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专注   
【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个兔子,一会儿抓那个兔子,最后可能一只也抓不住。CEO的主要任务不是寻找机会而是对机会说NO。机会太多,只能抓一个。我只能抓一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用户体验设计UXD   
腾讯高管一篇满是干货的演讲:访问美国互联网公司后的感悟
原来他们是这样干的!?——UX设计美国访问分享课后感悟

用户体验设计(UXD)是当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最火热的设计概念,其发源于美国软件行业现在又在中国蓬勃发展,其中的从业者肯定非常关心目前用户体验领域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国外最新的设计趋势与团队情况,我们又该从这些先进的设计方法与流程中学习到什么。

5月25日下午,【腾讯大讲堂·移动互联网】系列讲座第8期,邀请到了腾讯移动互联网设计中心总监周陟,带着他最近到访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的设计考察经历,既有具体的设计团队交流见闻,也有几款APP制定团队访问行程的秘籍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djt.qq.com/article/view/51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者,你为什么这么着急?
Why are you in such a rush?

  小熊作为一个在硅谷创业的屌丝,表示这一篇文章给予了他很大的宽慰与启发、缓解了他浮躁的心态。他在电话里说“我决定要翻译这篇文章”。于是我决定,夺其所好,抢先翻译。本翻译严格不遵循信达雅的规范,并充满了脸妹式风格,欢迎批评指正。

  你为啥恁着急啊?

  据我观察,在我们周围的年轻创业者里——无论技术流还是非技术流——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存在着一个有弊无利的态度问题:他们实在是忒着急了。

  急个啥呢?急着做出一个产品、急着把产品送到TechCrunch去、急着让它病毒性地传播开来、融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tech.sina.com.cn/csj/c/post/detail//blog/2013-06-21/1697289801/652a96490101bhxx/pid_8429791.htm; http://pandodaily.com/2013/06/11/why-are-you-in-such-a-rush/;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我是如何建立起一个价值20亿美元云服务企业的

1999年,Cornerstone OnDemand在洛杉矶成立。公司成立仅仅3个月之后,美国科技市场的泡沫幻灭,公司用完了所有的资金。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经历了这个噩梦之后,该公司创始人兼CEO Adam Miller和他的合伙人们硬是将Cornerstone OnDemand打造成了一个估值超过20亿美元的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1100万用户,在189个国家提供服务。

尽管很多人认为洛杉矶并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但是Miller相信这个地方却帮助Cornerstone OnDemand在最初的7年中存活了下来,直到他们终于获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kuailiyu.com/article/3630.html; http://thenextweb.com/entrepreneur/2013/06/21/las-cornerstone-ondemand-ceo-adam-miller-shares-how-he-built-a-billion-dollar-cloud-company/?fromcat=al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经营者的几大死穴】熟人搭伙好办事;哪儿热闹往哪奔;短视老板短命店;贪大求全死得快;别人办事不放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解穴方法:1、越热闹越警惕。2、会刹车才能开车。3、再熟也要订契约。4、出掌不如出拳,出拳不如点穴,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怎样打造一个用户贡献内容的系统引擎
How to hack User-generated Contributions
Building an engine for User-generated content

像Dribbble/Instagram/Vine等创意类内容平台都采用典型的UGC模式,但怎样才能打造一个比较良好的用户贡献内容的系统引擎?Sangeet Paul Choudary是专栏作家,也当过一些创业公司的顾问,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用户贡献内容那平台就像死亡之城,毫无生机。内容创造者则是平台上很重要的角色,创业公司要打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4044.html; https://medium.com/what-i-learned-building/92d3000e341b;
(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站长之家
【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一开始需要哪些人?】一个iOS开发者、一个Android开发者、一个Web前端开发、两个服务器后台开发者(其中一个兼任DBA,另一个兼任架构师)、一个运维工程师、一个美术设计师(兼交互设计师)、一个产品经理(兼市场与营销总监)、一个CEO(兼融资与财务)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736207384/zC9MQ594e;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马云给创业者15个忠告:中国商人别在红道上混

