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Small is Beautiful 以小为美   马云   用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三   
【马云对话查理-罗斯(双语字幕):不可多得的内幕】在这场访谈中,马云大秀英文,气场强大的hold住了全场。他提到自己的信仰:用户(customers)第一,员工(employees)第二,股东(shareholders)第三;以及"Small is beautiful"。
原文出处:http://video.sina.com.cn/v/b/82242253-1563935731.html
含有关联记录 2 个
(4)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才能超越顾客的期望   产品品质   超越客户预期   创新   店堂环境要求vs网站UI要求   对这个品牌充满了信任   人力资源   融资   为梦想驱动   想顾客之想   责任感   只有先超越员工的期望   注重用户体验   尊重并感知用户的生活方式   尊重客户   做品牌不靠广告   
星巴克CEO舒尔茨:为钱创业很肤浅 为梦想驱动

星巴克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每天都在犯错误。我们的商业模式也不比人家好,却与众不同。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要在赚钱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既要赚钱也要回馈社会。

  星巴克的成长和成功,不是说我们咖啡做得有多好,而是人们对这样一个消费品牌充满了信任。

  为梦想驱动

  我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是在“公屋”里诞生的,父亲工资不高。很多对其他人来说很普通的东西,我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在我7岁时发生了一件事,最终改变了我的世界观,我对其他人,对整个世界,对责任感的理解完全改变了。

  有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47/20120906/97235.s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分享他的理念和价值观   星巴克   星巴克CEO舒尔茨   在赚钱和社会责任间取得平衡   
【星巴克CEO舒尔茨:为钱创业很肤浅】为钱创业,那是很肤浅的目标,这些创业者往往不会取得成功。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成功,是与人分享他的理念和价值观。星巴克不是一家完美的公司,但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在赚钱和社会责任间取得平衡,既要赚钱也要回馈社会。
原文出处: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47/20120906/97235.shtml
   转记    评论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给每个信息对象一个ID   
如果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如同在物理层面人们需要给每个终端一个IP,那么在信息逻辑层面,我们需要给每个信息对象一个ID。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Google   创新   给员工留出自己的时间   考虑产品使用和用户而不是赚钱   内部广泛分享   
【谷歌创新九原则】1、创意来自每一名员工。2、团队共享个人工作点滴。3、将好头脑招致麾下。4、员工有追求梦想的自由。5、创新不需一步到位。6、用数据说话而不是感情用事。7、创造力需要约束。8、考虑产品使用和用户而不是赚钱。9、不要轻易抹杀一个项目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37signals   Jason Fried   产品设计   简单易用   简洁清晰   可用性   客户就是投资者   优质服务   
37signals倡导及实践的8个理念

在软件设计界,37signals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小团队,对于Geek更是如此。不仅因为其自身产品的简洁、精益,更在于其对自身理念的实践。同时他们出版的书籍深受欢迎,特别是《Getting Real》及《Rework》。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所倡导的8个理念,对于产品设计、企业管理甚至个人素养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可用性才是永恒

其它一切都可能消失,唯可用性永远不会。我们只建立你需要的软件,其它一切都是多余。

2、优质的服务就是一切

我们以快速和友好的客户服务著称,每天都努力确保这份荣誉。

3、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92141.html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企业文化   
再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那个话题,诚如我们所想的,要把以人为本做到极致,让团队可以认可公司并发挥最大效益,让公司以外的人可以认可公司并购买他们的产品,实际非常困难,它对团队的每一个成员的能力,自觉度,实践力要求都非常高。但个人认为,这种企业文化的形成实际是渐进的——37signals之所以可以将在行业中如此小众的想法变成现实并发扬光大,首先要得益于领队的Fried和David自己对这种理念的深信不疑和至始至终地执行。他们会依据这一点去招人,用这种信念感染团队的其他人,进而让所有人都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并至始至终地执行。这就是所谓的,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塑造企业文化。Fried和David这么做了,而一种良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37signals   Jason Fried   人本主义精神   透支员工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员工关怀   
从37signals CEO Jason Fried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创业圈里稀缺的人本主义精神
前阵子,国外媒体快公司采访37signals CEO的一篇文章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波澜。在这次采访中,Fried毫不避讳地发表了自己对美国创业圈生态的看法:

