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马云谈阿里帝国:帝国是要倒台的

  台海网(微博)7月14日讯 据凤凰财经报道,本文来自《香港南华早报》的《马云访谈录(一)》,访谈内容来自该报记者刘怡在5月30日对马云的专访:

记者:您真是太忙了,5月10日刚辞了阿里巴巴的CEO,媒体说你是“退休”,5月28日就开始搞这个“菜鸟”,看了一下,全部是浙商,是搞浙商联盟吗?

马云:不是浙商联盟。这些人比较熟悉,一起玩,一起交流了很长时间,大家做事的风格也差不多。这个其实也是好多年的构思,现在在做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是时间的问题,公司主要是沈国军在抓。这个事情应该在5月10号之前宣布就好了,就不会有那么多误解。其实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taihainet.com/news/cjews/2013-07-14/1100245.html;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Dropbox早期员工分享:Dropbox是如何拿下1.75亿用户的?
How Did Dropbox Scale To 175M Users? A Former Engineer Details The Early Days

Dropbox 几天宣布了用户总量突破1亿7千万大关,并且“大言不惭”地表示有一天他们会取代硬盘,真是艺高胆大啊…不过作为最成功的云端“盒子”服务之一,Dropbox 背后故事想必是所有创业者乐于耳闻的。什么样的理念造就公司的成功?从技术角度来说,这一亿多用户是怎么来的?

在布达佩斯举行的RAMP大会上,曾经以服务器部门总工程师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4583.html; http://techcrunch.com/2013/07/11/how-did-dropbox-scale-to-175m-users-a-former-engineer-details-the-early-days/;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周鸿祎致90后:锚定梦想,一切变简单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头驴,背着两捆草,饿了,到底放下那一捆来吃呢?一直犹豫不决,结果饿死了。这个故事有些夸张,但人生很多路口,大家都会在路口上徘徊。做选择是很难很痛苦的,这边有诱惑,那边也有诱惑。到底选择哪个?我的同学都出国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去新东方学习准备考托福?我的发小考公务员了,我是不是也要买书复习了?电视上说有个人小学没毕业做电商就发财了,我是不是也要到淘宝上开个店铺?

你今天听到东边热闹往东跑,明天听到西边热闹,就掉头往西边跑。很多年下来,你就会变成一个没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疲于奔命,没有积累。我认为,如果你觉得自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61.html;
(6)    转记    评论(4)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人脉   
【人脉只是衍生品!】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别人上面。所谓的圈子和资源都只是衍生品,只有提高自己的内功,修炼好自己,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大海,百川才会来归。一个人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圈子,地位的巩固,而不是倒过来的。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642482194/zF5x8z9fU;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经纬张颖:
投资的公司多了,有时会被问到怎么看创业者中途决定把公司卖掉套现这回事,我的观点,1)只要创始人想清楚了,我们只会也只能支持,凭什么我们活的滋润别人要苦N多年 2)只要卖的决策已定,我们赚3还是4倍不重要,反正不是大钱 3)既然定了,还不如充分协助创业者简化流程早点交易 4)不后悔,聚焦未来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042026447/zFdIH0xe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Facebook模仿争议:伟大公司需要借鉴创新

  郑峻

  意料之中,Instagram推出了短视频功能。一个拥有上亿活跃用户的移动社交平台,在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图片平台基础上,推出了具有出色功能的产品,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也不足为奇。

  意料之外,这些天看到了一些国内外科技博客对Facebook“频频模仿引争议”的指责,立场正义凌然,观点高端冷艳。综合观点,大体是Facebook模仿其他公司的产品,失去了原先的自信与创新,在产品策略上已经处于守势。某些一直站在科技前沿的科技博客对Facebook已经“无法引领创新潮流”表现出深深的失望,甚至把Facebook与中国互联网巨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tech.sina.com.cn/i/csj/2013-07-06/08308513881.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想创业?5件事需要事先考虑清楚
Want to Start a Company? 5 Things to Consider First

相信未来几年中国的就业形势都会比较严峻,所以国家开始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先抛开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否好不说,毕竟环境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你想创业的话,有一些是自己先要审视自己的,是不是创业这块料。

最近美国身为战略顾问,创业投资者的PeterCohan在于美国成功创业5次的AndyPalmer谈到他的创业经验时,Palmer给年轻人分享了在决定是否要创业前必须考虑的5个想法。这里,我们也这些分享出来,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时,也看看自己是否准备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705/243291.html; http://www.inc.com/peter-cohan/5-signs-youre-ready-to-start-a-company.html;
   转记    评论(1)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蘑菇街陈琪:投资人的钱不好拿,拿了怎么花

在资本市场,蘑菇街算是个宠儿,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三轮融资,并且很多时候都是他们来挑选投资人。不过蘑菇街CEO陈琪却认为,投资人的钱不好拿,并分享了他对融资和拿到钱后怎么花的看法。原文如下:

投资人钱不好拿

关于融资,从我的角度上来说有三点,

第一,钱不是那么好拿的,不是你把钱融进来就万事大吉了,因为投资人成了你的股东,为股东创造利益也是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们可以说是运气比较好,在那个时间点,做的方向和事情是正确的。对投资人来说,他们每个阶段也会去看这个阶段里面最可行、最有希望的模式,你刚好踩中了。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705/243312.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李开复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分享一篇杨绛先生一百岁写的感悟: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一百岁感言: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作者:杨绛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7161814/zECNwiSZy;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融资建议   
周鸿祎给创业者的三个建议:融资速度比价格更重要!

