于简单的商务模式别人一定都想到了,若市场上没有则一定是商务模式本身有问题或者是实现起来特别困难。容易的概念即使是你第一个想出来若有较大的价值也会马上被别人复制。Groupon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在美国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经过媒体放大和资本市场的追逐,瞬间中国的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一年多的时间竟然有5000多个上线。这种模式没有什么门槛,太容易被复制,今年已经倒闭一半。

迎难而上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但要遵从中国的一句古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不是人人都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我认为迎难而上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要清晰的了解困难之所在;2)要有克服困难的核心竞争力及方法和工具;3)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搭档刘峻岭和我在创建1号店时选了一条艰辛的道路,以大品种,快销品为主的综合类网上超市起步。感觉网上超市的概念很直观容易被顾客接受,而且是满足大众所需,获取顾客的成本会低,顾客的黏性会很强。但这类商品大,重,易漏,易损,保质期短,比图书、数码、服装类商品的服务半径短的多。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快消品的电子商务最难的是供应链管理,而我们在这方面有多年的经验、知识和管理能力。我们大量的投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打造,开发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品类管理、价格管理、库存管理、仓库管理、配送管理等多个模块,让供应链管理成为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激情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激情的英文原词Passion更全面,更能准确的表述这种状态。Passion是指一种强烈的内驱力,一种极度的喜爱,一种偏执的信念。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完成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在1994年时是一个投资管理公司D.E.Shaw最年轻的资深副总裁,他在寻找投资机会时得知网络用户一年激增23倍的信息,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几周后便辞去了丰厚的职位,和太太一起驾车去西雅图,路上起草商业计划,到西雅图后立即在租的房子的车库里架起电脑,聘了四名助手开始编写软件。当时的办公桌是用门安上四个柱子做成的称为doordesk,后来这种doordesk成了亚马逊的标配,以提醒大家仍在创业,我在亚马逊时也用这种办公桌。激情让贝佐斯抓住了机会,他在1995年7月成立的亚马逊书城在早期就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没有任何广告宣传,30天内亚马逊的书就卖到了美国和其它的45个国家。
  zhuo注:要始终保持创业的文化、氛围、创新能力、团队效率。   (2012-10-26 09:06)  评论 (0)    

创业要看你的起因和目的是什么。是希望逃离职场的约束和玻璃天花板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是想试一把运气也许能浪里淘金功成名就? 是追求时髦还是被其他创业者的成功所诱惑?是享受这个磨难和坎坷的历程为自己人生增添一次丰富阅历?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完成自己一个梦想

我更希望你的起因是后者,因为创业的风险是极大的,在前10年创业企业的存活率也就是2%,更别说成功率了。前几个理由都没有办法让你忍受住寂寞经的起磨难,更不会让你有坚定的信念去不屈不饶的去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峻岭和我创建1号店也是靠这种passion。我们辞去戴尔外派高管的职位,从戴尔给我们租的豪宅搬出来,开始亲身体验创业所有的点滴。在一个10平米的办公室里一张办公桌我们面对面坐了四个多月讨论和撰写商业计划。给公司取名,设计LOGO, 在招聘网站上发广告,挤公交地铁去拜访供应商,在地铁站办公楼和小区发海报,参与系统设计;在仓库里入库,上架,拣货,盘点;给顾客配送,做客服;与供应商,配送商,推广商谈判;促销选品,广告语编词;等等。有一次和一个实体超市谈合作,该店的店长足足晾了我近两个小时才见我,晚了也不道声歉;有一次去工商部门,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训我像训他孙子;已签了约的仓库被业主无理由毁约。生气吗?我们只是笑笑,说‘这一切将来都可以当故事讲了’。我每天早晨醒来都急于去办公室工作,用峻岭的话说:‘每天都处于亢奋之中。’激情升华了我们的创造力,让我们遇到困难时觉得“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之本色”。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说:“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 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 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

