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随记
2011-2013年全部13家内控被否上市公司——重大缺陷汇总
   转记    评论(1)
in《 随记
一张图带你看懂内审和内控的重要性
   转记    评论
in《 随记
太经典了,2分钟让你看明白什么是ERP!

一天中午,丈夫在外给家里打电话:“亲爱的老婆,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家吃饭可以吗?”(订货意向)

妻子:“当然可以,来几个人,几点来,想吃什么菜? ”

丈夫:“6个人,我们7点左右回来,准备些酒、烤鸭、番茄炒蛋、凉菜、蛋花汤……。你看可吗?”(商务沟通)

妻子:“没问题,我会准备好的。”(订单确认)

妻子记录下需要做的菜单(MPS计划),具体要准备的东西:鸭、酒、番茄、鸡蛋、调料……(BOM物料清单),发现需要:1只鸭蛋,5瓶酒,4个鸡蛋…
查看全文
(2)    转记    评论(1)
in《 随记
你没能成为刘强东的7大原因

如果重新梳理一遍京东的崛起过程,和刘强东的发家史,或许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有很多次,你都比当时的刘强东更有机会成为今天的刘强东,但你为什么就是没有那样做呢?
1998年,当刘强东成为中关村众多柜台经营者中间的一位时,你可能就是他隔壁的那位,或者作为顾客而和他讨价还价。即便到了2007年,年销售额才3.6亿元的京东,也可能压根不被你视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其销售额远不及你的公司。
随后,当京东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时,新的麻烦又来了,公司资金链断裂的谣言一波接着一波。当这些谣言被随之而来的大笔投资所击破时,取代它的又是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随记
企业必须知道的24个税收真相

对企业而言,了解必要的税务知识是必要的,毕竟,对企业来讲,能合理地节约任何一分钱同时又保证安全,有时是关乎生死的问题。
以下梳理24个企业必须知道的税务真相。
1、技术入股好处多
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技术专家,个个拥有专利,将专利提供给公司使用,双方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究竟属于何种方式使用。建议老板们将技术专利作价投入公司,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减少投资时的资金压力,一方面,作价入股以后,公司可以计入无形资产,可以合理摊消,可以增加成本费用,减少利润,少缴所得税。
这样一个财务、税务都有利的办法很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随记
你只负责好好做人,上天自有安排

一个旅行者,在一条大河旁看到了一个婆婆,正在为渡水而发愁。已经精疲力竭的他,用尽浑身的气力,帮婆婆渡过了河,结果,过河之后,婆婆什么也没说,就匆匆走了。旅行者很懊悔。他觉得,似乎很不值得耗尽气力去帮助婆婆,因为他连“谢谢”两个字都没有得到。
哪知道,几小时后,就在他累得寸步难行的时候,一个年轻人追上了他。年轻人说,谢谢你帮了我的祖母,祖母嘱咐我带些东西来,说你用得着。说完,年轻人拿出了干粮,并把胯下的马也送给了他。
不必急着要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等。即便你向空谷喊话,也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那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1)
in《 随记
基金、券商、保险、银行资管业务的区别

何谓资管?资管,即资产管理,就是获得监管机构批准的公募基金子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或者接受特定客户财产委托担任资产管理人 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运用委托财产 进行投资 的一种行为。这个过程可以形成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谓之资管产品。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资管业务主要包括:基金子公司资管、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以及银行资管。当然,我们熟悉的信托也属于资管范畴,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基金子公司资管
政策法规:2012年9月26日,证监会公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10月31日发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in《 随记
15个秀逗的经济学段子

1、交易学与择偶观
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
经济学里有个案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那么对手不会是熊!只要比另一个人快一步就胜利。
2、博弈论与追女生
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答理;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她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
查看全文
(1)    转记    评论(1)
in《 随记
全面预算管理之九大常见错误

全面预算反映的是公司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如一个会计年度)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如若一个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做得好,显然会达到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有效监控与考核、高效使用企业资源、有效管理经营风险等目的。
那么,我们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时常犯的错误是什么?以创维为例:
缺乏重视:一把手和参与者都没把它当回事
每年的全面预算管理参与者大多采取应付态度,总以为这是集团布置的任务,与自己的实际工作没有太大关系。一把手也没有从内心重视这项工作,总以为这是财务的事,把这项工作完全交给财务人员来做,自己不关心,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1)
in《 随记
财务负责人的名片学问