Fried称,现在有太多的创业公司不惜牺牲公司员工长期的士气,以换取短期的爆发式增长。这些公司通常会选择透支员工,每周让他们工作60,70甚至80小时,然后换另外一批人代替他们。因为这些公司知道,不管是公司还是员工,要么是都“死”,要么是被收购,要么…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他们都不在乎,他们只是一味地消耗掉自己的资源,这就像在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150127.html, 英文原文:http://www.fastcompany.com/3000852/37signals-earns-millions-each-year-its-ceo%E2%80%99s-model-his-cleaning-lady
含有关联记录 2 个
(4)    转记    评论(2)
[ 摘记 ]    in《 英语学习
whatever happens is meant to happen, because it's all perfectly natural.
所发生的都是注定要发生的,因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use it for good, not evil.
原文出处:American Pie, The Book of Love;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当然,更被消费者诟病的,是京东在价格战的同时,部分产品还出现了涨价的情况,这也严重损害了刘强东的个人信誉。

  刘强东解释说,价格战背后是更复杂的博弈,当某款产品价格低到一定程度时,渠道商已经开始扫货,也会有品牌厂商直接打电话抗议价格太低,此时京东就会把价格往上调,因此会有价格的起起伏伏。“你可以看到一款产品从3000元降到2200元,然后又涨到2900元,但肯定不会高于3000元。”

  价格战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博弈,从某种维度来说,价格战没有赢家,只有谁输得更惨。

  经过京东财务人员的即时监测,如果不考虑运营成本,京东在8月15日当天的价格战中亏损超过2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刘强东:没想到苏宁会应战
  [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并非消费者恶评如潮,在他看来,这是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而是:一、价格战没有想象中那么惨烈,二、苏宁的应战 ]

  京东商城创始人兼CEO刘强东8月13日晚间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空前的“京东苏宁”大战。原以为会受到消费者追捧,最后却落得“人人喊打”。这是一场闹剧、一场阴谋,还是一场营销?

  这场电商大战,让刘强东成为“公敌”。

  “刘强东太会演戏了,从‘西红柿’事件到这次的价格战,刘强东就是个骗子。”微博上,对刘强东类似这样的评价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舆论领袖。更加“文雅”的说法则认为刘强东在此次事件中,利用微博营销,“过度
查看全文
含有关联记录 1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的创新工场,可能大家也已经知道很多了,所以我就不花太多时间,把时间让给其他人。

简单说我们投资的阶段非常非常早,任何有雄心、有壮志的开发人员,不需要你已经很有成就,我们就可以去投资、孵化和帮助你,我们投了非常非常多的项目,可能有很多我们投的时候只有二三个人、三四个人,不需要有收益,大部分我们投的时候产品还没有出来,我们主要看的是你的产品能力。我们既有许朝军这样的创业者来做的,也有很多创业者是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我们的孵化和其他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我们从早期的人员招募、技术指导、各方面来说提供一些,不是说帮助吧,因为创业还是靠你自己,提供一些少走弯路的建议,或者是一些分享。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可能对早期的团队来说,是帮助最大的。

如果大家对移动创业,或者是创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我们的网站,或者是联系我们的投资经理。谢谢!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e201370100xa51.html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建议四:开发平台的首选,有很多人问我是先做iPhone,还是先做安卓。首先来看iPhone,你只要做好产品,APP store上就会有人下载。但是也有它的劣势,用户群比较小、开发人群比较贵,相对来说往往很多的应用iPhone出现的比安卓早,所以你做的时候,往往iPhone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而在安卓上往往是没有竞争对手的。再来看安卓,安卓往往是反过来的,其实开发人员相对比较好招,但是平台非常不统一,做一个应用如果涉及到硬件的话,测试工作量很大,基本上你开发的东西可以在市场上30%的手机上用,如果想做到80%兼容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在安卓上想获取下载量,对你的团队运营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执行力   
创业建议三:执行力,要快。

