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r
注册
登录
zhuo
创业笔记
加关注
426
要点
52
原创
925
摘记
2326
推荐值
67
注释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桂曙光
问创业者公司目前有几个人时,不知道是担心拿不出手、还是真不清楚、或者流动大、有人兼着职,往往是望着斜上方想一会儿,然后说:“7、8个人吧。”
经纬张颖
经常会听到创业者说,“我们大概还有xxx万....” “我是负责产品的,现金和每月花费细节我要问下”....做为一个公司的创始人,不管你的背景是什么,你一定要对公司核心的财务数据了如指掌,必须要能随着公司的成长而提升自己,让公司的发展更加稳健,安全,可预测,这是对自己,团队和员工负责。
2013-05-21 10:17
分享到话题
(28)
转记(1)
评论(1)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3:内容如何流动
先破题,内容如何流动,换个方向思考,即你是如何接收到信息的。把内容当做零散的信息组成体,即内容流动问题实则是信息流体系的建设问题。接下来从三个体系的建设,一起窥探内容如何流动的秘密。
层级关注体系
最早接触的社区是康盛出品的DZ论坛,用户只能通过主动参与帖子互动后,你才会授粉默认关注了该帖子,然后呢,通过消息系统传送该帖子的相关更新告知与你。
DZ论坛还没有将关注体系显现出来,所有的参与帖子然后收到更新推送都是通过后台默认记录进行。这个时期的DZ论坛关注体系就是帖子(发起帖子、参与帖子回复、顶贴等互动),即一层关注体系。
百度知道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leiphone.com/ugc-community-product-3.html
;
http://www.gauin.com/
;
关联记录:
2013-05-14 18:42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UGC社区类产品系列2:如何让用户创造内容
前几天写了UGC社区类产品系列1:违规内容的处理。今天继续该系列,聊一下如何让用户创造内容。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通过搜索查询到其他同学在用户创造内容话题上的不同纬度不同声音的文章。
有站在术的角度,告诉我们要通过什么高质量的内容、奖励措施等等鼓励用户创造内容;
有站在内容属性的角度,告诉我们
优质内容的显示对一个产品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
有站在内容价值的角度,告诉我们如何让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用户创造、用户消费、平台的多方共赢局面;
有站在用户关系的角度,告诉我们内容生产动力的来源;
这些同学分析的观点我基本都认同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leiphone.com/ugc-ruhe-rang-yonghu-chuangzao-neirong.html
;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2013-05-14 18:40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给你一千万,怎么去启动一个创业项目?】创业的时候,钱不是你最需要准备的东西。因为有了经验、能力、产品、团队,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热钱哪里都有,
但是你要努力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
…
虎嗅注:本文的主角是两个年轻的高帅富,一个问父亲借了一千万想创业来求精问道,另外一位。。创业失败后来跟更年轻的这位来总结经验教训。
高帅富A:有 1000 万资金,该怎么去经营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
背景材料:国内计算机专业排名前三的大学本科毕业一年多,计算机专业,这一年在国内前三的互联网公司上班做技术开发,以要搞互联网创业为由,和父亲(搞实业的)借了1000万(已到账,父亲不允许我做投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huxiu.com/article/14521/1.html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993022
;
2013-05-14 17:54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牛文文:把公司拆小
创业者心中都有个巨头梦,每个人都想把企业从0做到1,再从1做到10,做到100。但今天的大公司都在痛苦地思考:怎样把公司拆小?事实上,企业由小到大很难,由大到小更难。这些巨无霸的痛苦,一般的创业者很难理解。
去年以来,百度、腾讯、阿里等几大巨头,纷纷开始调整架构。它们希望打破板结的内部结构,
变得更灵活,激发创造力,以适应新的挑战。
这场拆细运动的背景是蓬勃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大潮。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小人物的逆袭,它能把13亿国人变成消费终端,让每个人都成为价值创造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不是一次性的,是产生大数据的终身行为。公司变成了用户养的宠物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028.html
;
2013-05-13 18:33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互联网营销
《致青春》:一场引爆社交网络的周密策划
前几天,《致青春》的投资方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在微博上透露《致青春》的票房已经超过5亿。对于一个制作成本只有六千万,除了导演赵薇是一线明星,其他主角几乎都是新人的情况下,《致青春》又完成了一次“屌丝的逆袭”。
在这出逆袭的好戏中,社交网络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赵薇依靠在圈内的人脉和明星大V助阵,
在新浪微博上掀起一股强劲的“致青春”讨论热潮
,将“怀念青春”的迅速话题快速引爆。微博的冷热现在已经成为电影票房的晴雨表,网友热情拉高了票房,创造了上映12天票房突破5.2亿的佳绩。
如果说电影《失恋33天》在微博上的成功属于是“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techxue.com/portal.php?mod=view&aid=3688
;
2013-05-13 18:29
分享到话题
(14)
转记(1)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Twitter工程师眼中的新浪微博
编者的话:新浪微博曾是Twitter的仿照版,而现在两者似乎渐行渐远了,这种渐行渐远了直接将新浪微博和Twitter导入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新浪微博与Twitter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为此搜狐IT驻硅谷记者晴然专程拜访了Twitter的工程师。根据晴然的文章,在Twitter工程师眼中,新浪微博和Twitter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4点:
1,Twitter推崇“至简”原则,新浪微博则推崇“丰富”原则——新浪微博像是由多个产品经理同时牵头的公司。
2,新浪微博像一个“微论坛”,鼓励讨论转发;Twitter则不鼓励讨论。
3,新浪的系统设计鼓励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it.sohu.com/20130510/n375396327.shtml
;
2013-05-13 18:22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曾经拥有的巨大财富一夜之间全部失去,是怎样的经历和感受?