【导读】7月6日消息,2013黑马大赛软件行业分赛今日在南京举行,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出席并发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建议一:融资速度比价格更重要

创业者应该拥有什么素质?其实很多。但是我想有讲两点:胸怀和格局。我一直讲创业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缺乏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合作分享的心态。

我见过一些创业者有好的想法就像抱着金娃娃一样,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能想到,自己这个想法融到钱就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很多创业者在早期的时候跟很多投资人就计较来计较去,如果不能把公司融资的价格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528.html;
(4)    转记(1)    评论(3)
[ 摘记 ]    in《 名人睿语
“You don’t learn to walk by following rules. You learn by doing, and by falling over.”
Richard Branson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王肇辉
美团网王兴 的PPT只有两页,全程几乎脱稿演讲,关键数据手到擒来充满自己对行业的思考和观点。记得前年在台北的创业者大会上,王兴和朝军一上台就把台北创业者震了:既懂产品,又会表达;了解技术,熟悉用户;俯瞰行业,独立思考;多次创业,韧劲可嘉。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7033464/zEIsEFlBh;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柳传志:创业就像前进的火车 有人上有人下

【柳传志:创业就像前进的火车 有人上有人下】我觉得从邓小平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东西,他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对我后来的工作方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创业之路就像一列前进的火车,不断有人上车下车,都很正常,但总有人想要去到更远的地方


  第一财经日报:您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柳传志:坚持做自己的品牌。90年代初,中国PC市场的格局发生巨变,国家取消了进口批文,关税大幅下调,大批国际知名电脑品牌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当时也有媒体报道,担心“联想还能撑多久”。在这种情况下,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people.pedaily.cn/201307/20130705350970.shtml;
(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设计   
【苹果聘请YSL前CEO:不为设计iWatch,想要提升品牌奢侈感?】乔布斯对设计的理解是苹果成功的关键。自从他去世以后,苹果的产品越发平庸,产品设计感不足。看起来目前苹果管理团队的设计品味亟待加强,这很可能是聘请保罗・丹尼佛这位时尚界资深人物的原因之一。


苹果聘请YSL前CEO:不为设计iWatch,想要提升品牌奢侈感?

据彭博社消息,苹果将聘请法国奢侈服装品牌伊夫•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的前任CEO保罗・丹尼佛(Paul Deneve)任高级副总裁,负责一个“特别”项目,直接向CEO库克汇报。

如今的消费类科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16820/1.html; http://www.businessweek.com/articles/2013-07-03/apple-hires-a-fashion-ceo-but-he-wont-design-iwatches;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古往今来五十句做人处世箴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46cc5501019051.html; http://weibo.com/2370595470/zEx4nqho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一个优秀的人】1始终不要忘记每天都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2有一份喜欢并且愿意专注投入的工作。3一个优秀的人对生命会无比热爱。4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关注到别人的感受,一定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5努力地追求成就感和荣誉感。6对于得失并不是很在乎。7真诚、坦率、阳光的性格。——俞敏洪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959185150/zEoul65Zd;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名人睿语
“Progress is impossible without change, and those who cannot change their minds cannot change anything.”
George Bernard Shaw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融资建议   
为什么要以2千万而不是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
Why It's Better To Sell A Startup For $20 Million Instead Of $200 Million

能以好几千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一家创业公司已经很了不起了,如果价格达到几亿美元就更了不起了。但一家公司的创始人来说,究竟哪个选择更好?在很多情况下,几千万其实比几亿更好。

简单来说,原因是:低估值的创业公司成立的时间更短,展开的融资更少,这就意味着创始人在出售公司时候所持有的股权比例可能更高。

而且,随着公司估值的上涨,收购者也会减少。而当收购者真的来了,必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16756/1.html;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why-its-better-to-sell-a-startup-for-20-million-instead-of-200-million-2013-7;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粉丝文化   贴近用户   用户参与创造   
没有粉丝的硬件公司不是好互联网公司!

作者: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

最近,软硬结合和可穿戴式设备的概念一时间火了起来,无数互联网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冲进软硬结合的领域,试图凭借智能手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和视觉呈现效果,利用APP+云端+智能硬件的方式打开新的市场。成功乍一看是那么顺理成章:1. 中国有成熟廉价的硬件生产厂商,80%以上的消费电子类产品的生产线集中在珠三角一带,很容易找到代工(笔者上周在深圳出差三天就偶遇了三波从北京来找项目的VC,据说IDG等大牌VC已经把深圳那里的硬件项目扫了个遍)。2. 很多互联网企业自持拥有海量用户,哪怕只要有1%的用户购买,也能赚个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702/243211.html;
(8)    转记    评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