在国内参加不同的财务管理会议,交换名片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是企业中财务管理的“一把手”,中文称谓却不尽相同,国企多称总会计师,民营企业多是财务总监,而外资企业为首席财务官(CFO)
不同称谓的背后,包含着诸多因素和微妙的关联。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某科技股份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王久华。

理念与环境造就了称谓
“处在经济和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司财务最高管理者承担了不同的工作职责,加上社会大环境中人们对公司财务领导人的定位和理念也不断变化,他们名片上的不同中文名称,也折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价格条款   交付   质量标准   


案例13 合同重要条款约定不明引发损失
一、案情介绍
甲、乙双方于2002年7月12日签订了一份简单的购销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购买50万米涤纶哔叽,由于当时货物的价格变化大,不便将价格在合同中定死,双方一致同意合同价格只写明以市价而定,同时双方约定交货时间为2002年年底,除上述简单约定合同中便无其他条款。合同签署后,甲方开始组织生产,到2002年11月底甲方已生产40万米货物,为防止仓库仓储货物过多,同时便于及时收取部分货款,甲方遂电告乙方,要求先向乙方交付已生产的40万米货物。乙方复函表示同意。货物送达乙方后,乙方根据相关验收标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检验,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5185w.com/ShowArticle.shtml?ID=2010582373453878.htm;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书面交接手续   证据留存   租赁合同   


案例11 租赁和闲置房屋出租管理不严导致纠纷,形成损失
一、案情简介(案例A 网点租赁问题)
某支行租用某公司房屋用于营业网点经营,租赁期间支行对房屋进 行装修改造,并购置中央空调,租赁期满,该公司将房屋重新装修另行出租。但拒不归还支行空调室外机,并以支行装修破坏了房屋的墙体结构为由,拒不退还支行交纳的6万元保证金。
二、评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此案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租赁合同中对于租赁期间承租人添置的财产权属约定不明,使得双方在理解和执行时发生分歧。二是双方在执行合同时均未做好证据的保存,银行无法举证装修房屋的方案已经出租人书面认可。三是在纠纷未解决的情况下,出租人又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03030847.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权利义务不明   

案例10 权力义务不明产生纠纷
一、案情简介
某行与某广告公司签订了广告发布代理合同,约定在1997 年至2003 年间在某大厦楼顶发布照明及霓虹灯广告。合同到期后双方就继续发布问题一直未 能达成一致。2009 年1月,该大厦物业公司代表大厦全体业主将某行诉至法院,要求某行赔偿2003 年至今的楼顶广告占地费。
二、评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此案中,某行在楼顶广告发布时未与业主和广告公司约定广告牌的归属,广告发布合同到期后一直未就继续发布与相关当事人达成一致,但仍在断续发布广告,造成各方权利义务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以致在诉讼中,广 告牌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此案中,合同到期后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03030847.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合同履行   证据意识   


案例9 合同履行中要有证据意识
一、案情简介
某软件公司销售软件产品,和对方签署了购销合同。产品采用快递方式交付。对方收货后,软件公司开出增值税发票,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拒不付款,软件公司多次发函催款无果,找到律师,发送律师函,对方拒绝签收。调查取证后得知,对方增值税发票未进行抵扣,软件公司无对方任何签收凭据,快递单据也因日久遗失。
二、管理建议
1、合同文本要规范。
企业经营中经常会面对和使用各式各样的文本,惯常的做法是随便网上找个名称相似的,内容差不多的就使用。但结果往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企业可以建立各类合同模板,但合同模板一定 要专业人士的认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firmlegal.biz/view.php?arc_id=2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管理档案   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专用章管理   审查   违约   