昨天碰巧遇到一个朋友,非常巧,曾经在大学里在同一时间段住在同一个宿舍楼(不是同系,当时不认识),同样因为遭遇911以后的纳指崩盘,从意气风发到失意潦倒,负债累累。
他的经历很传奇,因为去美国短期出差,偶遇一个创始公司的创始人,相见虽短但是想谈甚欢。结果回国后意外收到了来自美国的很有诚意的offer,邀请加盟一起创业。于是他去了美国,然后公司上市,上市当日他的期权就翻了7倍多,出任公司总架构师,一年飞行累计50万英里,跑遍全球各地,26岁坐拥数千万美元的资产。他自己说当时只觉得自己就是天选之人,自信空前。
我的经历和他有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0156.html
;
2013-05-13 18:02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带队伍
【如何带队伍?】曾国藩:“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013-05-13 17:46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马云
马云卸任CEO演讲:明天起生活将是我的工作
新浪科技讯 5月10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今晚在“淘宝十周年”晚会上发表演讲。马云说,10年之间,淘宝能成功、电子商务在中国能成功,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他也感谢10年来团队给他的信任,也相信新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希望大家像支持他一样支持继任者陆兆禧及其新团队。
今天是淘宝网成立10周年纪念日,阿里集团在杭州举办了约4万人规模的大型晚会。也是在今晚,马云将正式卸任集团CEO一职,阿里集团原首席数据官陆兆禧接替成为新一任CEO。卸任后,马云将主要负责阿里董事局的战略决策、协助CEO做好组织文化和人才培养等。“明天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tech.sina.com.cn/i/2013-05-10/21478327784.shtml
; 视频:
http://video.sina.com.cn/p/tech/i/v/2013-05-10/222662410227.html
;
2013-05-11 00:54
分享到话题
(42)
转记(2)
评论(1)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选人才
张亮:
见 Facebook, Skype 和 Spotify 的投资人,
她说自己的投资主题之一是投顶级黑客们
,Mark Zuckerberg 和 Daniel Ek 是一流黑客不说,Skype 早期团队也由爱沙尼亚的黑客团队组成。说到这里,我们不由得一起感慨了下,中国没有什么真正的有创造力的黑客,是种遗憾。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642333010/zvwifiwRW
;
2013-05-10 09:40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风投人士弗雷德·威尔逊:回报与被嘲笑是呈正相关的
Return and Ridicule
美国知名风投人士弗雷德·威尔逊最近在他的博客上谈到“回报与嘲笑”之间的关联。他所在的Union Square投资过Twitter、Foursquare、Tumblr等。以下是他的博客节选,由虎嗅编译:
这些年来,我发现
回报与嘲笑是高度相关的
。我们在那些被狠狠嘲笑过的事情上都赚到钱了。于是,
当我看到我们投资的公司或创意被嘲笑时,我总是莞尔一笑。因为那意味着我们要在这事儿上赚钱了。
我看到Bill Gurley说,你只能通过
做对大多数人都认为错的事情来赚钱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huxiu.com/article/13695/1.html
; 英语原文:
http://www.avc.com/a_vc/2013/04/return-and-ridicule.html
;
https://twitter.com/bgurley
;
2013-05-10 09:31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自身素质要求
凌代鸿
创业者,你可以不太懂研发、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等管理每个模块,但
应该开放心胸,愿意向周边的同事或朋友学习和了解
。不懂不要紧,
就怕不懂却又漠然
,一旦漠视,你的"管理死角"就会出现。创业者可以不是多面手,但起码是"
多面关注者和伟大的倾听者
"。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668938145/zw0zh2aub
;
2013-05-10 09:00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与投资人关系
凌代鸿
今天又有人问我,怎么看早期投资?早期投资在非常有限的信息数据基础上做判断,是"伟大魔术师干的活",决策准确度可想而知。
桂曙光:
我常用的一个比喻是在幼儿园里选苗子:在家长眼里都是未来之星,在理论家看来不过是个概率问题,而实务者确要基于极有限信息、承担极大不确定风险,去支持几个暂时表现出一些潜力的小孩。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315707265/zw15y5bXf
;
