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注重用户体验   
Path没戏,真的,美得再飙泪也没戏!

在科技博客上大家普遍喜欢聊大事儿,比如“Facebook和Twitter谁能赢?”、“微信能否成为另一种AppStore?”之类的。相比之下,俺聊的那些显得太小家子气了,今天痛下决心,聊把大的,聊聊Path。

Path是一种现象,当年泡论坛的时候,我们管这种现象叫“月经贴”。

不信,让我们从2.0版本看看Path的发展史(我没用过2.0之前的版本):

-Path 2.0上线,科技博客刷屏,各色人等各色分析,Path官方“18天活跃用户数增29倍”,一波山寨来袭,然后呢?没然后了。

-Path 2.5上线前,投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huxiu.com/article/11815/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0d3d010101iy25.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等不起!】1)不要等到需要,才积累人脉。2)不要等到有时间,才去读书。3)不要等到身无分文,才想起储蓄。4)不要等到痛苦,才放下。5)不要等到那个人走了,才珍惜。6)不要等到同龄人都成功了,才知道玩物丧志。7)不要等到变老了,才懂得忘掉。 8)不要等到拥有很多时,才学会分享。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347849157/zgcgAnbbK;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张忠谋:世界级企业的7个标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需要符合主流的价值观:1、说真话,不说谎话。2、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要赴汤蹈火履行。3、遵守法律。4、不贪污、不贿赂。5、担负起社会责任(环保、能源、公益)。6、不靠政商关系。7、良好的公司治理。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526902503/zp1Q4wG85;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做大与一点上的极致   
王利芬
刚开始创业的公司不要一上来就想做平台,而是要利用好现有的平台。所谓平台不是说你认为是平台就是平台,而是大家是不是向你聚拢,这就好象所谓领导力的评判标准是否愿意有人追随。做到向你聚拢不是小钱小团队可做到的。当你把某一个点上的事情做得极致,你就是一个小平台了,大平台都是小平台变的。

王利芬
回复 贺俊友:我一听到内容平台,云平台这样的字眼头都大了。平台的确是最耀眼的公司,但那不是一个小创业者可以做的,如果上来就这么做只能说对商业的理解还是要多看失败公司,另外,想做大的心态也需要调整,有许多时候选择与人性的膨胀相关。 // 贺俊友:做细是前提,做精是必要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233536692/zp1RWDh3k;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中国企业家杂志
【李嘉诚是如何培养儿子赚钱的】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做人最高的境界是厚道,精明的最高境界也是厚道。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3725273/zoJkap7b2;
   转记    评论
in《 关于Noter
提得太好了,每个都记下了。这几个应该都能满足。多谢多谢! // @kedoucao:noter用户体验:1.“要点”提炼时的书写,两个词/观点之间能不能不用英文分号?用个空格或者不用中英文切换的标点;2.目前只有摘录的文章可以标注行间注释和待办事项,应该在原创文章中也设置此功能;3.点击进入一篇文章阅读完之后,最好可以直接点击“上一篇”“下一篇”,这样就不用返回上级目录在看相邻文章了。
zhuo [ 摘记 ]
刘强东:创业成功最简单的标准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创业家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比那些政治家、经济学家等都要伟大得多。做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到底能够创造什么价值,不要忘了用户体验,一旦你的商业模式不能创造价值的话,注定是失败的。
创业笔记    2013-03-21 08:30 推荐(47)    转记(1)    评论(2)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如果不幸创业失败】就像爬山,山两遍都是平底,从海拔上看还是在0海拔,但是你却经历了由山脚到山顶,又由山顶到山脚的这么一个过程,路上欣赏到的美景,不是只用海拔最后升高多少所能衡量的---从0度到0度和一直都是0度是不一样的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Things do not happen. Things are made to happen.”
John F. Kennedy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Alan Kay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Instead of wondering when your next vacation is, maybe you should set up a life that you don't need to escape from.” —— Seth Godin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刘强东:创业成功最简单的标准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创业家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比那些政治家、经济学家等都要伟大得多。做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一定不要忘了我们到底能够创造什么价值,不要忘了用户体验,一旦你的商业模式不能创造价值的话,注定是失败的。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956700750/zoqavzUv1;
(47)    转记(1)    评论(2)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者们的肺腑之言】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3.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4.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5.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6.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分享愿景   让团队都能看到目标和愿景   团队参与决策   以愿景、共同价值观及目标来进行领导   
世界上有两类软件公司:一类像工厂,而另一类像电影摄制组