你寻找的就是你的passion。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72c8bd0102ecx9.html;
(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立即行动   微笑面对   
【价值十亿的十句话】1、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2、我是最棒的;3、我一定会成功;4、成功一定有方法;5、我要每天进步一点点;6、我用微笑面对全世界;7、人人都是我的贵人;8、我是最伟大的推销员;9、我要立即采取行动; 10、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直到成功!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激情 Passion   坚持   专注   
李静:我觉得创业一是游戏,二是做事一定要有常人没有的激情,而且这种激情一直坚持到底,最后把别人耗死了。我记得十年前我做电视公司也是,周边公司都非常大,我们很小,我觉得内容一定是最厉害的,就做内容,每天就跟导演开会,十年后我们一站起来,那些公司都倒了。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274459414/z0k9PpT2P;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合伙人   激情 Passion   坚持   专注   
【创业所需要的】1)创业愿望。2)创业激情。3)一定的创业资金。4)专业领域做专业事。5)合伙人切记太多。6)毅力、坚持。7.)要走出去。8)选择一个有事业心和心胸的合作伙伴。8)想办法和主意要多,方法能改变命运。9)重视销售和外联。10)做到细分领域第一品牌。11)不要轻易改变立场。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274459414/yFsK5vvJl;
(19)    转记(1)    评论(6)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不断反思和总结   坚持   阶段性目标很重要   柳传志   退出画面看画   自身素质要求   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柳传志:创业四点建议】柳传志在联想之星四期结业晚宴的分享:1)创业是自己选择的,要坚持,无怨无悔才能走到底;2)无论理想多大,先把碗里的饭吃到嘴,阶段性目标很重要;3)学习能力很重要,出现问题先反思自己,不停总结,退出画面看画、复盘;4)选择和谁一起走,互相鼓励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274459414/yFjBQoUwe;
(7)    转记(1)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永不放弃   
薛军新浪个人认证 :不放弃、坚持是成功之道!

◆◆
IBM_SmartCamp新浪机构认证:有一道计算题:如果一件事情的成功概率只有1%,那么重复做一百次,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是多少呢?很多人选了10%,一些人选了23%,极少数人选了38%,然而正确答案是63%。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屡败屡战的小本创业者反而容易取得创业成功的根本道理。坚韧不拔并善加总结,成功自然就在眼前。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李开复   深刻理解人性   双赢   为他人着想   正视失败, 拥抱逆境   自身素质要求   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李开复:创业家身上应具有特性】悟性= 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心态, 耐性= 为长期愿景努力,恪守原则, 韧性= 失败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人性= 对他人的真心关怀,追求双赢。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3725273/yDVi2xR1M;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经验教训总结   知识产权   执行力   
初次创业易失败的10大原因

对于创业者,尤其是第一次创业的人来说,成功与失败的几率几乎是相等的。我本人作为创业导师,也是一位创业者,可以说已经对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了。此外,相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初创企业在经营前五年内失败倒闭的几率高达50%。

下面是我总结的导致首次创业失败的10大原因,以及规避的方法:

1、未制作商业计划书。不要相信那些商业计划没用的错误观点。设计商业计划书是检验你是否确实知道如何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最好方式。

2、微薄或毫无盈利的经营模式。即便是非盈利机构也必须能够产生收入(或获得捐赠),以弥补运营所需的费用。如果你的产品是免费的,或者你每次销售都产生亏损,那么仅通过销售额是无法弥补这些亏损的。就算你有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妙方,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没有钱付给你,你的业务同样无也法持续太长时间。

3、有限的业务机会。不是每个出色的创业想法都能最终取得现实的成功。就算你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信心满满,并且坚信所有消费者都会需要这样的产品或服务,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真的都愿意为此掏腰包。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聘请专业人士来负责进行市场调研,而不只是听取家人和朋友的不成熟意见和建议。

4、缺乏执行力。当年轻的创业带着他们所谓“价值百万美元的创意”来找我咨询时,我不得不告诉他们一件残酷的事,那就是创意本身一文不值,最重要的是有能力付诸实施。如果某人不善于做困难的决策,不愿意承担风险,那么他/她根本就不适合创业。

5、竞争太激烈。如果你所在的领域内真的没有竞争对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很可能意味着你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但是如果简单在谷歌搜索一下,就能找到10或更多同类企业,说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可能已经人满为患了。记住,熟睡的巨人会醒来,所以不要认为微软或宝洁这样的企业规模太大,而且行动过于迟缓,不需要担心他们成为竞争对手。

6. 没有知识产权。如果你希望获得投资人青睐,或者期望在面对业内大型企业的竞争时,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你就需要申请专利注册自己的商标和知识产权,当然还要为了保护你的商业机密签订非竞争协议和保密协议。对于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知识产权通常是专业投资人最看重的评估因素。

7. 团队缺乏行业经验。事实上,投资人关注的是经营者,而非经营理念。他们乐于看到创业团队拥有与公司业务领域相关的工作经验,初创公司的经营者有相当的实际经验。如果这是你初次涉足某个领域,那么就找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合作伙伴,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向团队传授相关经验。