  1、2001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2、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干活,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围容易的多。

  3、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
  (1)做企业赢在细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47/20130619/117309.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犯下的错误会积累,获得的成功会消失。
《魂斗罗》告诉我们:阻止你前进的往往不是前方敌人,而是背后的黑枪!
《雷电》告诉我们:别人总以为你在打飞机,其实你是在躲子弹。
《贪吃蛇》告诉我们:打败自己的不是糖衣炮弹,而是自己越来越长的身体,自己才是最强大的敌人。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年轻的创业者,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拿到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

胡博予,DCM投资副总裁
对于互联网的团队:
如果有想法,有执行力很强的团队,也有被用户验证了的产品,投资人会找你的。
有团队有产品但还没有用户,建议先小范围推广测试一下。
如果有想法,有团队,没产品,建议先勒紧裤腰带,开发产品。
如果核心团队搭建不齐,建议还是先积累一段时间再说,比如加入一个像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司。
如果想法都还没有成熟,建议不要梦想融到钱大干一把,先想想要不要创业,这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
原文出处: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41135/answer/12658511;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4113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周鸿祎对话88后:学会理解工作

  我经常收到年轻同事的邮件,向我吐槽说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正在做的工作没有意义。这个我挺能理解的,刚毕业的学生都会这么想。你们选择工作的时候,肯定很关心自己会到什么公司,会到哪个部门,心里嘀咕着要去有前景的A部门,坚决不去没意思的B部门。

  但我想说的是,以刚毕业时的履历和经验来判断什么工作有前景,这本身没有意义。打一个俗点的比方,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第一个想抓的是表面上色彩鲜艳的玩具,而不是一个外形粗糙的璞玉。每年我都收到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商业计划书,但他们那些豪情万丈的想法,他们认为的热点和前景都是纸上谈兵,都是受到了所谓专家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it.sohu.com/20130617/n379062273.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六本书看懂十亿美金俱乐部的Waze

对很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了他们通行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手机地图,因为其在商务、社交和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手机地图发挥着关键作用,自然就变成手机中的核心功能。

既然是核心功能,就存在巨大的商机。

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这个10亿美金俱乐部成员是位智(waze)。

什么是waze?

简单描述:

Waze是一个地图应用。能够让用户生成即时的路况地图,过程很简单,大家都开着带有GPS的手机或其他移动互联终端,然后通过终端将你的行驶速度反馈到服务器,很多用户信息聚合,就可以知道即时的路面状况——哪里堵车,哪里不堵。其他用户则可以根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cyzone.cn/a/20130617/242660.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人人为何自危?

在大学时代陪伴我最多的互联网产品,除了豆瓣还有人人(人人网,下同)。

伴随着千橡收购、校内更名、赴美上市,人人被投资大师和“产品大痴”陈一舟带领着一步一步沦陷,最终成为几乎被抛弃的社交黑洞。有网友戏称,陈一舟将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的同时,也将“中国的Facebook”变为了“中国的非死不可”。坦白地说,我对校内网是有感情的。它见证了我的大学岁月,记录了“勾引妹纸”的痕迹,打发了很多无聊时光。不过如果不是为了这篇文章,我都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拨开战略、管理和大环境的云雾,我认为,产品变质才是导致人人如此惨淡的真正原因。

王兴离场,人人灵魂丧失

王兴是校内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15734/1.html;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为什么说豆瓣是一款好产品?
豆瓣的节制,是这个社会及其他产品欠缺的

虎嗅注:本文由虎嗅网作者罗超(爱科技网创始人)发表在《全球商业经典》杂志。当期栏目“好产品坏产品”由虎嗅网与《全球商业经典》合作。剖析了一款他眼中的好产品:豆瓣,以及坏产品:人人网。