2013-05-10 08:59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与投资人关系
今天又有人问我,怎么看早期投资?早期投资在非常有限的信息数据基础上做判断,是"伟大魔术师干的活",决策准确度可想而知。创业启航后,团队很快就进入"死亡谷",一段时间苦苦挣扎,慢慢地客户需求明显上升,意味着你可能爬出了沼泽地。投资人都等在沼泽边,看到你没被鳄鱼吃掉,就顺势捞你上岸。
zhuo
注:什么是投资人:投资人是顺势捞你上岸的人。不是跳下沼泽帮你生存的人。
(2013-05-10 08:54)
评论 (0)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668938145/zw0KcwOMR
;
2013-05-10 08:54
分享到话题
(52)
转记(2)
评论(1)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马云离任前最后演讲:时代和团队成就自己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5月4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参加“对话硅谷精英”活动,马云在活动中发表演讲。这是马云在离任阿里CEO之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5月10日,马云将辞去阿里巴巴CEO职位,留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在演讲中马云称没有硅谷就没有阿里巴巴。他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创办阿里巴巴的心路历程,称时代和团队成就了自己。马云还鼓励在海外的中国人才回国工作,他认为在不断变化的中国社会中有很多发展机会。以下是马云演讲全文:
马云:我是昨天在洛杉矶参加大自然保护协会(TMC)会议,今天(这次活动)可能是我在当CEO没几天了,离职之前最后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
http://www.leiphone.com/mayun-last-speech.html
; 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zNTUxMzUy.html
;
2013-05-09 17:30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要点:
客户
王树彤
客户是唯一一种越用越多的资产,对于这种战略资产,就必须有更多的投入,把他当做朋友,
只能用心不能用花招
,你付出什么就收获什么。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维护好一个客户,他一生给你的利润回报是开发成本的2400倍。【所以】
维护好一个客户,远远比开发一个客户更重要
!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665356035/zv0rft0g5
;
2013-05-03 16:41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哈佛创业教育:美国创业界的“伊甸园”】哈佛大学的创业全面综合,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50%的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在毕业后10~20年内都成为了企业家。微软、Facebook、高盛、彭博,这些划时代的符号,都由哈佛学子创造。哈佛大学的创业教育对整个行业是一种引领性的存在。
未来之星俱乐部
【哈佛:创业教育的“伊甸园”】全球80%的商业案例在哈佛商学院制作,过去10年有1200多个案例是关于创业,哈佛会尽力把每位案例中的主人公请到校园来。不是只教人如何开设新公司,而让他们成为改变世界的人物,驾驭新思想,创造市场和新的就业机会。
其中企业家精神和思维最为重要,这是学校的精髓
。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1193725273/zv0u1qkgB
;
2013-05-03 16:39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王利芬 :三件事情做了不会后悔】一,把孩子生下来,
那是你认知生命不断打开新世界的窗口
。二,创业,
那是你深切了解和发掘自我、明白人性、知道一个团体一个机构如何运作的最好路径
。三,锻炼身体,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决定着你的活动半径和舞台,有时候你的坏毛病以及思维的局限都是因为你的身体。
原文出处:
http://weibo.com/2098807780/zrtOhp9R0
;
2013-05-03 16:26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
【马云:做企业一定要专注】绝大部分的失败企业都是因为不够专注。
没有信仰
,没有坚信市场,看到别人赚钱就进去,很多人也都看到也都跳进去,这个市场就变小了。如果你没有
想清楚为客户创造什么独特价值
,为了什么而坚信,可以坚持多久,没有
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事业
,还是会失败。
2013-05-03 13:07
分享到话题
转记
评论
发表回应前请先登录
前一页
1
2
...
13
14
15
16
17
18
19
...
46
4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