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产品经理   
什么是顶尖的互联网产品经理?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某人转的Ben Horowitz的一篇《什么是好的产品经理,什么是差的?》一文,甚觉不错!个人感觉,真正顶尖的产品经理有几个硬性指标,这些指标不在于你是否会几样工具,是否会做交互设计,是否善于沟通交流总结等基础技能,如同打怪一样,这些技能只能保证你饿不死。任何智商没问题的人,通过一到两个星期的用心学习,均可熟练掌握。而要真正做到秒杀BOSS,成为顶尖的产品经理,完全取决于您是否具备以下能力抑或说经历:

一、您是否足够的熟悉用户?

这里所说的熟悉不在于你自吹自擂告诉别人你对用户多么了解,也不在于你是否简单做过几十例用户回访,而是来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20074/1.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十经验】1、将创业资金数额减到最低。2、学习销售自己。3、对客户要大方。4、开始时最好能由家中直接提供产品或服务。5、从第一天开始,一切电脑化。6、长时间工作。7、爱你的顾客。8、开始不成功也要继续努力。9、独自经营。10、安排休闲时间。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员工关怀   
中国互联网巨头BAT3内部员工的真实情况

❶江湖传言,阿里的人,工程师都被洗脑的;
❷在360可能天天看到大哥周鸿祎,他会突然跑到你身后看着你的电脑,随手拿起你桌上的零食吃;
❸百度论功劳,不论苦劳,提拔不看资历,老员工压力很大;
❹腾讯架构太成熟,个人的价值被平台价值掩盖,新人经常出走。

阿里巴巴员工:我感觉我是在为自己做事,不是为公司

王小炜(虾米网创始人,原阿里巴巴员工):阿里巴巴有强大的HR体系,我目前我在国内看到效率最高的体系。整个HR体系几乎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有办法和具体落实的流程,具体到战略怎么制订,目标怎么样分解,考核的指标定的是不是准确等,这都是HR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c86390a60101h2py.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路上那些事 听听蔡文胜的真知灼见吧

在9月1日腾讯开放平台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公开课上,蔡文胜分享了他十多年创业和投资心得。

如何做产品

创业,一开始想好了要创业,就要先定位,你创业的方向是什么,或者你的产品定位是什么样。无论你做什么样的产品(网站、应用或开公司),都必须符合三个原则:有需求、有优势、有利益。

这个市场有没有人需要你这个东西,当然最先体现你的需求,你才会去做。但如果只是自己需要,那叫兴趣,兴趣是一个开始,要把它变成产品,让更多人来使用,你必须要到市场上去调查。

第二,尽量没有版权和灰色的问题,政府不干涉,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903/244886.html;
(1)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我做天使投资几个心得 周鸿祎

【概要】做天使投资,我可以跟那些年轻的创业者去交流,我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经验和资源,反过来他们也能给我带来新的观点、最鲜活的资讯、最新的用户的感受。这样,我也能够不断地把握市场的脉搏,这样才能接地气。

我做天使投资,其实特别简单。当时,卖了公司之后挣了点钱,IDG曾经帮助了我,我觉我自己也有责任去帮助其他的人,把知识和经验传递下去。其次,我认为自己非常擅长做天使投资。我在IDG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到了项目的中后期,需要看财务模型和财务数字,这个不是我的擅长,而且也不感兴趣。但是,我对早期项目特别有感觉,因为自己就是从小公司一点一滴地做起来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9228d0101dta0.html;
(1)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Why I'll Be a Solo Founder Next Time 下次我要独自去创业

我们都知道,相比起单干,成立一个团队能让你的创业更容易成功(来自创业基因研究项目的数据和《创业迷思》都证明了这一点)。合伙创业能让每个人的技能优势相互补充,能提供相互的心理支持,你防止你掉入无底的兔子洞或在计划蓝图上迷失方向。全都说的很对,但大前提是你要找到正确的合伙人。跟错误的人一起干事业会把你带入完全相反的方向,必败无疑。

We’ve all heard that founding teams are more likely to succeed than solo fo
查看全文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小米一心下乡,魅族玩命进城

所谓造神,就是把一个只有外星人才做得出来的事情,算到一个地球人头上,而且这个地球人还做心安理得状。

比如这次魅族MX3发布会,一个伟大的故事诞生了:J.Wong 拿到样机。仅仅两小时后,就发现⼿感没有模型好。时间已经不够了! 但我们明白,J.W不会让步。透过3D扫描,发现样机和模型偏差了0.07mm。为了这 0.07mm,改18套磨具,耗资百万。今天看来,是值得的,手握的确更舒适了。

剧情很熟悉吧?“领袖看到飞机来了,不急不慢的拿出了手枪,对准目标,枪响机落,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没错,只有在北纬38°以北的那个国家才有的情节,出现了魅族和J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kuailiyu.com/article/4800.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关于我们”——公司故事该怎么讲

要把你的公司推销出去,你必须要学会讲述你的公司的故事,比如你平时的宣传,比如你公司主页里“关于我们”的设计。处理好公司故事的讲述理念和技巧,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怎么用你的故事抓住用户和听众的心呢?