早期的创业团队一般的特点是人、钱、资源都有限,所以其实撑不了太长时间,撑一年已经是很大的数字,撑半年,无论是你的精神、心理等已经很不错了。就算你的团队有特别多的钱、特别的多人,你的经营团队特别的厉害,但是市场的时间窗口也不是很长的。因为任何一个机会,如果你超过半年不出东西的话,市场上已经有人弄出来的,所以市场就给你半年的准备时间。你能不能在半年时间把东西做出来,把市场做好?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错误,是很多团队犯的,比如说早期把产品目标定得太大,比如说早期就多平台,我看到一个团队早期就开发html5、iOS、安卓三个平台,所有这些就不能让你3-4个月把产品原形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团队   
创业建议二:就是团队,团队的组建要稳。

大家在创业选完大方向的时候想两点:凭什么是我,无论是互联网,或者是移动互联网里面竞争者非常多,大家都是聪明人,你选定方向之后,至少有十个团队已经和你做一模一样的事情,第一个想的是凭什么,“凭什么是我成功,而不是其他人成功?凭什么是我能把这个事情做出来,而不是其他人?凭什么我能成功,而别人会失败。”其实这个事情真的是要好好的拷问一下,因为有特别多的案例都是雄心勃勃,其实做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你做这件事情的基本要素、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你这个团队所需要的技能、所需要的资源是不是都有了,或者是至少有了百分之七八十,你的团队是不是有别的团队没有的优势和长处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大方向   切入点   汪华   为创业者支招   
接下来大家在创业上,或者是投资方向选择上要注意什么呢?因为我自己也创过业,而且不论是在google,还是创新工场,也带过很多创业公司,所以我提一些我切身的建议:我日常去看一个移动互联网项目关注哪几个方面呢?其实只关注三点:第一点是方向;第二点团队;第三点执行。

第一点,方向,首先是大方向,首先要选择一个足够大的方向。足够大意味着,可能意味着两个方面:第一你做的这个应用不管现在用户量有多小,潜在用户量要大。这个领域是不是20%、30%、40%的潜在用户都会用,潜在有几千万的用户都会用?如果说你做的非常狭窄,比如说给军迷做收藏类的软件,说白了,可能只有几十万的用户,这是不行的。所以你要选择的
查看全文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汪华   为创业者支招   
创新工场汪华:未来三年的移动互联网创业
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和所有的创业者交流移动互联网的事情。

其实这个主题的演讲在最近两三年也做过好几回,但是今天跟以前的每次都不一样,我记得在09、10年做演讲的时候,还有点像布道或者是忽悠。今年可能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大家都已经看到,移动互联网安卓、iOS设备已经到了5千万用户。到外面去看,在大城市市场里面最热销的是iOS或者是安卓的手机。我们看这个东西变得好,就像刚才说的,现在大家创业不做移动互联网都已经很过时,

那我们现在在哪个点?其实我们现在在非常好的点上,在移动互联网真正的爆发点,从去年到现在的5千万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其实到现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managershare.com/2011/11/28/wang-hua-the-mobile-internet-business-the-next-three-years/
含有关联记录 5 个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病毒式营销   口碑   口碑营销   搜索引擎优化   推广   为创业者支招   
4.口碑:初期市场营销坚持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才能看出产品对用户真正的吸引力。

(1) 产品完成后,不要着急,先坚持在一个小规模的用户群中试用,听听用户反馈。(2) 大规模的推广会带来如下的两个问题:一、投入大量市场费用后,用户期望值很高,如果产品不完善,很容易引起负面的口碑,为以后的推广留下了隐患。二、大规模市场推广得到的测试效果不准确。如果产品不完善,甚至需求选择有问题,会被数字掩盖。当推广费用停止后,用户量不增长甚至下滑,再改就来不及了。过去几年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其实在市场营销上花的钱都非常少,但这些公司在市场营销上花的精力并不少。(3) 刚开始最重要的推广技巧是搜索引擎优化和病毒式营销。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每周快速迭代   唯快不破   
3.快:开发周期一定要控制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一定要快。

(1) 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变化比较快,而且竞争也比较激烈。快速的开发,容易适应整个市场的节奏,并且节约成本。(2) 用户试用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反应速度也要快,尽快改善尽快更新。初期,我认为要保持在一两周的更新速度。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极致   口碑   为创业者支招   专注   
2.极致:要在这个功能点上做到所有同类产品的极致,做到最好才能赢。

(1) 极致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只要极致才能超出用户的口碑,形成口口相传的效应,给后期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 专注才能做到极致,做到极致才能击败竞争对手。
关联记录:
   转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