同样是伴随作者青春成长的两款产品,何以现在有云泥之别?读者诸君可对照看下。

记得第一次接触豆瓣是2006年。彼时我是青葱年少的工科学生,有网络依赖症的我大多空余时间泡在机房。忙忙碌碌的校园生活之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直到一个百无聊赖的雨天在机房,发现一个看上去粗糙的网站—豆瓣。用了十分钟就恍惚感觉到,这玩意儿就是我一直缺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15714/1.html;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两个性格迥异CEO的不同结局



我投资的两家公司的CEO性格迥异(在此权用A和B代替他们的姓名)。 A有着近乎完美的资深职业经理人形象,他热忱外向,和蔼可亲,我从没见过他和任何人发生争执,认识他的人都喜欢他。每次董事会之前,他都会请董事们吃一顿可口的晚餐;他访问我上海的办公室时会给我的助理小姐带旧金山特产的巧克力。

  B则恰恰相反,他穿着随意,初次和他接触的人往往会觉得他内向而冷淡,说话极少寒暄,总是直入主题,有些人很不喜欢B。和B聊天是很累的,因为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间或被难堪的沉默所打断。B有时显得固执,常和董事会发生争论。在B的公司开董事会总是吃盒饭工作餐,他也从不送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techxue.com/portal.php?mod=view&aid=3389;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商业计划书   
如何DIY商业计划书?
1.一句话说清,你发现市场中存在的空白点2.你怎么解决它3.目标用户有哪些4.为什么你能做而别人不能5.市场未来如何6.你将如何挣钱7.竞争对手是WHO8.你要多少钱,怎么花9.你的团队……包含以上9点,别太啰嗦,就是一份不错的计划书。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张亮
#iOS 7# 做产品的人或许理解,当团队里有人想大改成功产品有多难:所有同事都会不由自主的成为阻力。人们总是可以找出理由证明不应该巨变。而三大挑战是,你能否独自一人找到一套突破性思路?你是否有足够决断力不被各种善意建议动摇?你是否有强沟通能力让孤独的想法渗入团队?兼具三点真的很难。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642333010/zB6Ip9aZs;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要点: 浪费生命   
【世界上最浪费生命的三件事】一、评论。别人不靠你活着,何况你未必了解他的全部,论人长短不如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二、责怪。责怪人人都会,却无法改变现状。共勉之所以好过责怪,在于既提高了别人,也欢喜了大家。三、担忧。准备不足或者无力改变时才会担忧,前者需要行动,后者需要放下。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649252577/zB3MmxXRA;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微信公众平台,别再“摸着石头过河”了

互联网界的“未来学家” 凯文 凯利(Kevin Kelly)在美国本土波澜不惊,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的内部却是一尊神。凯文 凯利经常和腾讯CEO马化腾进行高峰对话。当然,他们都很爱谈“失控”这个话题。

在二人去年有关“互联网控制与失控”的一次“巅峰对话”中,凯文 凯利再次强调了他的主张:“不能用自上而下的管制方式控制互联网,对互联网实施强制的控制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马化腾很聪明地将这个有点“敏感”的话题引到了腾讯内部,大谈腾讯内部的失控与控制。他举了微信的例子,承认微信一开始是在多个部门“竞争”的状态下推出来的,而一旦成熟,公司各个部门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pingwest.com/wechat-wading-across-the-stream-by-feeling-the-way/;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活下来,才有未来:写在A轮融资紧缩之际
How to Survive the Series A Crunch—From Someone Who Didn’t

CEO/Founder’s only jobs:
1) Don’t run out of $$
2) Recruit AND retain best talent
3) Set & spread the vision
It’s harder than you think.

— Jason Evanish

相信每个创业者都会认同我在上图所列的三项原则,可能有很多人都有过亲身经历。说实话,把三项都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3855.html; http://www.36kr.com/p/203898.html; http://www.seanpercival.com/blog/2013/06/03/how-to-survive-the-series-a-crunch-from-someone-who-didnt/;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