在设计你的故事之前,问问自己:“我的听众是谁,我与他们交流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你是在说服他们投资你的公司吗?你是在试图向共事者推销一个创意吗?你是想鼓励人们伸出援手吗?从深度了解你的听众们开始,保证你的故事具有简明而有力的意义——对他们而言。

讲述一个商业故事可能与在派对上讲故事的理由不尽相同,但是技巧却是相同的。公司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901/244833.html;
(4)    转记(1)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O2O烧钱抢滩是魔鬼 街库网两年烧光6700万

近几年,国内O2O基本处于投入阶段,业内并无成功案例,原因主要为线上与线下的运营模式差距很大,“线上互联网思维,线下传统商业思维”。 一直以中国O2O商业模式和二维码技术应用的践行者与创新者自居的街库网,不久前传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街库网CEO潘求辉8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有O2O模式太烧钱是原因之一,造成成本重压,街库网至今总共花费6700万元,而每月仅收入几十万元。

街库网O2O模式:先投放、再收费烧光6700万

潘求辉认为街库网O2O模式的核心在于,线下大量发展与签约合作商户,在其店内免费铺设二维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808/244308.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史玉柱自述:我是如何带队伍的
本文节选自史玉柱迄今为止唯一公开著作《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1、创业初期,股权不能分散

民营企业,创业初期,股权一定不能分散。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股权分散,尤其上市之后,股权更应该要分散。但是,中国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早期的时候,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不能搞像五个哥们儿,每个人1/5的股份——这种公司十有九是要出事的。内部会斗争,只要情况一好转,如果公司小的时候、没赚钱的时候,大家都很好,如果一赚钱了,内部就很容易分裂。

2、团队对领导人也有考验

一个团队好不好,首先作为核心人物你的老板做得正不正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616/242637.html;
(3)    转记(1)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天使湾创投:为什么YC的投资模式在中国需升级?

作为一个大胆、激进的早期风投,YC 通过极小的投资金额和庞大投资数量控制、分散了风险,并成功推出了 Airbnb、Dropbox 等数家明星公司。但在国内,最早借鉴 YC 模式之一的天使湾最近却对其投资计划、即他们的“聚变计划”进行了重大升级,由原来的 20 万 8% 的标准投资改成更为弹性的、上限为 100 万的种子投资,最高所占股份不超过 10%——也就是说,种子项目理论上也可以达到千万的估值。

这个变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下是我跟天使湾负责人的对话:

1.一开始为什么要借鉴YC模式,理由是什么?看重这个模式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3341.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优秀的老板是怎样炼成的?

【导读】从一个创业者转变为成功的老板,究竟要经过哪些磨练?著名天使投资人凌代鸿为你揭开其中的奥秘。口述:凌代鸿(旦恩创投创始合伙人)

企业成长曲线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谷底叫死亡谷,70%~80%的创业企业都会在这里死掉。死亡谷是漫漫黑夜,不知道何时能出来,所以是一条虚线。

在这段时期,你的合伙人要具备两大特征:第一,能负责产品和技术;第二,有非常好的资源可以搞定天使客户。否则的话,这个合伙人的价值不大。现在流行的看法是:最好有两三位联合创始人,这样能力的覆盖范围会更宽广。

在渡过死亡谷的时期(A阶段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327.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1.失败了,什么都是狗屁;成功了,狗屁也是战略;2. 成功=努力+机遇 谁能控制你的运气?3. 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喝到美酒,是因为他永远不肯喝苦酒;4. 面对失败:学习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5.坚持是人最重要的能力。6.创业经历四个字:死里逃生。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七仙女在湖中洗澡,八戒很想看。他想仙女喜欢鲜花,便摘鲜花大喊,快来看呀!仙女不为所动。唐僧朝湖面轻声道:施主,小心鳄鱼啊!众仙女们飞奔上岸。启示:你常希望发现客户最喜欢什么来解决客户的快乐问题;你更应学会发现客户最担心最害怕什么,来解决客户的忧虑问题。
(4)    转记(1)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Paul Graham   
硅谷创业教父Paul Graham的创业洞见
Paul Graham on Building Companies for Fast Growth

Paul Graham 的科技创业加速器 Y Combinator 已经塑造了许多包括 Dropbox、Reddit 和 Airbnb 在内的重量级创业公司。这位创业圈的大牛就创业公司成败的原因、选项目的标准和方法、创业公司的增长、乃至创业的前景等问题分享了一些真知灼见,全文如下。

为什么有些创业公司能够成功而有些却失败呢?