案例12 合同文本存在漏洞引发损失
一、案情简介
在本公司众多的供应商中,XX公司只是一个年供货量不到百万的C类供应商,且和本公司有2年以上的合作经历,账面欠该供应商的货款一直维持在20万左右。因本公司重点供应商的账面欠款常常在1000万以上,主要原材料的欠款也都在100万以上,因此对XX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相关人员并未作足够的重视。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小供应商,在2008年经济大萧条形势下,在本公司正遭遇市场淡季,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时,向其当地的法院提交了要求本公司支付全部货款和违约金的请求,其所在地法院随即冻结了本公司基本账户。本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本公司本着此原则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enku.baidu.com/view/2c8fbdf0f61fb7360b4c654b.html;
(1)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内部批准   证明材料   


案例8 出具欠条、证明材料和接受调查取证应谨慎
一、案情简介
A为某项目经理部的材料管理人员,该项目经理部的分包单位C的材料供应商B私下找到A,要求A为其出具其曾经为该项目供应材料的证明,A答应并出具了书面的证明材料,证明B曾经向项目部工地供应过材料,而实际B是向在工地施工的分包队伍C供应材料,但A出具的证明材料并未完整表达该意思。后因分包单位C未向B支付材料款,B持A出具的证明材料和分包队伍签字确认的结算单,起诉该项目经理部,要求该项目经理部支付材料款50万元。
二、处理结果
目前,此案正在审理之中,因B持A出具的证明其曾经向项目供应过材料的书面证据,而A为材料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7531781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合同条款   买卖合同   


案例7 加强材料买卖合同管理完备合同条款
一、案情简介
2006年,公司A项目经理部与某石料供应商B商定:由B向A供应施工所需要各种石料,规格不同单价各异,双方未签订书面的买卖合同。2007年11月,项目完工后,双方对石料的单价发生争议,A项目部材料人员认为甲规格的石料应该按照当地材料信息价90元/方,B公司认为供应材料时,当地基建项目较多,石料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较高,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项目业主单位协调下,各石料供应商才同意按照业主提供的参考价格供应大量石料的。故甲规格石料价格应参照A与业主的结算价150元/方,因石料供应量大,总价相差近200万元。经多次协商未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7531781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设备租赁合同   退场交接协议   

案例6 设备租赁合同管理要闭合
一、案情简介
某项目经理部与设备供应商签订设备租赁合同,约定了合同单价。设备进场时,办理了进场交接手续,退场时,未办理交接手续。设备结算时,由于双方未办理退场手续,双方对实际租赁的天数发生争议。同时,项目部认为设备人员配备不足,设备性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要扣减部分设备租金,设备供应商对项目部的主张不认可,双方产生争议,诉至法院。
二、处理结果
因在设备合同中,没有对设备每月最低有效作业天数做出约定,且在设备合同履行过程中缺少设备不能有效作业而影响施工的有关签证,法院没有支持项目部。因设备商在退场时,项目经理部与设备供应商没有签订书面的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7531781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分包合同   结算   书面补充协议   
案例5 分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尤其是分包工作内容减少时,要及时办理分包结算
一、案情简介
2003年,某公司项目经理部A与施工队B签订分包合同,合同约定B承接AK135+100---K137+200段的土石方工程,约定了暂定工程量和单价,价格包干不调整,总价约2000万元。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B施工能力有限,加之业主要求提前工期,A与B口头协商:减少原合同中土石方工程量,收回约500万元的工程由项目部自行组织人员和设备完成。同时在B施工期间,A为其提供了大量的设备进行配合施工,其中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等台班若干,提供的设备进场时A没有要求B在设备进场单上签字,退场时也没有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7531781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合同管理案例
要点: 合同履行   来往函件   


案例4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函件管理
一、案情简介
2007年,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一批钢模板。合同约定:A公司提供图纸,B公司按照约定时间于2007年12月30日交付货物。后由于B公司资金不足,备料不充足,未能按时交付货物。2008年1月,A公司多次电话或派人催货,其中在08年1月26日的催货函载明:“……贵公司应于2007年12月30日发货的模板,2008年1月10日未能发货;和贵厂口头约定1月20日发货,但至今仍未发货……”。后因考虑到B公司多次拖延发货,并以不发货胁迫A公司加价,加之考虑到工期紧张,A公司无奈之下于2008年2月9日致函B公司解除合同。20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docin.com/p-575317818.html;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