8. 低估了创业成本。现金无疑是创业的主要资源,但是例如行业关系和销售渠道等,对于某些产品来说,可能是更重要的资源。手中握有过多现金,并不是明智的经营方式,其带来的负面作用与现金不足相差无几。另外,在公司产生收入之前,不要辞掉你还在从事的工作。

9. 市场营销力度不足。市场营销策略如果仅是口头上的只言片语,在现如今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的狂轰滥炸下,根本不足以让人注意到你的产品和品牌。即便是病毒式营销也要花费相当多的资金和时间。如果没有高效创新的跨媒体营销方式,你的公司就无法吸引客户或赢得业务。

10. 过早放弃。以我个人的经验,初创公司最常见的失败原因就是创业者感到倦怠了,过早放弃了创业的想法,公司也关门大吉。很多成功的创业者,如:史蒂夫?乔布斯,托马斯?爱迪生等,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苦难和挫折,都会坚定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直到成功。
原文出处:http://xueyuan.cyzone.cn/qibu-jihua/232796.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激情 Passion   坚持   忍受孤独和寂寞   深刻理解人性   说服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   自身素质要求   
【成功创业家的特征】1.具有创见性;2.坚持不屈的精神;3.耐得住寂寞;4.超凡的说服能力;5.洞察市场潜在需要;6.注重细节完美;7.深刻理解人性;8.行业专家;9.对数字极为敏感;10.饱满的激情;11.狂热追求财富;12.很强的直觉;13.非常务实;14.冒险精神;15.超强的算计得失的能力。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268916473/yDtbwvbEd;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专注   
【水滴石穿式的创业】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原因起码有二:①它们目标专一。每一滴水都朝着同一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②它们持之以恒。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未间断过这种努力。由此及彼,可以想到那些成功的创业家们,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专”“恒”二字创业之道: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创业需要“三于”:1、敢于创业。创业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如果真打算创业,首先就要敢于迈出第一步。2、善于创业。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千万别妄想做专,需要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3、乐于创业。创业之路注定是艰辛、曲折的,既然选择了创业就要学会享受创业中的苦与乐,千万别轻言放弃。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098807780/yC5Y5ckkc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诚信   沟通能力   坚持   自身素质要求   
【创业成功必知细节】
1、养成必要的好习惯
2、和志同道合的积极者做朋友
3、要遵循客观规律不信命运之说
4、有成功的想法
5、设立目标并为目标列出计划
6、不要过多的依赖于经验
7、讲诚信创业者立足之本
8、创业者要有坚定意志
9、创新思维是创业成功的翅膀
10、短暂的失败是巨大的财富
11、良好的交际能力。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644510497/yBNkjbczB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Bill Gross   激情 Passion   坚持   为创业者支招   演示技巧   勇于尽快试错   专注   
商界传奇Bill Gross:我从创办100多家公司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Bill Gross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商界精英,他从12岁便开始创业,到目前为止共创办了100多家公司,覆盖了各行各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前不久,他在巴黎召开的LeWeb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心得和感悟,希望对创业者有所启发。


1. 把握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The First Lesson: Market Power Rules

要想成功经营一家公司,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有一件事如果你能很好地把握的话,它能在你不做任何事的情况下就能推动你走向成功,这就是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脉搏。在20世纪70年代,太阳能行业开始迅速起飞,于是我抓住发展机遇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Solar Devices,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当时我还在上10年级。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课:把握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这是在你走向成功的过程中的重要助推器。


2. 掌握演示和销售产品的技巧
Lesson #2: Master the Demo

要学会如何向别人演示和销售产品的技术,我在大学销售自行设计的高端扬声器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演示技巧。演示技巧在我之后创办经营的所有公司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门技巧可以算作是我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不要将演示技巧视为小儿科,要努力学着去真正掌握它,因为无论你经营什么样的公司,这门技巧都是不可或缺的。


3. 要对自己的想法充满激情
Lesson #3 Pursue Your Passion

很多人都知道苹果背后的故事,但很少有人知道迪斯尼背后的故事。在华特.迪斯尼快要破产的时候,他推出了挽救公司的“白雪公主”;之后,迪斯尼乐园的推出再一次挽救了处于困境中的公司。每一家公司都会面临很多艰难的挑战,要想克服这些挑战,你就必须对你的想法有十足的激情。