创业公司死掉是因为他们耗尽了资金。那么他们是如何耗尽资金的呢?有时候,是因为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5762.html; http://www.inc.com/magazine/201309/issie-lapowsky/how-paul-graham-became-successful.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还有7天,我们硅谷见!" —— 写给36氪硅谷开放日

整三年前,刚到美国,心心念都是纽约浮华大都市的纸醉金迷。作为一个爱热闹,爱折腾的孩纸,硅谷实在是一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地方。在卡耐基. 梅隆这个 Geek 大本营,“Geek”是一个我想要去极力撇清关系的标签。

整两年前,在纽约面试某一家咨询公司,住在时代广场的 Hilton,似乎离理想中纸醉金迷的生活更近了一步。依旧清晰记得,面试前的一天晚上,在 broadway 和 7 街的十字路口,身边纽约特有的 J Walker (不看路灯就过马路的人) 匆忙、疲惫且警惕的脸,让我突然觉得,用透支换热闹,不值得。纽约热闹躁动后的空虚寂寞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5665.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创业案例   
啪啪的“大跃进”:李开复帮了不少忙 100万用户不叫事

  还记得那些爆红的APP吗?它们中有很多已如流星划过夜空。单一的产品,要想活得有滋有味,难。我们将推出APP爆红后系列报道:《唱吧未衰:做造星平台》、《陌陌织网:忘掉“约炮神器”》、《啪啪“大跃进”:“奔亿”的理想与现实》……

  爆红的移动产品想要延续生命力,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不尽相同——如何把零散短期的社交行为变成长期稳定的社区,具体方式又各异:陌陌是通过向群组社交转型来稳定用户,让一对一的社交变成一对一加群组的社区;唱吧则是通过打榜以及与线下选秀结合的方式激发用户的原创,打造线上的“超级女声”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14/7/1377566495.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加入创业公司前要问的七个问题

  亲爱的安妮:我父亲把您的一篇专栏文章发给了我。文章说的是毕业后如何找工作,但我还有一个问题。今年六月,我即将取得计算机科学专业学士学位,到目前为止,我收到了两份工作邀请。其中一份来自一家成熟的大型公司,公司有一个知名品牌;而另外一份则是来自一家成立仅有五年的小公司,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一款创新软件产品。

  我很想为那家初创公司工作,因为听起来在那里工作会很刺激。在我看来,另外一家公司虽然风险要小很多,但却略显枯燥。而我的朋友们都告诉我,五分之三的创业公司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我也不知道去大公司工作是否就意味着更保险。我该如何判断,几年之后,这家初创公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bschool.sohu.com/20130321/n369675358.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互联网的本质:用户利益大于商业利益

毛泽东曾经有句著名的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首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010年的夏天,我写了一篇博文,题目是《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在这篇博文里面,我借鉴了一下《毛选》的说法:“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于是,网上就有各种说法,说我是“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学习标兵”,我哪里有这么高的高度呀。甚至有人伪造我的内部信,把我说成是一个毛泽东主义者。其实,像我们70年代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techxue.com/portal.php?mod=view&aid=475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9228d0100ktou.html; http://blog.sina.com.cn/zhouhongyi;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雷军   
雷军:40岁重新再来 没什么大不了

他有一个梦想,写一套软件,运行在全世界每台电脑上。
他和同事合著的《深入DOS编程》,让程序员工作时须对照多本编程资料的历史一去不返。

他有一个梦想,办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软件公司。

金山的快译、画王、毒霸、单机游戏、网游等,无一不是他和他团队的努力,金山WPS更是成了民族软件的希望。

追梦的道路上,雷军在40岁前已做了太多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他说,18岁时的理想一直没实现,心里不踏实。

年过40岁的雷军说,如果输了,这辈子就彻底踏实了。

于是,“小米”诞生了。

7月4日,坐在自己小米的办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204.html;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