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Instagram   注重用户体验   
Instagram如何抓住用户的心
知乎上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开电脑就会忍不住去打开QQ,这是什么心理?该怎么改?”,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就像“为什么快30岁的男人还喜欢天天玩网游”,人们除了给他们贴一个标签:“网瘾”,再往下就不知道如何解释了。没有“上瘾”心理的人很难理解这类人的心理,而“上瘾”的人可能更加迷惑:我当初是怎么“上瘾”的呢? “不是国军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为了让消费者“上瘾”,商家可是做足了功课,通过研究人类的习惯形成机制,加以适当的引导,使用一件产品会慢慢成为你的习惯,渐渐地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离开就会让你难受。这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不论你受过多么高等的教育,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tech2ipo.com/49679/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创业谎言之没有竞争对手   
【关于竞争】看项目的时候,最怕创业者说:我们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一听到这里,基本感觉就不好再谈了。个人认为没有竞争也就两种情况:要么你确实关系太狠;要么你都不知道竞争对手是谁。可是关系狠的是不会找我的,我懂的!而连对手来自何方都不知道......这可怎么是好呢?亲!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2036233133/yz0im4DXZ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乔布斯   专注   
只有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才能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浪费过多尝试。-- 乔布斯
原文出处:http://weibo.com/1197161814/yz8CDwHW3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CEO工作重点   康俊会所   马克 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雪莉 桑德伯格   注重产品   注重用户体验   
今天晚上在大学街的意大利煎饼果子铺,我们几个人在聊Facebook的高管在做什么。几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CEO Zuck每年还是要Checkin一行代码的(显然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动作),COO Sandberg每天都自己盯着解决几个用户的问题。这个小动作其实大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每个人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有至少两部分的力量:一部分,我做完了这件事情;第二部分,我向其他人发送了一个信号,说明了些什么。在自己一个人干活的时候,前者或许更重要,而当一个领导者,后者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变成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CEO在写代码,哪怕只是一行,这明确的传达了一个信号。显然一家公司不会因为一个人写的一
查看全文
原文出处:http://www.36kr.com/p/142161.html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市场要天一样大-入口要像针一样的细   团队   薛蛮子   自身素质要求   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w企业家年会#压轴演讲,薛蛮子 演讲主题:成功者的特性与失败者的共性。特性:理想主义者,坚持学习,坚持像海绵那样学习,没有架子,享受事业。
薛蛮子 观点1.创业成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大佬的成功凤毛麟角;2.喜欢折腾,热爱和享受折腾的过程。3.团队非常重要,一起抱团取暖,情商比智商更重要。4.需求就是市场,市场要天一样大,入口要像针一样的细。做成了就是大成。
原文出处:http://e.weibo.com/1870490225/yyOSU7qbP
(1)    转记(1)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敬业才能有事业】一个人不是抱着“打工”的心态,而是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把工作当事业来做的时候,他既能享受工作带给他的快乐和乐趣,又能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从而赢得一般人难于企及的成功。希尔顿说“哪怕是洗一辈子马桶,也要做个洗马桶最优秀的人”。态度,决定了成就!总裁语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沟通能力   积累人脉   细节决定成败   自身素质要求   
“如果10个人与你交换名片,其中一个在第二天与你发了email再交流一下,那么,这个人被你记住的概率就远高于其余9个。”成功靠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坚持不懈一些小细节,并将它变成习惯。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自身素质要求   
【你是创业的这块料吗?】硅谷资深创业者Gil Elbaz提出的六个标准:1)会努力捍卫一些新想法并使其被接受,并愿为之承受风险;2)经常做一些并非专长的工作;3)能坦然面对失败,相信这是成功必须经历的;4)有担当,从不把失败归咎于他人或外界因素;5)愿意倾听信任的人,但主要相信自己;6)对现状不满。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沟通能力   自身素质要求   
【沟通三原则】1.面对问题,而不要回避矛盾。2.解决问题,而不是证明对方的错误。3.换位思考,而不要固执己见。从本质上说,沟通不是说话,而是改变行动。真正的沟通者关注沟通的效果。在沟通时,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对方理解了什么,所以对方的反馈非常重要。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富翁是怎么来的?】新的自己=钱+原来的自己。数学等式换算一下,钱=新的自己 - 原来的自己。也就是说,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财富,你就得改变得越多。新的自己和原来的自己差别越大,差值就越大,你的财富就会越多!21世纪,人们必须做的三件事:学习、改变、创业!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苏格拉底   主动出击   抓住机会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苏格拉底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自身素质要求   自我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始人赢在哪里】1.领导力:天生就要做老大的人;2.屈伸力:能站着做孙子的人;3.学习力:具有与众不同思维方式的人;4.优势力:有大优点也有很多缺点的人;5.驱动力:能激情燃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6.意志力:能在多次失败后站立起来的人;7.决策力:能做艰难决定并敢于冒险的人。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核心竞争力   核心员工   人才培养机制   员工关怀   
【CEO必鉴:员工不是你的财产】1.所有的员工都将是离职员工,不要总指望着员工会跟随你一辈子,都只是阶段性成为你的员工而已;2.员工是社会人,不是公司人,更不是公司的财产;3.用人和依赖人,是完全两回事;4.人才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快速的人才培养机制才是核心竞争力。via李响---在路上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换位思考能力   立即反馈   执行力   直击事物本质能力   注重产品   注重用户体验   自身素质要求   
李欣dustin新浪个人认证 :判断早期项目创始人的方法。(1)看他如何管理时间,是否深入一线,花在用户/产品和团队建设上的时间比例如何。(2)向其布置合理任务,评估其执行速度和反馈方式。(3)设法直观了解其在重大压力下的表现。(4)验证其换位思考和直击事物本质的能力。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如何面对客户   
【"杀死"客户的8种行为】1、侵略性太强,强势推销或辩论;2、不真诚,过份夸大产品优点;3、缺少职业道德,过份贬低竞品;4、在任何客户面前,都充自己是专家;5、不善倾听与询问;6、专业性不够;7、功利心明显,只卖贵的,不卖对的;8、太现实,售前售后服务态度迥异。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授权放权   
【授权理念】1. 一位美国百货零售巨头曾说:“身为一个经理人都该明白,想逼死自己最快的方法就是大权一把抓。”2.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别人,再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事情搞砸,而你却还能心平气和的不发一言。”--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怀特(引自《管理学问》)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经验教训总结   王利芬   现金流   
王利芬 :创业公司最常见的死法,就象人死是断气一样,公司死是现金流断流。1.产品服务都不好时大打广告;2.公司还未成形还未基本定位,就花钱做市场和品牌;3.做出错误的决策,浪费人力物力资源;4.创业型小公司非摆出大公司的做派,做精致的公司介绍手册等;5.无实质性必要的快速扩张。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选择客户   
【如何选择客户?】1)客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准确越好;2)裁减坏客户,关注好客户;3)挑剔的才是好客户;4)老客户万岁;5)善用口碑营销;6)成交客户而非业务;7)客观和用心是取得客户信任的关键;8)赚取客户利润需要细水长流;9)要有旗舰或招牌客户。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创业的核心是三条:expect risks, take risks, and manage risks。能做到这三条就是好的创业者。其它什么技能全是扯淡。那些创业导师叽里哇啦说一大桶,都是没用的废话。创业时,真正需要的是street smart而不是MBA的SWOT。
   转记    评论
[ 摘记 ]    in《 创业笔记
要点: 任正非   团队   
【任正非:团队的力量】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放弃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各路英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
(15)    转记(1)    评论