4. 专注、专注、再专注
Lesson #4: Focus, Focus, Focus

无论做什么,能做到专注总是好的。一开始我也担心自己专注的方向不对,但事后结果却表明,即使你专注的方向错了,因为专注,你也会比以前做到更好。如果你能将自己专注的事情做得非常好,那么你就能与用户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专注也是我在经营所有公司的过程中自始自终坚持的原则


5. 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Lesson #5: Recognize Your Strengths

对自己的长处要认清,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也必须敢于承认,并通过雇佣那些可以弥补你自己存在的不足的人来达到一种平衡。我本人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但一个公司要想成功,它就必须专注。在经营Idealab孵化器时,我就雇佣了很多能弥补我个人存在的不足的员工。


6. 千万不能冒进
Lesson #6: Don't Overbuild

我们在1997年创办了eToys,在当年的圣诞购物季,公司的销售额已达150万美元,第二年的销售额大1000万美元,第三年5000万美元,接着公司上市。为了实现所有地区一日内发货的目标,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很多仓储中心,上市第二年,公司销售额达1.6亿美元,但这远没有达到公司3亿美元的产品供货能力,公司因此垮了,给我留下了一个惨痛的教训。因此,千万不能冒进,世界变化很快,扩张步伐最好慢下来,虽然这可能会给公司的短期利益造成一定影响,但这远比公司扩张太快而导致破产好得多。eToys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7. 在产品市场成熟之前,要确保公司能够存活
Lesson #7: Survive Until the Market is Ready

在1999年,我创办了在线娱乐网站Z.com。那些的宽带普及率仅为10%,但我们相信宽带的普及率会很快增加。我们成功融资1000万美元,网站带来的效益也不错,因此我们雇了110名员工。然而,由于宽带普及速度太慢,我们便将公司员工数裁至46名,第二年只剩下20名,最后只剩下12名员工,最后的最后,公司因资金短缺而宣告破产。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如果你推出了一个用户很喜欢的不错的产品,但产品市场还没有成熟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必须尽力精兵简政、削减开支,保证公司能存活到产品市场成熟之时。如果我们当时能够将110名员工一次性裁至12名,那么公司很有可能会存活的。我们的反应太慢了。


8. 测试、测试、再测试
Lesson #8: Test, Test, Test

1999年,我创办了在线汽车销售网站CarsDirect,人们那时对此表示怀疑,在网上买汽车安全吗?CarsDirect上线的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4份订单,接着我们很快将网站关闭(因为我们必须以零售价的价格买进4辆车再亏本卖出去),但这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之后我们便开始真正做起了这么一家网站和公司。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真正推出产品之前,要想办法将产品在用户中进行测试,再根据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调整。在不确定模式的可行性之前不能花费太多的钱。


9. 如果你真有什么好的想法,一定要坚持
Lesson #9: Stick With It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一定要坚持,不要理会那些批评者的声音。很多批评者都不看好我的很多商业想法,但我知道自己想法的价值所在,因此我一直在坚持着,同时,我也用行动证明了想法的正确性,这也是创业者必须要学会的东西。


10.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Lesson #10: Find Essential Partners

eSolar是一个费时费力的项目,在创办和经营eSolar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我们急需大量的资金和土地,我们不得不寻找合作伙伴,因此我们与GE建立和合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要实现你的宏伟的商业想法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那么你就必须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我强烈建议,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公司需要合作伙伴的话,那么寻找合作伙伴便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11. 利用好用户的热情
Lesson #11: Harness Your Users' Passion

在如今的媒体时代,你必须学会如何利用已有用户为自己带来新的用户,让用户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如果掌握了这门学问,这将对公司大有裨益。


12. 一切真理都必须经历3个阶段
Lesson #12: All Truth Passes Through Three Stages

一切真理都必须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想法遭嘲笑的阶段,其次是想法遭强烈反对的阶段,最后是想法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真理的阶段。想想这个问题:一个具有突破性的想法在一开始都会被认为是疯狂的想法,要想将自己所谓的疯狂的想法变为理所当然的真理,你必须要勇于面对所有的嘲笑和反对。在苹果Think Different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些你认为足够疯狂的人才是能够真正改变世界的人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69958.html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李善友   
【李善友:创业5年的那些苦水】1.失败了,什么都是狗屁;成功了,狗屁也是战略;2. 成功=努力+机遇 谁能控制你的运气?3. 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喝到美酒,是因为他永远不肯喝苦酒;4. 面对失败:学习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5.坚持是人最重要的能力。6.创业经历四个字:死里逃生。大家来说说自己的苦水!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坚持   丘吉尔   
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丘吉尔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