前一段时间,程序员问答网站Stackoverflow上有人提问:“我们都知道编程比做甘特图(项目进度管理图表)要更难,而且程序员加班也更多,那为什么 IT 公司里 PM 和 BA 的工资比程序员要高?” 英国的 Vlad Gudim 给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答复。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工作在一个什么样的软件公司和环境。

简单回答,原因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按照职位在公司的层次和等级发工资的社会。但是这个答案并不完整,因为我们没有回答为什么 PM 和 BA 职位的等级在很多软件公司里比程序员要高,也没有回答为什么很多软件公司要选择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1366.html; http://programmer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5776/why-do-business-analysts-and-project-managers-get-higher-salaries-than-programme;
关联记录:
(18)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企业文化   团队文化和氛围   一定要雇一流的人   
Valve Software的员工入职手册:没有经理、自己选择工作内容、聘用优秀的人大于一切

编者注:《半条命》、“Counter-Strike”、《传送门》- 这些游戏是 Valve Software 的经典之作,但 Valve 不仅是一家游戏开发公司。2002年,Valve推出了数字内容输送平台 Steam,现在是欧美最大的 PC 游戏电子发布、购买的平台。今年初,Valve 也宣布将推出自己的游戏主机 Steambox,与 Sony、微软等抢夺客厅的控制权。

Valve 创建于1996年,创始人 Gabe Newell 是微软的早期员工。Valve 的总部位于华盛顿湖东畔的贝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201633.html;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的创业三部曲 从1平米邮购室开始

宜家,一个全世界熟知的名字,在很多人心目中邮?购天堂。这家1943年由一名瑞典中学生创办的个人企业的创业基因是什么,借助《宜家创业史》,我们一道回顾创始人坎普拉德的创业历程。

背景

定居瑞典第一代,祖父自杀

宜家(IKEA),这一名称是由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创始人长大的地方艾尔姆塔里德(Elmtaryd),及几公里之外的教会村庄阿根纳瑞德(Agunnaryd,也是他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的首字母结合而成。如今的宜家很难说还是一家瑞典公司,长久以来,集团由荷兰和比利时共同经营。但企业的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iecnews.com/renwu/2013/0320/10522.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罗林川
孤独是创业者的必修课禁语让你学会用心去感受,学会和真实的自我坦诚对话:坚持、妥协、放弃、再坚持......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716284935/zoa4BrTS4;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中国企业家杂志
低调的力量!

未来之星俱乐部
【李彦宏:专注是我的必杀技】李彦宏有微博账户,但都在潜水状态。他说:”我不发言是因为我不是一个喜欢被关注的人,我更希望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业务、技术、产品上。人生存在诸多让人妥协、分心乃至屈从的事,应学会舍弃不必要的迂回和避让,并为此竭尽全力。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3089060583/znwA0vh5X;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什么是创业? 我所理解的创业就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不是说一定要单干-比如注册个公司当一个说一不二的老板就是在创业,想明白工作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感觉在为别人打工,这就是创业。创业是一个更为积极的更为明确的工作态度。所以当你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像是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你就能保持激情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274459414/zng7syIru;
(13)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风口   雷军   
雷军:40岁资产过亿一度迷失 做小米我不可能输

【雷军:做小米我不可能输】雷军曾经说过,做小米手机我不可能输,输了从此我就踏实了认命了,其实雷军永不会认命,在他大学创业失败后,在他卖掉卓越网后,在他离开金山后,他从没有认命,从没有服过输,他永远向前走。这个深爱围棋善于布局的人,他知道,下一颗子要落在哪里

【雷军:40岁资产过亿迷失方向】他在大学时是穷学生目标,有理想,成了计算机界的“游侠”,声名远播;40岁,身家过亿,他却迷茫,低落,失去方向。四十岁的时候任正非还没有创建华为,四十岁的时候王石还创办万科不久,才四十岁怕什么呢?40岁的雷军怀着什么样的心,打造了小米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2/20130313/111623.shtml;
(16)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个人成长
微软元老离职信字字珠玑:回首职场生涯12年

微软元老级员工Philip Su在2010年离开微软时写下的离职信

  本文是微软元老级员工Philip Su在2010年离开微软时写下的离职信。信中字字珠玑,回顾了自己在微软工作的12年所感受和领悟到的职场真谛。无论你是职场老手还是职场新人,相信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Today was my last day at Microsoft, after 12 years straight out of college. I will start at Facebook next week as a developer in it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edu.sina.com.cn/en/2013-03-06/114872680.shtml;
(42)    转记(1)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